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有一块上千亩的土地。两年前,那里还是一片满是芦苇荡的盐碱荒地,而如今却遍布水田、旱田、池塘。除了种植有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更有飞鸟、鲤鱼、青蟹等嬉戏其中。短短两年时间,荒地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水陆空三栖乐园”。之所以这片土地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一家科创型小微企业的努力密不可分。

科学整治让荒地变良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春后,整片稻田换上了新鲜的“绿装”

王先生的土壤改良公司是河北省科创型小微企业,也是唐山市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黑沿子镇“荒地变良田”的故事就是这家企业经营的成果。“面前这一片就是我们公司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占地两千余亩。(我们)主要用‘渔降盐治碱’技术,以‘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实现水稻和水产立体种养、稳粮增效、粮渔双收。去年,基地被评为了‘河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和‘河北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谈起基地的建设情况,企业负责人王先生颇为自豪。

在该企业的开发治理下,这片总面积超2100余亩的盐碱地“脱胎换骨”,形成水田1200余亩、池塘500余亩、旱田400余亩的综合性生产园区。走进示范基地,有稻田、鱼塘、玉米地,条块分明,井然有序。

数字普惠为小微增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田和鱼塘条块分明,井然有序

每到金秋,这里不仅有沉甸甸的稻穗,还有肥美的稻田蟹。虽然丰收的景象让人愉悦,但通往收获的道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盐碱地前期治理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流动资金紧张成为了摆在王先生面前的难题。回忆起那时企业面临的困境,王先生坦言道:“当时公司真的挺难的,别看这里没什么金砖玉瓦,但开荒、拓渠、引水、冬灌、育苗、播种啥的,每一道程序都要花费不少,更别说还有各种机器设备了,千八百万的钱往这块地里砸,越到后面越‘捉襟见肘’,多亏有了工行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稻在种植人员的精耕细作下茁壮成长

工行河北唐山丰南支行与王先生的初次相识是在去年冬天。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该行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走访调研,了解企业融资需求。2023年底,该行在走访黑沿子镇时,了解到王先生的企业需要资金支持,便主动向他推荐了“种植e贷”产品。“种植e贷”是工行基于土地权属、种植规模等经营信息,为农业种植客户打造的数字普惠融资产品。王先生对该产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随即提交了业务申请。

为确保资金快速到位,工行河北唐山丰南支行迅速收集贷款资料,实地采集种植周期、规模、投入成本等数据,通过系统智能化评估,为企业办理了200万元贷款。“今年年初,还没过春节呢,工行就为我办好了贷款,200万元一次到位,速度真快!”说起工行的专业服务,王先生连连点赞。

山美水美建设美好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只嬉戏的东方白鹤给基地带来了新的生机

有了工行的资金支持,王先生放开手脚,带领企业综合高效利用盐碱地。据他介绍,因种植土壤天然含硒,基地产出的稻米营养健康,目前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此外,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院合作开展的“拟穴青蟹”养殖很成功,在国庆期间上市后备受市场好评,明年准备开展大面积养殖推广。

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让基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物种也随之丰富起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鹤”也到此栖息。“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我们朝着这个方向使劲儿呢,把环境搞好,让家乡越来越美!”谈到未来,王先生眼神明亮、信心十足。

来源中国工商银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