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作为组织的重要核心部分,是组织正常开展工作的基础,在组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员工的想法要靠管理者来反馈,员工的态度要靠管理者去调节,组织的战略要靠管理者去一步步完成,组织的规章制度要靠管理者来完善、执行。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管理者能严格遵守组织各项规章制度,能带头完成好各项工作,相信员工也能认认真真的做好。如果管理者松松垮垮,那再好的员工时间一长也会学着主管拖拉下去,那样组织将会变得不堪一击,迟早会走上灭亡的道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管理者能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而管理者能否很好地履行其职责,关键在于管理者的素质。本文针对管理者的素质问题做如下探讨。
关键词: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对人、财、物进行有效协调,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素质则是指一个人解决问题时所必备的心理品质,它与一个人的个性、文化素养及经验等多项内容密切相关。那么要想使人力、财力、物力等以最佳的组合,高效地实现预定的目的,管理者应具备那些素质呢?
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管理者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文化素养、经验的累积和平时的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管理者受益匪浅,助其顺利解决问题;而较差的心理素质则导致柔弱寡断,使其坐失良机。那如何才能使管理者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呢?
1、克服畏难情绪。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涉及到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等诸多方面,尤其是人,俗话说“人如其面,各有不同”,由于人的复杂性,导致了管理工作中存在有一系列的两难问题: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②规章制度与个人积极主动性的矛盾;③规章制度与个人需要的矛盾等等。对这一系列问题,管理者必须树立信心,积极主动,时刻要牢记:畏难情绪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大敌。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心理素质。
2、客观冷静分析遇到的情况。客观指的是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找出事物的本质所在。冷静即不急躁,不感情用事,也就是说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善于左右自己的感情,不先人为主,客观、理智、实事求是分析各方面的情况,恰到好处地处理问题。
3、不墨守成规。过去有萧规曹随之说,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对人的管理,更不能抱着成见不放。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说明,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因时、因事、因地、因当时的特殊情况制宜,不能墨守成规,犯经验主义错误。
4、善于急治标、缓治本。任何事物均有现象与本质,我们既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同时对事物的现象也不能够掉以轻心,因为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当我们有时一下子还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或者事物的本质还未被大多数人认清楚,这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先将事物的现象扼制住,稳定住脚步。然后,揭露其本质属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即所谓的急治标、缓治本。
5、正确看待失败。对于一个具有创造力、创新力,并且愿意承担风险的管理者来说,失败是一定会发生的。如何办?这就要正确看待失败,机失败为一种情势,它是成功之母,认识到失败就像成功一样也会导致进步。换句话说,就是在失败面前不气馁,更新观念,让压力变为动力。
二、抓住本质,善于决策
良好的决策既是工作顺利开展且有效达到目的的出发点,也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归宿,而错误的决策,甚至有时决策中的一个小小的错误,也有可能会使工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管理者必须善于作出正确的决策。那么如何使决策正确而有效呢?
1、发现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发现问题,找准主要矛盾是进行决策的出发点。管理学界认为:区别并解决问题的人和发现问题的人是极为重要的。这说明发现问题对于决策的重要性。要抓住主要问题,使其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就必须深人实际,对诸多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筛选,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使主要的问题暴露出来,抓住其主要矛盾。
2、搜集各方面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经过一番分析筛选,影响工作顺利进展的重大本质问题被找出,然后就是要搜集各方面和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包括过去和现在的,影响较大的和影响较小的,任何和这个问题有关的细节均要考虑在内,以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然后,将搜集到的信息按其重要程度依序进行排列,逐一分析推敲。在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敲时,管理者须要注意的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收集到的信息,尤其是要有预见性,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
3、设计出多种方案并比较选择。根据搜集到信息及客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各种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的方案。在方案设计时,要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看所设计的每个方案优在何处,缺在哪里,选用此一方案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选用彼一方案看看令人不满意的在什么地方。通过分析比较,优中选优,挑出最好的一到两个方案,作为确定方案。
4、实施决策。方案确定后,若备选方案只有一个,那就要贯彻执行。在执行时,要注意及时收集有关情况和听取反馈信息,看决策与实际吻合与否,必要时修正或追踪决策,使问题能够顺利解决。若备选方案有二种或二种以上,那就需要搞试点实验,看哪一方案更切合实际、更优,通过实验找出每一方案的优缺点,选最优的方案进行推广实施。同时,也要注意不断搜集反馈意见,以便随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修正决策,使其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合理用人
