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主要目标,到2027年,基本建成“机制顺畅、政策完善、要素互通、体系健全”的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全省在学研究生数达到12万人,本科及以上理工农医类在校生占比达到55%,高层次人才数量超过2.7万人,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转化科技成果数量年均增长15%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有R&D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行动方案》围绕教育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工程、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工程、人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工程、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推进工程,提出17项重点任务。

“教育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工程”具体包括4项任务:

1.高等教育内涵建设行动。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深入推进“双一流”“双特色”建设,支持吉林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持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吉林大学考古学、化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等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支持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等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2.学科产业精准对接行动。实施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引导发展计划,建立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清单。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超常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调整本科高校25%以上学科专业布点,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数量占比达到50%以上。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高等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实习实训。新增急需紧缺专业100个左右,学科专业与我省现代化创新产业体系匹配度达到60%以上。优化全省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加强专业学位点建设,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培养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专业硕士学位点占全省硕士学位点总量达50%以上,专业博士学位点达到30个以上。

3.产学研一体化育人行动。建立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建强吉林大学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等示范性特色学院。推广“红旗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批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行动,打造1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百千万’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未来工匠’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4.高等教育服务提升行动。推进高等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科技企业等合作,共建校企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组织实施一批先导性大科学研究计划。建立校企共引共用高层次人才、重点企业特设岗位引才等机制。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创新深度融合的科研组织和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市场主导、政府主推、院校主研、企业主用的运行方式,建设吉林高等研究院。聚焦化学、物理、材料等领域交叉融合,持续办好“南湖论坛”。

此外,《行动方案》在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行动中还提到,将进一步深化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落实科研人员保障机制,持续推进岗位管理、编制使用、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放权松绑。健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叉挂职、兼职创新、定向服务机制,促进更多人才智力资源向产业生产一线流动汇集。

在开展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行动部分提到,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研发,将符合条件的横向攻关项目认定为省级科技项目,加快科研成果直接在企业转化应用。推动产业与科技教育“双向奔‘富’”。

《行动方案》鼓励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更加灵活的管理制度。将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作为获得财政资金、平台建设、项目支持、科技奖励的重要依据,确保一体化发展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麦可思研究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602824882),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关注“麦研文选”,获取更多数据——

☞回复“月收入”,可获取2023届本科、高职月收入TOP30专业名单

☞回复“本科就业满意度”或“高职就业满意度”,分别获取2023届本科或高职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TOP30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