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至中旬,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怀揣着对民俗文化的无限热忱与探索精神走进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的罗洞村,展开主题“民俗民间文学调查”的采风活动。采风活动由何厚棚老师组织并带队旨在通过实地调研,让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深度交融,让理论与实践碰撞,点燃学生传承民俗文化的热情。采风活动得到了华珠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洞村分为上罗村和下罗村,其下辖21个自然村落各具特色,丰富的民俗资源和民间文学宝藏等待着年轻学子的发掘与传承。采风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华珠学子们与传统文化深度交流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山围屋村,学生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风情和热情淳朴的民风。围屋,作为岭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见证了数百年来客家文化的演变与传承,其具有独特的防御功能,客家人在此以家族聚居的方式生活。学生们行走于错落有致的围屋之间,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那些家族故事、节庆习俗、婚丧嫁娶和民间传说。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学生们了解到长山围屋村独特文化构成的原因——王氏客家人从梅县迁居于此,带来了客家文化的火种,客家文化与当地广府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孕育出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风貌。村里有两间祠堂,其中一间保留了客家“围屋”建造风格,展现出客家人的文化底蕴。通过实地走访,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传承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鹧鸪山围屋村,以其独特的张氏文化和山柿子产业吸引了学子们的目光。在这里,学生们不仅了解到张氏家族十六子倬云公后裔于明朝时期从福建上杭迁至梅州张家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后裔发公再迁至该地的迁徙历程,还感受到客家方言与粤语在迁移中的交融与变迁,以及客家方言的保留与传承。同时,学生们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了解到种植山柿子带来的旅游产业经济效益。依山植栽的山柿子是致富的支柱,传统风干晒晾而成的柿子干、柿子饼是农产品加工历史的标识。在家族迁移与地理位置改变的双重影响下,鹧鸪山围屋村形成了个性与共性相融的人文地理风俗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地田野调查中,村里新旧两间祠堂格外引人注目。张氏宗祠的翻新是政府部门对该村传统家族历史的传承与延续的保护,旧祠堂虽不再承担祭祀功能,但其实体的存在却是全体家族迁移村民的“根”之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饮食文化方面,与长山围屋村一样,该村也融合了客家菜和广府菜,形成独特的“舌尖”风味。“虫草花土鸡煲”,鸡肉来自鹧鸪山本土走地鸡,肉质鲜香味美,配上清新爽口的虫草花,肉香与菌味相得益彰;“清蒸瘦鱼”,鱼直接从本地山溪流水中捞出,肉质滑嫩弹爽、清甜可口,加上酱油与花生油在舌尖的混合交汇,留下令人难忘的味蕾感受。客家饮食习惯与广府本土生活的双重结合,让食材与配煮方式的融合达到和谐统一。这种融合不仅点缀着鹧鸪山这块领域的唇齿生活,更是独属于移迁居民的风土民情。

为了更好地记录和整理这些珍贵的民俗材料,学生们借助录音笔、摄像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详细记录访谈内容和现场活动。同时,他们还尝试运用文字、摄影、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将采风见闻转化为丰富的调研成果,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上罗村民俗文化的魅力。在何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还学习了田野笔记的撰写,掌握了用文学手法对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的技巧,使这些传统故事焕发新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长山围屋村和鹧鸪山围屋村,学生们还走访了其他村落,每到一处,都力求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此次采风活动,是对华珠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一次生动诠释。它不仅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民俗文化的多彩与魅力,更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许多学生表示,他们更加坚定了未来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华珠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将为人文学子提供更多参加类似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助力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同时唤起社会各界对民俗文化的珍视与保护,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照亮民俗文化复兴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