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
很多时候,矛盾的解决并不需要复杂的方案,而是需要对矛盾本质的准确把握,让孩子们自己抽丝剥茧地认识到问题。
班级,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生活,难免会出现摩擦和矛盾。
作为班主任,我就像一位隐形的导演,要在幕后巧妙地调整每一个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确保班级能够和谐运行。
那么,如何修炼成为一名优秀的班级矛盾调解员呢?
化解矛盾“四部曲”
班级矛盾调解员的自我修养,首先在于对矛盾的理解和把握。班级内的矛盾,既有隐性的,也有显性的。隐性的矛盾如同潜藏在冰山下的冰块,不易察觉,却随时可能引发大的冲突;显性的矛盾则如火山喷发,一旦爆发,往往剧烈而短暂。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矛盾,我们都要“演奏”好以下“四部曲”。
1. 预防——建立纽带
班级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矛盾,如果都等到爆发的时候去处理,那么老师一定会分身乏术、手忙脚乱。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建立好规则纽带、情感纽带和文化纽带。
首先,建立明确的规则纽带。以规则来进行约束,明确行为准则,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制定好规则后要一如既往地推行,可以适时补充调整,不能让规则边缘化。
同时,要注意以正面管教的方式来奠定班级规则的底色。著名心理学家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出,正面管教并非惩罚或娇纵,而是建立在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我们的规则也应是我们与学生建立积极关系的纽带,通过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让他们参与决策,培养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主性。这样在后期推行规则的时候也能避免出现认同障碍。
其次,建立有边界的情感纽带。德国哲学家阿瑟·叔本华曾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到寒冷。” 而班级中的人际关系恰恰需要这份边界感。班级里面学生朝夕相对,同学情谊深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却会因为失了分寸而导致各种矛盾。
所以要通过各类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也要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我时常跟学生开玩笑说:“缘分本来就有长有短、有深有浅,你的求学之路能遇到结伴同行的朋友应该珍惜。”
最后,建立相互尊重的文化纽带。我认为,班内的大部分矛盾其实都可以用四句话解决:“对不起”“谢谢你”“你真棒”“我能行”。在班级鼓励正面交流,倡导尊重和理解的文化,可以预防矛盾的产生。教师要鼓励学生把问题摆出来,把道理铺开来,把是非定下来,把错误改过来。班主任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的文化角等方式来引导学生。
规则是班级的基石,情感是班级的黏合剂,文化是班级的灵魂。三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班级的和谐。如果班级面貌良好,那么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的频率就会低很多。所以一定要先营造支持性的班级环境。
2. 解决——调查、分析、匹配、复盘
面对矛盾,我们必须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包括像侦探一样详细调查矛盾的原因,像医生一样深入分析矛盾的根源,然后像设计师一样匹配适当的解决方案。在问题解决后,还需要像棋手一样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以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比如我班之前有两个原本很要好的同学,但有一天突然不搭话了。后来我慢慢观察,也找周围学生了解情况,原来两人因为开玩笑不恰当闹矛盾了,但是没有发生很剧烈的冲突。当我分析要不要介入时,两个人晚自习写的“绝交书”被我“截获”了。于是让她们各自阐述,规定一方在说的时候另外一方不能打断。孩子们虽然聪明,但是有时却不敢坦荡地承认最本质的问题。
讲述完后,我发现两方的矛盾点很简单:一方认为上高二了要开始认真学习了,另一方因为不自觉的竞争意识就开始焦虑,于是总是有意识无意识地打趣对方的上进,以至于玩笑失当,却觉得对方小题大做。
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她们进行“需求匹配”,表面上看是一方要道歉,另外一方要面子,实际上她们要的都是尊重和支持。
那天,我们一一复盘,我在旁边帮助她们记录,并鼓励她们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处理彼此的关系。
最终,两人重归于好,学会在各自的“时区”里共同努力。
很多时候,矛盾的解决并不需要复杂的方案,而是需要对矛盾本质的准确把握,让孩子们自己抽丝剥茧地认识到问题。
剧烈型的冲突,往往令人措手不及。但是也需要我们冷静下来深入分析,多给孩子们一些自己处理的空间。
还记得之前因为评选班级“最美同学”和“最佳小组”,导致了内部分裂,有孩子甚至来到办公室号啕大哭,诉说自己不愿意跟表现不佳的同学一组。
面对他们的诉求,我先表扬了他们追求进步的意愿,也认可了他们重视集体荣誉的品质。而对于暂时表现不佳的学生,我也肯定了他的个性和独立。
那天下午,我们在小办公室开了一个有点惬意的茶话会。我先给每个人倒了一杯茶,让小组内的6个人把各自的缺点写下来,限时5分钟。时间结束时,还有孩子在那里奋笔疾书,生怕写得不够。我再让他们把各自的优点写下来,时间是10分钟。然后我要求他们一一念出来。很明显,写的时候他们没想到还要念,气氛开始微妙起来,他们看到了各自的缺点,也见识到了同学可爱的另一面。
然后我鼓励大家挨个儿把自己的诉求讲出来,寻求解决的方案。
没多久,他们在下一次的小组评比中拿到了第一。
3. 安抚——情绪疗愈,给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产生矛盾后,孩子们内心深处往往留存着深层的情绪。因此,调解矛盾,本质上是用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来解决矛盾,让孩子接纳自己、接纳别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
那么,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给孩子们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呢?
首先,我以身作则,自己做到表里如一,真诚地表达自我。我也鼓励学生自己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表达的技巧我们可以学,但是表达的内容我们不要变。我们要真诚地表达自己,也要在真诚中找到自己。
其次,教师也要时常表达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和支持。我时常告诉自己的学生,我很爱他们。我也从不吝啬对他们的赞美和感激。我鼓励他们找到爱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做错了事不自责,惹了麻烦也别怕。所以他们在产生矛盾时可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光彩的还是黯淡的,这其实能推动他们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能真实地面对自己,往往意味着他们拥有且感知到了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一个能够时常感知到幸福与善意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从容表达自己的幸福与善意。
4. 巩固——持续跟踪与完善调解机制
矛盾解决后,并不意味着调解员工作的结束。
我们需要持续跟踪相关对象的动态,以不同方式收集意见反馈,并且借助班会等进行正面引导,不断提升调解机制的效果,以巩固班级和谐氛围,保住胜利果实。
调解员的“两心三力”
经过多年工作,我发现,要想当好“矛盾调解员”,至少需要拥有“两心三力”。
1. 两心——同理心与公正心
化解矛盾需要“术”,更需要“心”。
首先是同理心。同理心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通过换位思考,我们才能找到沟通的途径;通过妥善处理情绪,我们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机会。要避免一味输出道理的浅层次同理,应该用我们自然的语言和动作告知对方:我懂你,慢慢说。
然后是公正心。当好矛盾调解员需要我们如甘露时雨,不私一物。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保持中立,尤其注意不要让自己的态度激化学生的矛盾。
2. 三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
沟通能力,让我们能够有效倾听与表达;分析能力,让我们洞察矛盾的本质,提出解决的方案;执行能力,让我们能够将答应孩子的事情落到实处。
一名优秀的班级矛盾调解员,一定要弹奏好化解矛盾的四部曲,不断提升这“两心三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矛盾,更要培养学生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塑造美好的未来。
本文作者|杨冬菊(作者单位系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来源丨中国教师报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