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凌朗
编辑| 汪戈伐
据南方都市报,近日有消息称强生中国多产品线裁员,赔偿方案有“N+1”“N+2”“N+3”不等。
根据相关员工的说法,强生中国的裁员比例达到了20%,主要影响的是外科部门。裁员通知是通过邮件私下发送给员工的,被裁员工的离职日期定在了年底,相关赔偿方案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有所不同,最高可达N+3个月的工资补偿。
自2023年以来,强生集团已经多次传出裁员的消息,包括业务合并、关闭心血管和代谢部门、裁撤美国工厂的员工等。
全球市场变化促使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加快调整转型。尽管强生集团未对裁员报道做出回应,但其前景显然不太乐观。
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成立于1886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医疗保健企业,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
作为一家跨国巨头,强生的业务覆盖医疗科技、创新制药以及消费品三大领域,在全球60个国家地区拥有260多家运营公司,全球员工超过13万人。
国内消费者常见的强生品牌包括大宝、强生婴儿、露得清、泰诺、邦迪、李施德林等,这些产品涵盖个护、健康护理等多个领域。
实际上,强生2020全年营收约为825.84亿美元,而消费者保健业务只占17%,约为141亿美元。
2021年11月,强生公布计划拆分当时的现有业务,将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合并,杨森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消费者保健业务独立。
最终,新消费者保健公司Kenvue于2023年5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前强生持有100%股权,上市后强生通过股票交换计划,成功剥离Kenvue至少80.1%的股份。今年5月,强生将其全部售出,彻底退出消费健康市场。
据强生的说法,这样的拆分可以让公司更专注于各自的核心业务,提高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具体来说,2016年的“滑石粉婴儿爽身粉”事件和2021年“防晒喷雾”等事件让强生面临大量消费者的诉讼。随后,强生将增长更快、利润更高的处方药和医疗器械部门与增长趋缓的消费者业务部门分开,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不同业务的风险和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分拆后两家公司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针对各自的目标群体提供服务,这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据2023财年的数据,强生集团在拆分后首次以专注于医疗科技和制药两大业务的企业对外披露业绩,总销售额达到852亿美元,同比降低10.38%。归母净利润133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5.72%。
而Kenvue在2023年营收为154亿美元,同比微增3.44%。归母净利润为16.64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0.27%。
显然,拆分后强生与Kenvue并没有拿出让市场满意的业绩报告。强生公司目前的市值较2023年4月的高点已经降低了29%,减少到3684亿美元。Kenvue的市值较2023年5月上市时也下降了11.5%,减少到454亿美元。
在2021年强生集团开始拆分重组后,公司又面临了全球科技行业经济下行的压力。对此,公司被迫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包括裁员、降薪、分拆、业务调整以及收缩员工福利等。
据外媒报道,2023年3月起,强生在全球范围内已裁掉上千人,10月又传出在美国新泽西州裁员230多名员工。裁员在公司业务调整的背景下进行,包括关闭传染病和疫苗部门,逐步关闭制药部门的心血管和代谢部门。
根据目前的消息,强生中国的新一轮裁员自11月中旬开始,涉及多个业务单元。
尽管强生中国公关部门未对裁员消息予以否认,但也未提供更多细节。一位前员工向记者透露,裁员行动一直在进行,且是中国裁员是全球裁员计划的一部分。
目前,强生中国市场的主要业务分为医疗器材和制药业务。
然而,医保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对强生利润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集采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特别是外科部门的耗材业务,其中超声刀和吻合器市场受到的冲击最大。
例如,强生外科超声刀的市场份额从曾经的95%下滑至不足30%。同时,强生多个医疗器材领域面临着来自国内企业的激烈竞争,例如康基、迈瑞医疗和直观复星等。
强生近年来力推的手术机器人产品MONARCH,尽管在国内已获批,但在入院流程和推广方面仍面临挑战。
根据相关政策,本土化不仅是成本控制的手段,也是享受国家和地方政策优先的关键。只有本土化程度高的产品,才能在医院准入和支付端拥有优先权。
药品方面,强生主要产品Stelara(乌司奴单抗)从2023年起将失去专利保护,并于2024年前陆续到期,仿制药将竞争部分市场。根据不完全统计,在2030年前,强生将有23款药品专利陆续到期。
根据强生发布的2024年Q3财报,前三财季累计营收663.01亿美元,同比增长3.98%,累计净利润106.35亿美元,同比减少高达65.81%。
从地区看,强生美国市场营收378亿美元,占比约57%,而亚太非地区营收为34.75亿美元,占比仅有15.5%。
显然,激烈的竞争及耗材集采影响利润背景下,强生等跨国医疗企业需要不断思考在中国如何加深本土化发展。在此之前,“降本增效”的风恐怕先得刮上好一阵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内容沟通请联系: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号)
更多内容请关注
关注下方备用号,防止失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