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芳香醛在氰离子催化作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α-羟基酮类(俗名安息香)的反应称为Benzoin缩合(安息香(苯偶姻)缩合)。现在,氰酸盐大部分用氮杂噻吩盐(thiazolium salts)或N-杂环卡宾代替。

该反应是在1832年由德国化学家维勒(Friedrich Wöhler)和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用碱处理苦杏仁油(加热会释放苯甲醛和HCN)时偶然发现的C-C键形成反应。

反应定义

反应定义

Preparation of α-hydroxyketones via catalyzed aldehyde addition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首先氰基亲核加成醛基得到α-氰基醇负离子,醇氧负离子夺取α-氢(部分机理认为是分子间反应夺取氢)得到α-氰基碳负离子,该碳负离子存在上图中的一个共振式。α-氰基碳负离子进攻另一分子芳香醛,质子转移后踢走氰基即可得到最终产物α-羟基酮。

原先醛基碳为δ+,被氰基作用后变成碳负离子,这种极性相反变化的反应被称为极性翻转(Umpolung)反应

该反应的缺点是氰化物为剧毒品,易对人体危害,操作困难,且“三废”处理困难。采用维生素B,(Thiamine)盐酸盐可代替氰化物辅酶催化安息香缩合反应,其优点是无毒,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亦可用N-烷基噻唑鎓盐作为催化剂。

反应拓展

反应拓展

1. N-杂环卡宾催化安息香缩

由于氰基剧毒,现使用噻唑盐和碱搭配,原位生成N-杂环卡宾(NHC)催化安息香缩合。常用的噻唑盐为维生素B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应机理:

氮杂环卡宾催化的安息香缩合反应机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氮杂环卡宾催化的安息香缩合反应机理

2. 交叉安息香缩合

如上述机理所示,安息香缩合为可逆反应,因此该反应为热力学控制。若两分子不同的芳香醛发生交叉安息香缩合反应,氰基先进攻富电子的醛基所得产物热力学稳定,为主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不对称安息香缩合与分子内安息香缩合

噻唑盐除了毒性更低外,还可以利用噻唑结构引入手性基团,实现不对称安息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分子内有两个醛基,有时也可以发生分子内安息香缩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应实例

反应实例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摩熵化学(MolAid)

如需查看更多人名反应信息或查询相关参考文献,摩熵化学(MolAid)人名反应功能此模块收录了1000+化学界已被认可和提及的有机化学反应,助力您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从而高效合成目标化合物。

化学家介绍

化学家介绍

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 ),德国科学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之一,有机化学主要创始人之一。

弗里德里希·韦勒(Friedrich Wöhler,1800-1882),德国药剂师,首个分离出化学元素铍和钇纯金属形式的科学家,也是首个制备出硅烷和氮化硅的人。1824年维勒在研究氰酸铵的同分异构体时,意外发现氰酸铵受热分解形成的一种白色晶体是尿素。1828年Wöhler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论尿素的人工合成”。这篇论文宣告了“生命力”学说的破产,开创了有机化学人工合成的新纪元。

1832年 Liebig和Wöhle在研究苦杏仁油时首次报道了安息香缩合。Nikolay Zinin在19世纪30年代发明了涉及氰化物的催化版本反应。1903年A. J. Lapworth阐释了该反应机理。

来源:碳氢数科

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