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

进贤县钟陵镇皆为“三府三县”交通要地,

往来人员频繁,社会关系错综复杂,

加之钟陵镇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宗族意识、地域观念较强,

历来都给社会治理工作

带来不小的困难和挑战。

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全市信访示范乡镇……

今年以来接二连三的喜讯

昭示着钟陵镇社会治理工作

受到充分肯定。

钟陵镇究竟如何

以“微小”之功汇聚治理“大合力”、

以“小作为”撬动基层“大治理”?

且让我们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便民服务台正在接待来访群众。杨凤兰摄

一间工作室

今年8月初,“‘陵’距离‘进’心听”工作室正式开门“迎客”。一间由综治中心、纪检、信访等多个部门联合打造的“‘陵’距离‘进’心听”工作室引起了不小关注,标志着钟陵镇社会治理工作又有了全新的工作理念。

在工作室的加持下,钟陵镇按照“一台(便民服务台)、一码(码上监督)、一网(网格化管理)、一凳(板凳课堂)”“四个一”的模式开展基层治理工作。

此后,拜访这里的“客人”络绎不绝,他们有的来了解政策业务,有的来反映问题,有的寻求法律援助,有的组织矛盾纠纷调解,有的做心理疏导……在这里干部用心听,群众敞开了讲,彼此之间没有隔阂,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

“陵”取自钟陵镇的“陵”,谐音“零”,即沟通无障碍、零距离;“进”取自进贤的“进”,即进到老百姓的心里,静下心来听取干部群众声音。

工作室的成立,既融合了综治、纪检、码上监督、信访、12345热线等所有功能,又赋予了全新的理念和内涵。

“平等对话,谦虚聆听,是走进老百姓心坎里的最佳方式。工作室的主要职责就是‘聆听’,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需求,才更容易跟群众产生情感共鸣、同频共振,更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上找到突破口。”钟陵镇负责综治工作的副书记李超说。

在工作室,每一个到这里寻求帮助的人都能放下包袱,找到一个情绪出口,把以前不敢说、不愿意说的话跟工作人员聊一聊。

钟陵镇便民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自2020年起未对部分高龄老人进行年审,导致23名老人死亡后仍领取国家高龄补贴,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并受到处理,一度情绪低落,甚至有辞职的念头。

“我压力真的很大,一直为自己工作上的失误给国家造成损失而自责。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到工作室与工作人员聊一聊。”该名工作人员说。通过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该名工作人员终于释然,放下包袱重新投入工作。

在一次群众来访中,工作人员了解到,某些村委会有村干部违规发放困境儿童关爱资金的事,钟陵镇纪委遂介入调查,结果查出了两起村干部同类违规事件。“工作室已经变成了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重要阵地。”钟陵镇纪委书记刘坤说。

两个大法宝

“这里有人吵架,都快打起来了。快派人来!”

今年6月,钟陵镇码上监督群收到一条群众发来的信息,称中谭村委会老罗家村发生一起村民纠纷,工作人员立即通知中谭村委会网格员介入。

网格员了解到,因军山湖水位上涨,村民罗晓斌鱼塘的水漫进了村民罗小华的水田里,而罗小华早先在水田中放置了一些地笼准备网龙虾,罗晓斌却认为罗小华是故意想网他水塘里的鱼,两人遂发生纠纷,还差点动起手来。

网格员迅速介入调解,未果,又马上向上一级网格反映并请求支援。钟陵镇综治中心请网格员“吹哨”,召集村干部、驻村领导干部、分管综治工作人员、辖区派出所民警上门协调,多方齐发力,终于化解了一起群众纠纷,避免了矛盾升级。

近年来,钟陵镇精心打造一张“网”,即建立“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四级网格架构,将党的阵地根植在每一根“毛细血管”上。同时,织密、织细全镇35个网格,搭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队伍,将党建、综治、码上监督平台、民政等“多张网”整合在“一张网”上。

“三听三看”,也是钟陵镇网格化工作中的一大“法宝”。

“你咋个阴着个脸呢!”有一天,田南村党总支书记胡绍华与上南山村小组村民胡军春擦肩,见胡军春阴着脸飞快地走了过去,就想喊住他问个究竟。

胡军春还是不说话,步子仍是迈得飞快。

“你站住!问你话呢。”胡绍华提了提嗓门,胡军春才止住脚步。

“我家厕所粪污渗漏的事咋迟迟不帮我家解决嘞!”胡军春狠狠地甩过来一句话。

胡绍华这才恍然大悟,这件事是胡军春在“板凳课堂”上提出来的,因这段时间忙给耽误了。胡绍华赶紧跟胡军春道歉,并马上安排人手处理了胡军春家厕所粪污渗漏的事。

在钟陵镇,每一位干部都必须学会“三听三看”。

三听:上门听、集中听、重点听。如果群众有顾虑不愿意露面,就上门听;大家意见不统一,就组织大家坐在一起集中听;个别重大事项或急事难事,报告主要领导重点听。

三看:看群众“脸色”、看群众“心情”、看群众“满意度”。群众的脸色就是一张晴雨表,脸色难看可能是对政府工作不满意,心情不好可能是工作做得还不尽如人意,而群众“满意度”则是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

“三听三看”,从小事入手,在细微处下功夫,成为每个钟陵镇干部的工作习惯。只有工作做细做到位了,群众意见就少了,辖区就平安了,家庭就和谐了,社会就稳定了。

几条小板凳

一块空地,一本小册子,几条板凳……一堂“板凳课堂”开课了。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风好了,才能把自家的日子过顺来、过好来。小家的家风好了,整个社会也就文明了。”在钟陵镇龙泉村,村党支部书记、市劳模万小明的发言十分“接地气”。

近年来,钟陵镇积极探索以“板凳课堂”为载体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各村(社区)全面推行,让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坐小板凳、理论政策同学习、村务民情共商议。

“小到道路故障、路灯不亮,大到政策咨询、政府工作建议,只要是大家关心的事,都可以在‘板凳课堂’上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田南村总支书记胡绍华说。

按照“村民事村民议”的原则,钟陵镇用好用活“板凳课堂”,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民事务理事会等基层议事渠道,组织人员第一时间“问诊把脉”环境治理、春耕备耕等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的问题解决机制。

2022年8月中旬,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钟陵村600多亩稻田缺水受旱严重。村民们在“板凳课堂”上提出灌溉难的问题,在乡村两级组织的协调下,钟陵村斗塘村小组打了一口机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现在,“板凳课堂”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老百姓喜爱的一种“聚会”议事形式,甚至一堂课刚上完,就有村民问下一堂课什么时候开讲。自有“板凳课堂”以来,通过来自村民、乡贤、返乡大学生等,共收集意见建议150余条,协调解决问题350多个,解决矛盾纠纷40余起,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基层的事说到底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若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升级为大矛盾、大事件。‘一台’‘一码’‘一网’‘一凳’虽然都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作为’,但都很接地气、很实用,我们就是要用这些‘小作为’撬动基层‘大治理’!”钟陵镇党委书记李勇说。

进贤县融媒体中心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791-85670123

投稿邮箱:

jx5622461@163.com

来 源:来源:当代江西,作者:钟陵镇 徐晓斌 杨凤兰

编辑:熊一鸣

初审:杨春华

复审:万朝晖

终审:周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下方点一个“在看”

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