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开国上将许世友的灵柩回到了故乡,当时全国提倡火化,生前许世友却提出了土葬的请求,最终获得邓公特批。

王震告诉前来参加葬礼的老将们:“你们可千万不能学他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一代名将许世友执意要土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1956年,毛主席带头倡议火化,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纷纷响应。但是,许世友却专程找到毛主席,提出想要土葬的请求,告知了自己想这样做的原因。

毛主席当时听了后,只是笑着说,现在谈这些还太早。

其实,这一请求背后,是许世友作为儿子对母亲的思念,此生未能尽孝,死后只想守在母亲身旁,是这位将军最后的心愿。

事情要从许世友的童年说起,两岁时因家贫,父亲曾想将许世友卖掉换取几斗稻谷。

当时,母亲死死抱住许世友,从人贩子手中把儿子夺回来。此后,为了活下去,母亲带着他四处乞讨,每得一点好东西,都会先含在嘴里嚼碎了喂给他。

六岁时,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又让许世友永生难忘:“你们的娘为了养活你们,吃尽了苦,你们长大后,一定要孝敬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岁时,许世友更加成熟了,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前往少林寺当杂役,临行前,贫苦的母亲将仅有的几个鸡蛋塞给了他。

在少林寺,许世友待了八年时间,当寺里要求他削发为僧时,年幼的他说,自己来少林干活,就是为了养自己的亲娘,现在寺庙想让他断情,忘了娘亲,他不会照办。

这份赤子之心,感动了寺中的师父,此后他一边做杂役,一边学习武艺,始终记着孝顺家中的母亲。

八年后,许世友学成归家,本想好好孝敬母亲,却因为一场意外,不得不离家避祸,后来在外面参加了革命,南征北战。

多年来,许世友回家探望母亲的机会寥寥无几,1932年和1952年两次回乡,都在家门口的小径上跪拜母亲,这条路后来被乡亲们称为“孝母路”。

建国后,许世友曾试图将母亲接到济南城里享福,可是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老人无法适应城市生活,最后还是回到了老家。

1957年,许世友见到垂垂老矣的母亲时,决心以后要葬在母亲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许世友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到母亲,两年后母亲去世,由于台海局势紧张,将军未能赶回奔丧,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战友们说,每当提起这件事,许世友都会落泪,“死后要守在母亲身边”成了他心中最深的执念。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年过古稀的许世友预感时日不多,特意给儿子寄去五十元,要他准备棺材。

1985年初,许世友向中央递交了一份特殊的申请——请求死后能够土葬,这是他一生唯一一次为私事向组织提出请求。

这个请求让中央领导很为难,自1956年提倡火化以来,去世的高级领导几乎都选择火化,给许世友破例,势必会造成影响。

考虑到老将军立下的功勋,以及那份感人至深的孝心,邓小平最终做出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10月,许世友去世,为了完成他的心愿,战友们都倾尽全力,广州军区司令员派人从广西深山砍来百年楠木,昼夜赶工制作棺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许世友终于长眠在母亲身旁,这位一生戎马的将军,最终圆了“生前为国尽忠,死后为母尽孝”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