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他竟获得了这个让整个中央军委为之侧目的神秘代号!
20世纪30年代的大西南,局势动荡不安。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c1662e44j00sna7ou001kd000lw00tsm.jpg)
在四川这片土地上,有一位名叫李碧光的青年,他的人生轨迹,注定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1915年,当《青年杂志》的创刊号在上海面世,新文化运动的星星之火迅速席卷全国。
就在这一年,李碧光出生在四川安岳,他还不知道,自己将要谱写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
少年李碧光聪颖好学,在表哥们的影响下,他的思想日渐觉醒。
1927年,仅12岁的他,已经开始为表哥姚仲蜀的革命活动站岗放哨。
革命的火种,悄然埋入他的心田。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8993f4abj00sna7ou001od000my00fim.jpg)
安岳中学的岁月,李碧光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进步书刊的养分。
他常常思考着社会的不公,国家的命运,渴望能为改变现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四川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他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结识了曾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的周俊烈。
冥冥之中,一颗看不见的手,正在悄然牵引着他的命运。
周俊烈看中了这个热血青年,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接触地下工作。
李碧光的人生,就此与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9d27de98j00sna7ou0015d000n200kim.jpg)
他开始学习如何隐藏自我,如何获取情报,为日后的潜伏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延安,那个梦开始的地方
1938年盛夏,李碧光从师范毕业。
怀揣着对延安的向往,他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化名李唯平,踏上了通往革命圣地的征程。
这一去,就是生命的转折。
抗大和陕北公学,知识的殿堂,理想的熔炉。
在这里,他遇到了钱申夫,两人惺惺相惜,结为莫逆。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3421620dj00sna7ou002kd000nc00hum.jpg)
当他们在同一个窑洞里谈理想、话未来时,谁能想到,多年后的一次"偶遇",竟会惊动中央军委。
在延安的日子,李碧光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马列主义,感受着革命的洗礼。
他的思想更加成熟,对党的事业更加坚定。
他深知,革命的道路充满荆棘,但他已做好了为信仰奉献一切的准备。
潜伏,在"狼穴"中孤军奋战
学成归来,李碧光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这次,他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
"黎强",这个由董必武亲自赐予的化名,预示着他将要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猎狼"行动。
国民党的反共活动愈演愈烈,李碧光深知,唯有深入虎穴,才能更好地保护党的组织和同志。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0c1e6148j00sna7ou0017d000nc00ekm.jpg)
他巧妙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打入了国民党的核心机构。
从中央军校到中统训练班,他一路过关斩将,步步为营。
在中统训练班,李碧光故意与思想反动的同学打成一片,甚至不惜参与他们的吃喝玩乐。
有人看不惯他的"堕落",说他是个"多边人物",但李碧光不以为意。
他明白,这是为了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为了获取更多的情报。
每一次参与那些纸醉金迷的聚会,李碧光的内心都在滴血。
但他告诉自己,这是必经的考验,是革命道路上必须付出的代价。
他把所有的不适深深埋藏,把所有的痛苦化为力量,继续着这场惊心动魄的"猎狼"行动。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9cdef3a3j00sna7ou001pd000mo00gkm.jpg)
在"省特会"这个特务的大本营,李碧光凭借出众的交际能力和大智大勇,攀上了党派科科长叶申之这条"线"。
他不惜散尽家财,只为获取那份绝密的"特情"档案。
一份份情报,在他的手中化为利剑,守护着党的安全。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李碧光是这场战争中的无名英雄。
他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一部传奇的潜伏史。
每一次险象环生,每一次惊心动魄,都见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诚与勇气。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c5e774f7j00sna7ou001ud000my00h8m.jpg)
惊心动魄的"猎狼"行动
风云突变,恩师周俊烈落入特务之手。
李碧光当机立断,主动请缨,率队前去"抓捕"。
当汽车的远光灯骤然打开,周俊烈会意,翻墙脱逃。
而行动失败的李碧光,却因此赢得了特务们的信任。
这看似失误的一幕,却是李碧光精心设计的一出戏。
他深知,只有获得敌人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才能获取更多的情报。
而周俊烈的成功脱逃,则是他最大的安慰。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7e84f91ej00sna7ou001pd000me00gkm.jpg)
1948年底,李碧光被调往南京,身居要职。
谁料想,阴差阳错之下,他竟落入三野之手。
面对战俘营里的钱申夫,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党有无黎强同志?"
这句暗语,是李碧光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的最后保险。
它承载着一个潜伏者的全部身份,承载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全部忠诚。
当钱申夫听到这句话时,他立刻明白了一切。
两天后,中央军委的紧急电报送到:"速送黎强同志赴北平。
"这个神秘的代号,撩开了这位潜伏者神秘的面纱。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5cfcf90dj00sna7ou001nd000mw00dym.jpg)
薪火相传,初心不改
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喷薄而出,李碧光也迎来了崭新的人生篇章。
西南镇反办公室主任、公安大学副校长,他用另一种方式,继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悔奉献。
在公安大学的讲台上,李碧光常常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故事。
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启发更多的年轻人,希望革命先辈的精神能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传承。
"做一个潜伏者,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
"李碧光常这样告诫学生们,"但更需要的,是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是为理想奋斗一生的决心。"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5ca178fcj00sna7ou001ed000mw00fqm.jpg)
直到1999年,他的生命之火悄然熄灭。
但他的精神,却如一束光,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李碧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多少像他一样的共产党人,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信仰,奉献给了理想。
他们是暗夜里的萤火,是乱世中的灯塔。
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铸就了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
让我们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385b1123j00sna7ou0021d000n200cim.jpg)
让革命先辈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参考文章如下:1949年,国军副师长被俘,一句话惊动中央:请速速送往北平
2024-03-19 10:02·寻史奇谈
国军副师长在渡江战役被俘,报出绝密暗语后,中央军委:速送北平
2021-10-12 17:46·适说新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