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X

本文约5000,预计10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航运、房地产、汽车、电商、海淘,在从事过5个看似和出版没有“半毛钱”的行业后,30岁的CX意外拿到了一家头部出版机构的offer。零经验的CX从内容运营做起,以认真积极的态度和在其他行业练就的工作能力,一点点靠近编辑。拿下责编证、自学考古,CX自主策划了第一个图书项目,书获了奖,实现了版权输出,还衍生出一条新的产品线。

市场不断变化,收入也因此受到影响,不断掉落的头发、稳步上升的近视度数、体检报告上变大的结节,还有那些没一句话通顺的稿件……自己“怎么就干了这行了呢?”然而这却是CX目前干得最久的一份工作,并且“希望能干一辈子”。

入行前:8年换了5个行业,经历即财富

我是个入行很晚且零基础的编辑,入行那年30岁。在这之前的8年,我干过5个行业:航运、房地产、汽车、电商、海淘。航运是与大学所学专业最相关的,那里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

凌晨两点,梦游状态的我整理着一大框报关单,洋山放左边,外港放右边。

第二天早上,头晕,很想请假,但每个人都有好几筐单子要申报,如果我请假了,同事就更干不完了。中午时分,我在电脑上发送完一批报关单后,很快系统自动校验返回,20票申报港口错误,记20分。我顿时一个激灵吓醒了,如果扣30分,这张报关卡就扣爆了,就得重新培训考试才能上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这张卡,当年和驾照一样记分

2009年,是出口贸易的黄金期,刚毕业的我就进了一家知名的航运公司,每天有做不完的单,通宵加班是家常便饭。我觉得那样的工作不能干一辈子,因为公司大,每个人的职责都划分得很细,我不想像个机器一样做毫无创造性的工作,于是一年多后就提了离职。

所谓隔行如隔山,转行并不那么容易,行政岗是相对门槛比较低的。我虽然是个“学渣”,但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每入一个行业,我都会去看专业书籍。

2012年我入职了一家全球500强的外企,最初的工作是行政,有很多琐碎的工作。很幸运的是,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学到了不少良好的工作方法。琐碎的事务让我学会把事情分级,紧急且重要的事情先做,最后做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每天上班前列今日计划、下班前复盘,也是保留至今的工作习惯。或许正如那句话说的,机会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后来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去国外深造,就把她的项目交给了我。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印刷项目,听着名目繁多的纸张、各种工艺,仿佛在听天书。幸好前任与供应商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所以我跟着供应商边学边做,还算顺利。有一次,客户要印一批新宣传册,我不得不去印厂盯色。那是我第一次去印厂,看老师傅在操作台上调色,还教我怎么看墨点。当时完全没想到将来会进入出版行业,那是我唯一的“基础”。

后来因为公司战略调整,我离开了那家公司。或许我有些焦虑,每到一个行业,感觉这个行业没有发展前景或者在走下坡路,就会换行业。后来的电商、海淘,都是我认为有活力且领先的行业。在进入出版业之前,我看好的下一个行业是人工智能。在这8年里,每一份工作我都会认真完成(上述事故是唯一一次),但从未被点燃过。工作嘛,对得起工资就行,大概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意外入行:从零开始,前两年天天想辞职

由于前司内部的动荡,大家都在外面找新的方向。一个周末,我参加了一家出版社组织的读书活动,在活动中我谈了对一套书的读后感。很巧的是,出版社的领导也参加了那次活动,听了我的分享后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当时的我完全没有关注过出版领域,也不知道一个编辑要做些什么。在接受offer前,我才大概了解了一下出版行业——一个大家眼中的“夕阳行业”。按以前的逻辑,我肯定不会去,但我很喜欢那套书。或许这就是缘分,怀着好奇,我误打误撞就进了这个行业,甚至此前都没听说过这家在业内算得上头部的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的领导非常敢用人。我并没有经历所谓的打杂阶段,就成了那套书的编辑。当然,那时书已经出版了,我做的主要工作是内容运营,而不是责编。作为一个零起点的“小白”,我完全不知道怎么看稿子,似乎也没有人带。

