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第三场“建设美丽重庆 区县在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长寿、永川、璧山以及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现场晒出了亮眼“成绩单”。这些成绩单背后的“重庆探索”,不管是全国首创还是在为全国试点打样,都是重庆“大胆试、大胆改、大胆闯”的生动注解。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关键词:全国首创
改革创新是“大胆试、大胆改、大胆闯”的生动注解。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为破解土壤污染调查费时费力费钱问题,在全国首创土壤污染调查名录。
据统计,辖区内5年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174块建设用地中,农用地、未利用地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一住两公”用地占比超70%,支付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费约9000万元。
“未发现超标地块!这些地块土壤污染风险低,但都执行同样的流程,既降低了政务服务效率,又浪费了大量资金。”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党副局长罗雪雅说。
实施土壤管理改革后,对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在全国率先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类管理名录,建立重点地块、一般地块、其他地块分类调查名录,再按规定差异化开展调查和编制调查报告。
罗雪雅以一真实项目为例,要是按改革前,该项目约1.7万亩区域面积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费用约1000万元,时间需要2至3个月;改革后,需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区域面积缩减至约3000亩,费用降至约180万元,调查时间减至1个月。
“改革实施以来,完成7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地块调查费用从改革前的近200万元减少至现在不到40万元。”罗雪雅说,这一改革实实在在为企业省出了真金白银。
关键词:国家级试点
西部地区唯一化工园区——长寿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有一项国家级试点,正在试点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围绕园区环境风险企业,建立起多级水污染防控系统,拦截能力可达167万方;危险废物年处置能力突破100万吨,位居西南前列。
长寿经开区开展“一园一策一图”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受访者供图
“通过数智赋能三级防控体系,今年接收到预警65次,都在半小时内完成高效闭环处置。”长寿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小玲说,园区通过视频监控、高空瞭望、红外热成像、三维底图等数智防控实现“三不出”——一级防控不出厂体系、二级防控不出公共设施体系、三级防控不出园区边界体系。
在推进“双碳”战略上,长寿经开区实施全国首批“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划定170.8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划分25个环境管控单元,服务重大项目精准落地,试点获评全市及全国典型案例,其规划环评也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
“全区单位GDP能耗下降3.7%。”罗小玲说,园区还建成天然气化工、钢铁冶金循环等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率达99.6%,全流程无废园区管理模式入选全国“无废园区”典型案例。
关键词:全国率先
重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不遗余力。在中心城区被纳入国家试点3年后,重庆又在全国“先一步”,率先启动覆盖各区县的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作为全市新型工业化主战场,永川聚焦工业打造绿色低碳“新风尚”。截至目前,全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9家,省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19家;完成35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占比达到96.85%;1800余家产废企业纳入固废动态信息平台管理,综合利用量达82万余吨,利用率90.3%。
“下好‘一盘棋’,打造‘无废’样板。”据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亚介绍,全区聚焦工业、农业、生活、建筑、危废等5大板块打“组合拳”,构建起前端减量化、中端资源化、末端无害化的绿色转型“产业链”。
在全国率先构建全市域“141”基层智治体系,是重庆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围绕生态环境基层智能治理,璧山如何做到“快一步”?
“重点是厘清职责‘边界线’,建立感知‘预警网’,开发应用‘子场景’,发挥平台‘高效能’。”璧山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杰说。
比如在开发应用“子场景”上,璧山承接“巴渝治水”应用子场景试点,构建点位巡查、问题交办、任务整改等闭环体系。今年4月,该子场景已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复用”。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