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01.
有一个妈妈问:
她家老大7岁,她一直陪伴着孩子长大。
但不管她怎么做,孩子依旧缺乏安全感。
孩子总觉得父母不够爱他,认为父母总是在批评他。
但其实,她和孩子爸并没有过分说孩子,而是跟他讲道理。
有时候。孩子还会生气,还会打自己。
对此,她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面对这位妈妈的求助,李玫瑾是这样回复的:
“可能有些细节妈妈没有留意到,或者没有说出来。
现在你提的问题,我认为更多是孩子撒娇的一个表现,并不是真正的没有安全感。
如果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会话语很少,胆子小,不会去争辩。他可能会表现出一些沉默、畏缩不前的现象。
而刚才这位妈妈说的,可能孩子对妈妈有时候对他的不满意,提出想法。这位妈妈不要误读孩子,他不是没有安全感,他是在跟你撒娇。”
一语中的。
看到这里,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李玫瑾教授说得很对,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不敢去争辩,也不敢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的。
因为缺乏安全感,他只想找个洞穴或者转移注意力,将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
变成胆小,变得谨小慎微,特别在孩子还小,没有办法独立生存的时候,这种表现特别明显。
因为我就是那个安全感缺乏的孩子。
太清楚这种谨小慎微、小心翼翼讨好父母换取生存资源的卑微了,也太明白那种没有人撑腰的那种委屈与谨慎了。
而那些会争辩,希望父母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其实在撒娇。
因为他内心深处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因为被偏爱所以有恃无恐。
因为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哭闹,父母还是会接纳他的,还是愿意去满足他的一些小情绪以及愿望的。
因为他被满满的爱包围着,撒娇本质上就是一种满满安全感的表现。
作为父母亲,请必须学会区别孩子是缺乏安全感,还是在跟你撒娇。
别太焦虑。
如果孩子是你陪伴着长大的,你是一点一滴用爱浇灌成长的,是你日日夜夜给予良好的心理抚养而成长起来的,那么你就不要怕,也不必焦虑。
你能读懂你的孩子,你能理解你的孩子,你有智慧能引领你的孩子。
给孩子一点点时间,让他慢慢来,不急。
02.
当然,有不少父母可能也很想知道:
面对孩子撒娇哭闹,应该怎么办?
对此,李玫瑾给天下的父母亲一些建议:
“对待这样的孩子时,请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坚定而和善。
在孩子教育的一些大的问题上,一定要特别温和的语气,说出非常清晰的态度、非常坚决的话语。
至于平时,你可以跟孩子多一些互动、耐心多一些陪伴,给他讲讲故事、聊聊天。
你跟孩子这样良好的多沟通,这样现象就应该消减。
当然,批评还得批评,孩子需要从小接受,不同意他的一些话语,不能说不得。 说得过多,孩子可能会变皮,因此父母要说得恰到好处。”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里,有些父母也会像上面那位妈妈一样,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总是畏首畏尾,生怕自己做错事情,进而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想起李玫瑾在《心理抚养》曾这样调侃:
“有些父母一不看书,二不学习,事事都要问别人。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天职,也是父母的天性,只要去经历,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做。 ”
是啊,有些问题,是孩子成长中必经的现象。
作为父母亲,真没有必要太焦虑,要抓大放小。
其实,养育孩子这件事情是有科学方法和原则的,只要你在孩子成长各个阶段能把握好、做到位,那么孩子这一生基本上差不了。
要知道,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点,人的许多问题源于早年养育。
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为了让更多父母亲能明白心理抚养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家庭养育和心理发展的奥秘,李玫瑾撰写了《心理抚养》一书。
《心理抚养》这本书不仅探索了情感、性格、观念与能力四大维度,还细腻地覆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重要阶段。
从婴儿、儿童、青少年到成年,李玫瑾通过生动的文字,为父母提供了如何根据孩子的成长特征,给予恰如其分的心理关怀与支持的智慧。
《心理抚养》自问世以来,广受好评。
不少读者感慨:
“原本只是因育儿焦虑才买下这本书,没想到它的内容对每个人都适用。即使是还没有成为父母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启发,对情感与伴侣的选择、人际关系处理、人生关键决策等都有了新的视角。”
希望《心理抚养》与《幽微的人性》这两本书,能为你和孩子们的生命旅程,点亮一盏温暖而明亮的灯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