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东北野战军以雷霆之势,仅用29个小时便攻克了国军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城,取得歼灭敌13万余人的辉煌战果。

此战,东野参战各纵表现极为优异,不管是主力王牌的一、二纵,还是后来者居上的七、八纵等,都有极为突出的战绩。

不过,在战后的总结汇报上,东野野司也提到了各纵队存在的问题,其中,就对战役期间发生的一种坏作风,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并且,指挥此次战役的东野参谋长刘亚楼,也“挨了”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险些被俘的刘亚楼

刘亚楼挨批,是因为他在战役期间的一次惊险遭遇。

天津战役时,守将为傅作义心腹陈长捷,而为了应对东野攻城,陈长捷在准备工作上下了可谓是大功夫。

作为“京畿门户”,天津城本就是个易守难攻之处,城内有永定河、大清河等多条河流,复杂的地形,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兵团作战的难度。

在此基础上,陈长捷又修建了所谓的“大天津堡垒化防御”工事,即在外围挖出一条深3米、宽10米,长度达到50公里的护城河,同时,又在护城河外侧遍造堡垒群。

这还不算完,护城河的内侧,陈长捷又建起高达5米的土墙,土墙上遍布铁丝网、电网。

根据统计,在我军发动天津战役前夕,天津内外的大堡垒多达380座,而小堡垒更是无数,除此之外,在天津城外,还有一个宽度达10公里的“真空地带”。

这个真空地带,没有房屋也没有树木,为的就是方便国军扫射,并且,陈长捷这里还在这里埋下了不低于4万颗地雷。

这种种一切,目的都是阻滞东野的进攻。

陈长捷当时的想法是,凭借其手中13万余部队,再利用天津河流纵横的特点,配合深沟高垒,必然能让东野尝到苦头。

也正因为如此,在天津战役前,国军曾扬言说,天津“固若金汤”,认为东野30天都未必能攻克此城。

在这种情况下,东野首长本着最大限度避免伤亡,同时也为了人民财产免受炮火之灾,曾在总攻发起前,给陈长捷去了一封信。

信中,东野首长表示,可以与陈长捷坐下来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陈长捷对此却并不领情,反而借此拖延时间,还试图通过谈判来打探东野虚实,鉴于此,刘亚楼决定将计就计,给陈长捷上一课,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兵不厌诈”。

不过,将计就计也得建立在对敌人布防情况的了解上,为了拿到一手情报,刘亚楼没少亲自侦查。

而在这天晚上的侦查中,刘亚楼险些成为俘虏。

当时他带着两个警卫员在天津复兴门外侦查地形,结果在侦查完毕准备返回时,一拐弯,便遇到了敌人的巡逻队。

这股巡逻队也是拿着手电筒在四处扫射,也是赶巧了,不偏不倚刚看照到刘亚楼一行。

由于事发突然,这伙人当即拉动枪栓,随即喝问“什么人?不说话老子开枪了”,而刘亚楼一听,这是遇到了敌人啊,急中生智的他当即回骂“嚷什么嚷,老子是天津公安局出来抓逃犯的,再这么乱嚷乱照,逃犯跑了谁担责任?”

还别说,眼看对方比自己还横,那伙巡逻队居然被唬住了,趁着这个机会,刘亚楼一行赶紧溜之大吉。

但在事后,刘亚楼的冒险行为被东野首长得知后,东野首长狠狠地批评了刘亚楼一顿。

东野首长当时就说,现在战端未开,要是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怎么办?这一枪还没放,主帅当了人家的俘虏怎么办?

尽管挨了批评,不过也算是有收获,刘亚楼结合情报和自己实地侦查就发现,天津城南北长东西窄,而敌军部署则是南强在工事北强在兵力,因此,根据这一特点,最终制定出了“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

而为了这一作战方针的顺利执行,就必须把敌人防守在城中心核心区域的主力部队,调动到城北去,这样才能更好的使“东西对进、拦腰斩断”的方针达成。

但怎么才能调动敌人呢?自然是给敌人制造一个假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亚楼当时的办法是,利用敌人假惺惺要谈判的机会,特意在城北接见,让敌人觉得东野指挥所设在城北,之后又命令部署在城北的一个炮兵团向城北轰击,总之一切动作都让陈长捷觉得,东野指挥所在城北,主攻方向也在城北。

而最终,陈长捷果不其然的上当了,因此他紧急下令,把驻守在金汤桥的主力调至城北,而这,就更便于东野实施拦腰斩断计划。

1949年1月13日,鉴于陈长捷毫无谈判诚意,东野正式下达了总攻天津的指令,定于1月14日向天津发起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