现代科学证明:领导就是人际关系。就是说管理者必须学会用人并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因为在管理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特别是因时间、地点、条件等的变化,所做的决策能否机动灵活;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顺利地贯彻执行,处理好所遇到的问题,人是至关重要的。用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l、唯才是举。只有做到唯才是举,才能利国、利民、利于事业的发展,才能吸引人才到你所管的单位来,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唯才是举,而是"远贤臣,近小人"那他必将一败涂地,这在历史上俯首皆是。
2、知人善任。管理者不仅要做到唯才是举,而且还要知人善任,换句话说,管理者不仅要用有才的人,而且要善于发现人才,知道他的优点长处和不足,在使用时,力求避开他的不足之处,让其优点和特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尤其是在人才的组合使用方面,更要注意人才的长短搭配,力争他们的优缺互补,使每个人的长处充分发挥,相得益彰。刘邦之所以能战胜比自己强大的项羽,建立汉朝,就是他使萧何的治国才能、韩信的军事才能、张良的后勤供应才能充分施展的结果。所以他说"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故得天下。”可见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3、用人不疑。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用又疑,祸端自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优秀管理者对所用之人,放手放权,让其充分施展才华,遇到问题,勇于担责,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将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另外我们也看到一些相反的情况,一些管理者人为制造矛盾,将单位工作人员化分为心腹、知己与外人,有点好处就让自己人于,对那些有能力且不唯命是从者处处设防,久之,当人们发现你对他既用又疑对,就渐渐失去了工作热情,并由此而生用,由情而生怨,由怨而背心背德,由背心背德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因此,做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注重自身修养,切忌人为制造鸿沟,一切以事业和工作为出发点,科学而合理地用人,调动人的积极性。
4、了解需要,善于激励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如何才能使巨大的潜能释放出能量来,那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激励。激励犹如射击一样,在扣动扳机之前.首先需要瞄准目标。心理学家曾研究了许多激励理论,而我们认为,激励要瞄准的目标首要的应该是人的需要,因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的产生。因此,一个管理者要使激励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了解人的需要。关于人的需要,有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其意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当低级的需要满足后,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但他承认也有例外情况。马斯洛的需要学说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我们认为,需要也视具体情况而定,既要考虑目前的需要,也要考虑一个人的长远需要,既要考虑其年龄特征又要考虑其性格特征。如:小学阶段的主导需要是学与玩,高中阶段为高考与升学,大学毕业则是就业与爱情,中年以后是事业与孩子前途,到了老年则主要是个人归宿。因此,不同的年龄阶段均有其主导而持久的需要,做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掌握人的不同但又是合理的需要,采取适人适事的激励,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激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被激励者的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激励是否瞄准目标、是否取得预期效果,要通过观察,适时调整。
四、学会授权
权力是一个人所具有并施加于别人的控制力。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职位所赋予的,叫职权,二是个人的特长所赋予的叫特长权。据此,权力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种:行政权和特长权。这里的授权指行政权。
授权,在当今社会中,是管理者的一大基本功,因为现代社会纷繁复杂,信息瞬息万变,过去小生产时代诸葛亮所说的事必躬亲已不完全适应于当今社会。如若管理者不善于授权,事必躬亲,那必整日忙碌,限人琐事堆里,致使事关全局的大事无暇顾及。因此,管理者必须学会授权。授权时要注意:
l、授权不授责。授权就是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让下属代表管理者行使职权去干好某项工作。当下属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管理者不能推诿责任,相反而是勇于承担责任,这样才能使下属人员放手大胆地干好工作。
2、授权要授给自己的直接下属。一般情况下,授权要授给直接下属,不要越级授权,以免造成一种用人且疑的现象,影响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3、事关全局的权一般不授。管理者授权是为减轻琐事的影响,全身心投人到大事中去,解决事关全局的问题,而不是交权,因此,管理者必须把握好事关全局的权力。
五、树立自己的管理风格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性由能力、气质、性格所组成。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后天影响加上能力、气质、性格等的不同,其个性也千差万别,相应到管理上也应有独特的管理风格。
关于管理风格,管理心理学界曾提出过几种理论,诸如性格论、个人行为论和权变理论。我们认为,管理是一种具有高度个人特色的艺术,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方式,必须和自己的习惯特长密切联系,符合自己的个性。如若不然,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自然风格,采用一种矫揉造作的管理风格并且与管理者的个性不一致的行为,不仅会不被下级人员信任,并且也不会有什么作用。
六、主动接受监督
监察与督促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措施之一。通过监督,可以推动工作前进;通过监督,可以找出工作中的差距;通过监督,可以知道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因此,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必须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妄自尊大,要善于接受逆耳忠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构,接受党群组织的有效监督,自觉遵纪守法,克己奉公,这是改革开放中我国管理者应必备的素质。
综上所述,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应该是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人,一个善于任用、协调、激励的能手;一个有长远眼光善于抓住机遇的决策者;一个会合理放权、能展示自己独特管理风格并且严格约束自己的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人尽其才,财尽其用,事竟其功,顺利达到预定之目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编辑:学习经营管理(ID : MBA160)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发到给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