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目睹了太多民间藏友因“收藏梦”而误入歧途的故事,但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浙江的潘先生。
收藏古董,本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追求,是对历史的追溯与艺术的欣赏。然而,当这份追求被贪婪与无知所裹挟,便容易误入歧途,陷入一场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之中。
我与潘先生有过数次交集,初见时,他年近花甲,却精神抖擞,手握400余件所谓的“文物重器”,从红山、良渚的高古玉,到宋代八大名窑的瓷器,再到明清官窑全年号的精品,乃至顾景舟的全套紫砂壶和银元二十大珍品,他应有尽有。
他满怀信心地告诉我:“我不贪心,只要能卖到10亿,剩下的就捐给国家。”
然而,他的藏品质量却令人堪忧,许多工艺甚至不如地摊货。但樊先生对此毫不在意,他坚信这些“国宝”终能变现。任凭他人如何劝阻,他都不为所动。
几年后,我在一次交流会上再次见到了他,此时的他已显得老态龙钟,面容憔悴。他向我倾诉了遭遇:他跑遍了全国各大城市,参加了上百场鉴宝活动,与五十余家拍卖公司合作,花费了二十多万的路费,更投入了将近一百万的资金给专家和拍卖公司,但藏品却一件未售。
然而,藏品不但不卖掉,他和妻子还闹着要离婚,儿女也不再理他,但潘先生仍不甘心,他认为只是没碰到合适的“出手平台”,而不是自身藏品的问题。
然后,一个新闻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他合作的好几家公司,都被警方一网打尽了。
潘先生露出绝望的眼神,虽觉他可怜,但也恨其不争。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民间拍卖与鉴宝活动如同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数收藏者的心血与梦想在这片战场上化为泡影。尽管国家年年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诈骗行为,将无数骗子绳之以法,但这一领域的问题依旧层出不穷,令人痛心疾首。
当我们深入探究,不难发现,这场战争的根源并非完全在于国家的打击力度不够,而是在于广大藏友对于古董鉴定的无知与盲目。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收藏骗局”,竟然能搜出高达1700万条的相关信息,这背后是无数收藏者的辛酸与血泪。
为了净化这个环境,我们不仅需要国家的法律与监管,更需要广大藏友自身的觉醒与团结。
这个觉醒对你来说很简单,那就是:不要再给那些专家和公司交一分钱。
只有真实的切断了他们的财路,市场才会走向进化的道路。
前几年,一起由藏友自发组织的反诈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藏友通过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分享自己的收藏经验和鉴别技巧,揭露骗子的手段和伎俩。
他们的行动不仅提高了广大藏友的防范意识,也为打击收藏诈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继续深入到这种净化的过程中来。
最后,将古玩界专家、骗子尽数淘汰!
专家让你交鉴定费,你可以说,先拿出来国家权威的鉴定证书,可以有法律保障的那种,他们当然拿不出来,因为真正国家认可的鉴定证书,都是那些涉案的“赃物”,商业活动的证书全都是国家不认可的!
公司让你交什么服务费、出关费、保证金等乱七八糟的费用,你可以说,成交之前不交一分钱,成交之后再交。如果他们跟你说不成交不收费,其实也是陷阱,等你真过去了,各种费用就会出来故意卡着你。
这个时候提前录音留好证据,到时候报警抓人一抓一个准。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口袋攥紧,不要往外掏一分钱,到时候市场就会自然净化!
对于那些手里确实有精品的藏友来说,他们更需要耐心等待。他们要明白,高价值的文物往往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市场的认可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因此,他们应该保持冷静和耐心,等待相关法律和市场的完善与解禁。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藏友们说:请珍惜自己的每一分钱和每一份热情。不要让它们成为骗子们的囊中之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