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一号难求、深受患者喜爱、专家号预约率100%……这些,是谈到保定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中医师张利众时,大家的第一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鑫 摄

春去秋来,初心不改。张利众在中医这条路上,一干就是三十年。他秉持勤勉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潜心钻研中医内分泌、妇科等各类疑难杂症,使不计其数的患者回归健康生活。

“希望自己学到真本事,对大家能有个帮助。”

“我出生在山区,当时那个年代医疗条件不好,想着自己学到本事了,对乡里乡亲能有个帮助。”谈起从医初衷,外表朴实、不善言谈的张利众略显不好意思地说道,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医学生的大学,是早8点到晚8点的课程表,是一摞摞厚厚的背不完的专业书籍,成百上千种中医药物的性味、功效、药方配伍、证治不仅需要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还必须要熟记于心、融会贯通。繁重又枯燥的专业课不仅没有使二十岁的张利众身心俱疲,反而令他对中医的兴趣越来越浓。实习期当带教老师出诊开方时,张利众也默默在心头立方,然后同老师的处方相比较并跟踪观察疗效,不断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弥补。

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张利众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技术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日久年深,他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写厚又读“薄”。多年积淀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令他的医术由量变产生质变。从大一新生到医学博士,由主治中医师成为主任中医师的他曾获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并参加多部论著编写,在国家核心期刊及省级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SCI论文。这期间,他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从医初心从未动摇。

“尽量用经济实惠的药,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

“这是不是弄错了?只开这么几种药?”患者唐女士匆匆跑进诊室,指着交费单询问张利众。一旁前来复诊的刘女士笑着说:“别看药不多,但效果很好。”原来,刘女士曾患有哮喘、鼻炎十年,时不时发憋、气喘令年仅40岁的她苦不堪言,期间多次住院治疗均未见明显好转,经朋友介绍这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张利众。“我这十年好几家医院都没治好的病,吃了百十来块钱的中药,才两个月就不发憋、不咳嗽了,现在跟正常人一样,状态特别好。”刘女士惊讶于这小处方的大疗效,对张利众充满感激,更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全新认识,逢人便说中医好。

据了解,张利众开的处方大多不贵,没有昂贵的药材,也没有复杂的煎服方法。除此之外,他的“食疗方”,更是受到患者诸多赞誉。曾有一位来自周边山区的老太太,盗汗严重,张利众仔细把脉后,告诉她:“回去用您家里的玉米杆煮水喝。”老太太半信半疑离去,一周后复诊时高兴地说:“张大夫,太神了,我现在好了!以前开的药,吃了也不见效,这下您可给我省了不少钱!”

出身山区的张利众,深知百姓的难。“许多家住周边区县的患者大老远来一趟很不容易,路费加上医药费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100多斤粮食的收入。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我尽量用经济实惠的药,能通过饮食、生活调控解决病痛的尽量不开药方。”张利众多年行医一直秉承一个准则,那就是“重德轻利求疗效”,让患者在治好病的同时,能够少花钱。

好疗效带来好口碑,张利众凭借仁心仁术,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爱戴,得到了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吸引了更多患者前来寻医问药,并有数不清的患者送来锦旗、表扬信。近日,更是收到了来自市长热线的点名表扬。

“我加会儿班,换来的是他们的方便”

随着前来问诊人群不断扩大,加班加点看诊早已成为张利众的工作常态,“急患者所急,帮患者所需,解患者所难”是他的真实写照。

“张老师,我们给您打了点午饭,忙完赶紧趁热吃啊。”“好的,谢谢,麻烦您了。”张利众看向墙上时钟,此时时针已然指向1点。接诊完列表最后一位病人,张利众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地身体。“您好,张大夫,我是从深圳过来的,求求您给我加个号,我这两个月怎么都睡不着,实在太难受了。”一位年轻小伙子急急忙忙走进诊室,上前说道。见小伙子面黄肌瘦、神情痛苦,刚刚准备换下白大衣吃午饭的张利众又坐回桌前,没有丝毫不耐烦,认真把脉、问诊、开药、叮嘱。此时他的饭菜热了又热,但纵使万分疲惫,他待人依然谦和有礼、温文尔雅。

“每周的专家门诊,正常出诊时间是7点45到11点45,张主任一般都会拖到中午1点多下班,常常忙完以后食堂也没饭了。一年四季,他的候诊列表总是排的满满当当,下至三岁小儿,上至百岁老人,甚至许多外地患者都慕名而来。”门诊部主任刘英敏介绍。

谈起这些,张利众说:“说不累肯定是假的,但人家这么远过来,我加会儿班就能换来他们的方便,挺值得,每天虽然那么忙,下班后心情却总是很好,很有成就感。”自小在心中深深埋下的那颗“治病救人”的种子如今已破土而出、绚丽绽放,支撑着他在中医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

张利众一如他的名字,怀利众之心,行利众之事,怀揣满腔热忱,年复一年坚守在诊室这片方寸之地。他以医者仁心护生命之光,他的不辞辛苦只为给更多患者化解难题、解除病痛。一个个小习惯、一处处小细节,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他总是说“我只是做着医生应该做的事。”但正由于这平凡岗位不平凡的坚守,让他筑起了“至高至诚 医者仁心”的百姓口碑。(通讯员 葛川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