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喜!报!
日前
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
第五批全国博物馆
定级评估二、三级博物馆名单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
医药科技类博物馆
在推动当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上
再次取得新成绩
这座神奇的博物馆
到底作出了哪些创新和亮点?
今天
小编又化身实地探馆人
带大伙一起探秘~
01
4500㎡面积 诠释“中药之库”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建立于1989年
在2002年与1956年建立的
中药标本馆合并建成中医药博物馆
展陈面积4500㎡
现有藏品共计6万余件(套)
主要设置了中医和中药两个主题展区
走进馆内
入目便是一幅“名医图”
述说着源远流长的
中医药文化
整个大厅四周
都张贴了各式各样中医药的
图画及简介
值得一提的是
在一楼的中医展区
还采用了先进的3D全息投影
影视听相结合等技术
再现了古代诊病制药等场景
观展代入感满满
比如:
这群卖力采药的小人儿们
还有轻松get的制药流程图
二楼的中药展区
藏品丰富繁多 数不胜数
囊括了来自天南海北的特色药材
北药、南药、广药
川药、浙药、秦药
生动诠释了“中药之库”的资源底蕴
不过小编最喜欢的还是这个
浸制保鲜标本馆
因为它实在是对眼睛太友好了!
大自然的各种新鲜植物
在盛有保鲜液的容器中
美丽的形态色泽由此得以长存
一圈逛完
真的深切体会到了
中医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02
系列创新活动 助力传承
除了展示功能外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
还积极开展科普活动
努力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依托于丰富的藏品资源
博物馆组织举办了SCI论文交流会
第十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
承担了50余项课题研究
编著并出版了
《天回医简》《杨敬斋针灸全书》
《疮疡经验全书》等
学术专著、科普读物36种
同时还制作了
大型原创舞台剧《天回》
用戏剧演绎着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此外
自2019年起
博物馆持续举办
“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形成中医药特色文化工作品牌
2024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暨杏林雅集系列活动。
2023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实景沉浸式剧本游活动。
202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2021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纪念活动暨“博物杯”第二届科普讲解大赛决赛。
不仅如此
博物馆还走进学校、社区
企事业单位、乡村以及其他博物馆
开展形式多样的
公益讲座、学术沙龙、实践研学等活动
推动中医药文化
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03
校地企融合发展 持续发力
作为中国建立最早的
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
成都中医药大学
是名副其实的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前些天
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排名第4位
中药学
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还拥有
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而实验室是促进专业发展
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
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下简称“国重实验室“)
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
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中药种质资源库
国重实验室占地两千多平方米
就像是一个“巨型冰箱”
多年来
保存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
3万多份中药种子
为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国重实验室深入实施校地合作
温江区和盛镇临江花海的试验大棚内,3000盆淡紫色的藏红花如期绽放。这便是国重实验室藏红花研究成果在温江顺利转化的样本之一。
据了解
国重实验室在发展过程中
坚持全产业链设计
针对西南中药资源
围绕“品、质、制、性、效、用”
进行从田间到车间的全产业链研究
去年7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向温江区中医药企业
开放共享了国重实验室等
69个创新平台科研资源
通过资源清单发布
精准搭建“企业需求+高校成果”对接平台
校地企的深入合作
让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
更好地促进多项科研成果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为中药资源尤其是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的
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保驾护航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关心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让有着几千年历史传承的中华瑰宝
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
来源:青聚锦官城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好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