领导完全是结果导向的,不会给我安排具体的任务,全靠自己找事做。做内容运营,必须熟悉内容。参加读书会时距离我读完这套书已经好几年了,于是入职后我把这套几百万字的书细细通读了一遍。这次我有意留意了一下可能会有的错误,仗着中文功底还可以,果然发现了一些错别字和语法问题。后来有读者提出,书里有两处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我才意识到还需要看前后逻辑,于是又将这套书通读了一遍,把发现的问题全部整理出来,大概有百来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套书的蓝纸

当我把这些修订建议发给作者的时候,真的非常紧张,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编辑,凭什么给一位老教授指出错误。意外的是,作者将我的文档全部打印了出来,逐条批注了意见,最后还写上了感谢的话。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然而入职的前两年,我极其不适应出版社的环境。

其一,我此前服务的公司,有外企、上市公司,也有大型民营企业,这些公司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都与出版社有极大的不同。举一个小例子,我在外企做支持工作的时候,是全心全意为业务部门服务的,稍有不慎是会被投诉的;而出版社支持部门的一些人是“朝南坐”的。

其二,同事都是名校“学霸”,硕士、博士一大把,我一个不知名高校毕业的本科“学渣”,很难融入。虽然我是个i人,但此前不论在哪里工作,同事之间都是会聊聊天的;出版社的办公室极其安静,大家都在看稿子,我也不敢打扰别人。午休聊天的时候,人家聊的话题是导师或者师兄师姐有啥新动向,即便是吐槽稿子质量差,也都是我没听说过的名词,完全插不上话。

其三,作为一个转行来的编辑,我没有任何作者资源,也没有自己的选题。

我没有自己的选题,自然也没正经看过稿子。社里的共享里有其他书的审稿意见,业余时候我会看看别人是怎么看稿子的。可以说,入职的前两年,我非常迷茫。所谓的内容运营,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自认为没有做出什么亮眼的成绩。早就听说出版业是“夕阳行业”,我不知道自己待着的意义是什么,没有方向,天天想辞职。

转换赛道:作者是我的精神导师

正当迷茫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考古学家。因为做内容运营,我策划了一场大型的体验活动,希望请这位考古学家参与。

见到这位考古学家的时候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神采奕奕地跟我分享他的考古发现与思考,大概聊了有半个多小时。我虽然对古代充满兴趣,但那时完全不了解考古为何物,对于他的分享我只是一知半解,努力倾听。我向他介绍了活动的方案并邀请他参加,他却告诉我自己得了癌症,身体状况不允许。我很诧异,因为如果他不说,我完全看不出来,何况偶尔刷到他朋友圈他都是在熬夜工作。

半年后,这位老师去世了。我无比震惊。我开始翻看他过往的朋友圈,拼凑出他生命最后的几年,一直在拼命地工作。我不明白,有什么事可以比命还重要?考古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这位老师做出这样的选择?

为了理解这位老师的选择,我开始看各类考古的纪录片、入门读物、考古报告、研究论著。意外的是,我深深地迷上了考古,可谓相见恨晚!然而考古学家的工作与生活,其艰难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他们要克服外在艰苦的条件,要舍家别子,还要攻克学术上的难题,但是外界对他们的付出了解很少,甚至很多人都无法区分考古与盗墓。我想为考古做点什么。

经过两年业余时间的自学,我完成了考古学的“扫盲”。这两年里我拿到了责编证,做了一些社里分配的合作书,积累了一些做书经验,是时候策划自己的选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自学的书和考古报告

机会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再次应验了。2021年,正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我策划了第一本考古图书来致敬考古人。做这本书的时候,我怀着满满的虔诚,设计了很多致敬的元素,比如全书最前面的插页代表了传统考古发掘,最后的插页则是现代的科技考古。

做这本书的时候正值盛夏,我特意没有开空调,蹲在一张小桌子边加工稿件,想感受一下发掘现场清理遗迹的状态。当然,这样的“模拟”,条件还是比真实的发掘现场好了不知道多少。稿件加工的过程中,我始终心怀敬意。

书中除了致敬元素,还有一些精心准备的知识框,帮助对考古知识零基础的读者无障碍阅读,因为自己就是从考古“小白”过来的,我知道哪些问题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需要解释。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相信这样的用心读者是可以感觉到的。

