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与会科学家们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

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的南仁东当时也在现场,他认为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对中国参会代表吴盛殷激动地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仁东

来源丨新闻图片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是350米,而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25米。“我们的落后是明摆着的。”南仁东提出要争取把国际大射电望远镜建到中国来,“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1994年,南仁东提出了“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工程构想,并以总工程师的身份负责项目研发、推进。

要建造一个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首先面临的就是选址难题,去哪儿给这个庞然大物找一个合适的“家”?

中国西南的大山里,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自然地挡住了外面的电磁波。这是建设“中国天眼”极佳的地理条件。

南仁东和团队成员先用遥感技术捕捉到3000多个洼地,然后选了300多个圈定到数据库里,再筛选出100多个,最后再一个一个“用脚去选”。那时候,从北京到贵州的绿皮火车单程要将近50个小时,而南仁东带着卫星图,不辞辛苦地一趟一趟奔赴西南山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AST选址期间的南仁东

来源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曾经住在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杨朝明带着南仁东,沿着大窝凼山上下走了几十圈,“很多地方没得路,只能攀着树枝一步一步挪,我们本地人都害怕。但从来没看他往后退过。”杨朝明回忆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仁东(左二)参加早期大窝凼选址

来源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再加上贵州天气阴冷多雨,南仁东常常在被雨水浇湿的乱石和泥土中摸索前进。一次,在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窝凼里山洪裹着砂石,连树都能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急忙回到垭口。这样的险境,在选址的十余年里,时刻伴随着南仁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AST选址期间的南仁东

来源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为了选址,南老师当时几乎踏遍了那里的所有洼地。”南仁东的学生、FAST工程接收机与终端系统高级工程师甘恒谦回忆道。

从1994年到2005年,4000多个日夜,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大山里原本没有路的地方也被走出了路,只为“中国天眼”寻找一个又圆又大的“坑”。

南仁东曾说:“找不到合适的洼地,我这一辈子死不瞑目!”他的这种坚持和毅力,最终让他带领团队在391个备选洼地中,成功找到了大窝凼这个理想的台址。

2011年,筹备多年的FAST工程在大窝凼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11月21日上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核心部件“馈源舱”进行首次升舱试验,FAST工程向竣工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也是FAST工程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AST馈源舱进行功能性测试

来源 | 中国科学报

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72岁的南仁东却倒在了“中国天眼”传来捷报之前。

南仁东离世后不到一个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为了纪念南仁东为中国天文学作出的贡献,国家天文台将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南仁东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将继续引领无数中国天文学者,探索浩瀚宇宙。

参考文献:

[1]吴月辉.南仁东:只想踏踏实实做点事[N].人民日报.2017.11.19.

[2]王宏甲.南仁东和中国天眼[N].光明日报.2019.5.6.

[3]梁晓琳.燃尽生命 只为天眼[N].贵州日报.2019.11.25.

[4]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追记“时代楷模”南仁东[OL].新华网.2017.11.18.

[5]倪思洁.中国人成功为“天眼”“点睛”[N].中国科学报.2015.11.23.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