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月,周恩来总理去世四个月后,他的侄女周秉德来到邓颖超身边。邓颖超将周总理生前随身携带的旧皮夹交给周秉德,悲伤地说道:"你爷爷的死,你伯伯记了一辈子,说到底终究是我不好。"
打开皮夹,周秉德看到里面竟然有自己爷爷周贻能的照片,不禁泪如雨下。原来,周恩来总理对父亲的死耿耿于怀了一生。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
家道中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清王朝行将就木。周贻能于1874年出生在浙江绍兴的周家。他的父亲周攀龙是个小官僚,在淮安府当过师爷、知县等职务。后来周家从绍兴迁到了江苏淮安,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周贻能有三个兄弟,两个弟弟从小体弱多病,家里的希望都寄托在他和大哥身上。在父亲的影响下,周贻能考取了秀才,准备子承父业去当官。
但他为人忠厚老实,不善于在官场应酬逢迎,最终一事无成。父亲又花钱给他捐了个虚衔,却也帮不上什么忙。
就在这时,周贻能听从父母之命娶了淮阴的小姐万冬儿为妻。婚后不久,长子周恩来呱呱落地。全家都为有了第一个孙子而欢欣鼓舞。谁曾想,周贻能年轻的妻子和弟媳在周恩来年幼时相继病逝。守寡的周贻能不得不一边在外谋生,一边独自抚养孩子们。
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周贻能一个人肩上。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能把几个孩子寄养在亲戚家,自己则在外奔波劳碌。有时给人当幕僚、家庭教师,有时做文书工作,经常背井离乡。
年幼的周恩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懂事。他从小就要照顾弟弟,帮叔伯料理家务,养成了坚强独立的个性。在家道衰落、战乱不断的年代,周恩来立志要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勤奋好学,接受新思想,跟随时代的步伐,走上了一条不平凡的革命道路。
尽管周贻能对儿子的理想并不十分了解,但他始终支持儿子的选择。父子俩聚少离多,却心意相通。
革命理想
1910年,12岁的他在叔父周贻谦的资助下,离开淮安前往天津求学。在那里,他接触到新思潮,萌生了到国外深造的念头。
1917年,周恩来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日本求学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青年,一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发展规律。
周恩来在异国他乡树立起鲜明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毅然回国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不久后,他又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期间,周恩来广交朋友,积极参与旅欧华人社团。他撰写文章,组织活动,宣传革命。
1921年,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为了革命事业和理想信念,他开始了漂泊不定的革命生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疯狂围剿共产党人。周恩来成为通缉要犯,被迫转入地下。在艰难的斗争环境中,周贻能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到儿子身边,为他传递信息,购买日用品,给予支持和鼓励。
尽管处境艰难,周恩来仍然坚定信念,积极投身革命。他转战各地,组建红军,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在长征途中,周恩来与邓颖超结为革命伴侣。家国理想,夫妻情深,支撑着他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隔多年,周恩来终于有了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久别重逢,一家人抚今追昔,倍感温馨。然而,革命尚未成功,抗战形势严峻。很快,周恩来又踏上了军事斗争的道路。
周恩来深知,革命需要付出巨大牺牲。他与父亲聚少离多,却始终心意相通。周贻能虽然不完全理解儿子的理想,但他尊重儿子的选择,力所能及地给予支持。
重庆相聚
1939年,周恩来奉调来到重庆,出任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主任。他向组织请求,把年迈的父亲周贻能和岳母杨振德接到身边照料。久别重逢,一家人终于又在"红岩"办事处团聚了。
周贻能和杨振德被安置在办事处的一间房里。尽管条件简陋,但对他们来说已是莫大的欣慰
周贻能乐善好施,常常把自己的那份慰问品让给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他还自告奋勇帮着抄写文件、传递信函,力所能及地为革命事业出一份力。周恩来看在眼里,十分感动。
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只要有机会,周恩来就会抽空陪伴父亲。但是每当周恩来与父亲促膝长谈时,总会有一些紧急军情或重要电文打断他们的天伦之乐。周恩来总是连声说着"对不起",匆匆离去。周贻能虽然不舍,但他理解儿子肩负的重任。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周恩来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不得不住进重庆的一家医院。
同年,周贻能得了疟疾,昏迷不醒。但是周恩来此时刚做完手术,邓颖超没有将实情告知,知道去世年,周贻能还在念:恩来为什么不来看我?
后来,得知父亲离世消息后的周恩来,难得对妻子发了大火。没有送父亲最后一程,成为了周恩来终生的遗憾。
周贻能虽然不是冲锋陷阵的英雄,但他一直在背后支持着儿子的革命事业,为抗战出过一份力。重庆方面的同志们出于尊重和感激,提议将周贻能的遗体安葬在革命烈士陵园。
这个消息传到周总理耳中时,他却坚定地表示反对。他深思熟虑后,对相关负责人说道:“我父亲虽然支持过革命事业,但他并非革命烈士,不能因为是我的父亲就享受特殊待遇。党的形象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不能让私情影响了公义。”
在他的坚持下,周贻能的遗体被从革命烈士陵园迁出,安葬在重庆郊外的一座普通小山上。按照周总理的要求,墓地没有立碑,只是一个简朴的土坟,与普通百姓的坟墓没有两样。他还特别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得因自己的身份而对父亲的墓地进行任何特殊照顾。
几年后,国家开始大力提倡火化,号召“死人也要为活人让路”,以节约土地资源。周总理再次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他主动联系有关部门,要求将父亲的遗体进行火化。
就这样,周贻能的遗骨被火化,骨灰装入一个普通的坛子,重新埋葬在原来的墓地。整个过程简单朴素,没有任何特殊的仪式和标记。
在这些严谨的外表下,周恩来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却一直藏在心底。由于长期奔波于革命事业,他与父亲聚少离多,未能尽到一个儿子的孝道。这份愧疚时常在夜深人静时袭上心头。
周恩来把父亲的照片裱起来,存放在贴身的皮夹里,时刻不离左右。直到去世前,周恩来都对妻子邓颖超说:"你要好好保管这个皮夹,这是对我最宝贵的纪念。"
半个多世纪后,邓颖超把这个饱经沧桑的皮夹托付给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周秉德打开一看,豆大的泪珠簌簌而下。原来,皮夹里一直珍藏着周贻能的遗像。邓颖超喟然长叹:"你伯父对父亲的死,愧疚了一辈子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