这本书出版后获得了一些奖项,也实现了版权输出。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后来就顺了很多,渐渐形成了一条新的产品线。

如果说,那位用生命最后时光依然在奋斗、如闪电一般震撼我的老师为我打开了考古学的大门,那之后合作的一位考古学家则是真正点燃我的人。

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忙的人。出差一天换一个城市是家常便饭,极限的时候一天跑三座城市;每天五六点就起来工作,一直工作到凌晨,只吃一顿饭。这样的作者能指望他按时交稿?然而正是这位作者,创造了我入行后的奇迹,从写作到书入库,3个月。编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没有跳过,而且复审、终审都认为我稿子看得很细。每个环节我都反复盘,在流程允许的范围内弯道超车。

这3个月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根头发。这个纪录恐怕之后都很难打破,因为我觉得“快死了”。当然,作者更是竭尽全力。因为赶这本书的出版进度,我们每天都会沟通。和这位老师打电话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他电脑端微信消息的提示音响个不停。这么忙的人自然没时间打字,所以他经常直接给我打语音,而且因为忙,铃声经常响几秒他就挂断了,我甚至来不及解锁手机。做完这本书,我的“电话恐惧症”被治好了。

书出版之后,我跟了一些活动和采访,了解到这位老师的更多故事。他年轻时候经历的压力和挫折可比我们多得多,工作中的失败是家常便饭。这样坚韧的品质在考古学家中非常常见。田野考古的工作环境本来就很艰苦,加上精神上的苦,如果不是热爱,是无法坚持的。作者的这种对事业的极致热爱点燃了我,我觉得做考古方面的书是把他们辛苦得来的研究成果传递给大众读者,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因此,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在路上:以不变应万变

我所在的出版社每年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人员流动也不小。今年的变动很可能迫使我又要走上新的赛道。我想过两个赛道同时进行,但这很难,因为任何一个赛道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单凭上班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过去五年,我用所有的业余时间自学了考古,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到可以看出稿件中的专业问题。我总结了一些对于这条细分赛道的感悟,如果继续做,可以有更深入的研究。我也不想放弃“从0到1”建立起来的产品线,但考古学家告诉我:人生就是如此。有遗憾是人生的常态。一旦有机会,我不怕重头再来!

都说出版业是个用爱发电的行业,编辑的付出和回报从来不成正比。很多人误以为编辑只需要看稿子,适合i人;还有很多小朋友对出版行业抱有美好的幻想。我告诉过我的每一个实习生,现实很残酷。编辑除了需要看稿子、需要和各个部门打交道,还要操心一本书的一切;只有当它可以在市场上独立,“亲爸亲妈”才能略微放心。

从去年开始,市场明显变差了。对我来说,收入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每当看到不断掉落的头发、稳步上升的近视度数和体检报告上变大的结节,再看到令人生气的稿件时,真的觉得太累了。干什么不好,怎么就干了这行了呢?有些稿子真的会让人感到崩溃。别信某些知名学者,他们的稿子可以做到没有一句话是通顺的,有的一句话里有多处错误,看起来还行的稿子都是编辑改出来的。而每本书有每本书的命,有时候生不逢时,哪怕编辑改得很辛苦,但最后如果没有卖好,算绩效的时候就约等于白干。

然而这是我干得最久的一份工作,毕业十几年来第一次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我相信每一段经历都会留下宝贵的财富。入行之前的工作经历让我学会精准掌控项目的每个时间节点、懂得成本管理、拥有跨界思维,这些对于做书同样有用。

经历了那么多行业,出版真的是一个需要靠热爱支撑的行业。虽然与其他行业相比,出版从业者收入普遍不高,但所获得的成长是很多行业很难给予的,因此也是我最喜欢的行业,希望能干一辈子。很感谢这个平台,让我结识那么多顶尖的专家、学者。甚至和有些作者已经成为朋友,他们身上的光芒会一直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用认真积极的态度,以不变应万变。我依然相信,机会将留给有准备的人。

《出版商务周报》

2025年征订开始啦!

这里有有趣又有料的出版业专题报道

又有对业内焦点问题的深度解读

扫码订阅,了解最新最前沿的行业资讯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