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网红能像李子柒这样,频繁被央媒点名表扬。
人民日报说:“她的视频,堪称网络传播时代的中国田园诗。”
央视新闻说:“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中国新闻周刊说:“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
哪怕是停更1200多天,再重新归来。
这个充满着人间烟火气的中国乡村女孩,依然以势不可挡的姿态,火向了全球各地。
正如李子柒本人所说,她的走红离不开时代的东风。
但不可否认的是,鲜明的“中国特质”,也是她广受喜爱的重要原因。
其实,李子柒能火向全球,除了她视频里面浓浓的“中国风”之外。
主要还是因为她踩中了,中国文化里的3个隐形规则。
01、“饮水思源”的感恩与报恩之心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曾是李子柒在各大平台上的个人简介。
实际上,李子柒只是她的“艺名”,李佳佳才是她的本名。
刚进入互联网的时候,她觉得很多主持人的名字里面都有个“子”,显得很有文化。
再加上,她本人又很喜欢“7”这个数字。
所以,这个高一还没读完就被迫辍学的女孩,为了让自己显得更有文化一些,就自我命名李子柒。
很多年之后,再跟人聊起这个名字的由来,她自己的分析是:可能是人越缺什么,就越想要什么。
1990年,李子柒出生在四川绵阳的一个小山村,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
她先是跟着父亲和继母生活了一段时间,6岁那年父亲去世,继母又待她不好。
年迈的爷爷奶奶,就把她留在身边照料。
为了供她读书,爷爷干农活,编竹器,还去做乡村厨师。
李子柒从小跟在爷爷后面帮忙,耳濡目染,拥有了很多求生的本能。
而这些求生本能,在她做短视频之后,竟然成了别人口中的生活技能。
李子柒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爷爷去世,奶奶独自抚养她。
生活陷入困境,读书更是成了奢侈。
好在,当地妇联频频伸出援手,一直供她读到了高中。
很多年之后,李子柒依然记得,有一年过年,妇联的一位阿姨把她接到家里,还给她了一个鸡蛋。
她问,鸡蛋能不能吃,阿姨回答说,当然可以。
当时的她无比欣喜,事后的她无比感激,因为在家里,鸡蛋是用来换钱而不是用来吃的。
2004年,14岁的李子柒,读完了高一的上学期,就外出打工。
因为年龄太小,没有人敢收她,她就在城市里流浪。
为此,她睡过公园和桥洞,也连续吃过两个月的馒头。
后来,她拥有了一份月薪300多元的服务员工作。
但她最先想到的不是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资助了一位贫困孩子上学。
这种乐于助人的品质,一直保持到她成名以后。
从最初尽绵薄之力资助一个小孩,到后来专门做公益活动帮助很多乡村小孩,再到把“乡村振兴”作为自己的目标。
李子柒一直以来,都心怀感恩。
她说,因为自己在深处黑暗的时候,被光照耀过。
所以,自己现在也想要成为那束光,去照耀别人。
中国文化崇尚感恩,而这种感恩,不仅是对直接施恩者抱有感激之情。
更是对他人、对社会,都怀揣着善意。
这种“饮水思源”的感恩与报恩之心,是李子柒踩中的,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隐形规则。
02、知进退、识时务的“中庸之道”
2021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李子柒怒从口出。
直接在社交平台上说了一句:“太可怕了!资本真的是好手段”。
虽然这句话被秒删,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奔走在与资本抗争的路上。
为此,她在各大平台的账号,也停更了1200多天。
在此期间,曾经凭借一纸合同将她“架空”的公司——杭州微念。
最终也以和解的方式,将本该属于李子柒的利益,归还于她。
然而,很多新晋网红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并且瞅准时机,想要以模仿李子柒的方式,来博取关注和流量。
很多人都以为,李子柒会用对付“资本”的手段,来对付这些复刻她的网红。
可她却出人意料地表示:“一枝独秀不算美,满园春色才叫美”。
她说:“哪怕是有人同样拍摄乡村风,或者传统手艺,我觉得这些都是特别好的事”
唯有如此,才能让很多人知道,现在的乡村也这么好看了。
而如果只有她一个人的话,力量就实在太小了。
而且,随着对“非遗文化”相关内容的呈现,李子柒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网红,能够深入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她眼中,传统文化像极了一个垂暮的老人,需要被更多的人看见。
所以,她非但没有排斥那些模仿她的网红,而是担任了“焕新非遗计划匠心守护大使”。
试图把更多的网红吸引过来,跟她来一起守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技艺。
该争的利益,倾尽全力去争;不该争的东西,学会让渡,以大局为重。
在取舍之间找到最有利的平衡点,这才是智慧的选择。
这种知进退、识时务的“中庸之道”,是李子柒踩中的,中国文化里的第二个隐形规则。
03、“归真反璞,涵养心性”
李子柒成名以后,曾有不止一个人提问,为什么她的视频会如此受欢迎。
这个问题,一直持续到她停更1200多天,回归之后却依然能够引爆全网的当下。
一开始,面对这样的提问,李子柒非常谦虚。
因为经常发布制作美食的视频,她把原因归结为“美食无国界”,所以国内外的观众,才会如此喜欢。
随着名气的增大,有网友质疑她的视频过度美化乡村,且由幕后团队创作。
而她,不过是个摆拍的“花瓶”而已。
李子柒为了自证,给出了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答案:
她在过一种自己向往的生活,而这种生活也正是很多人所向往的。
在她看来,当代人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之余更想获得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
她的视频,正好满足了人们释放压力的精神需求。
而这种掩盖了艰辛,却没有掩盖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
不仅抚慰了中国人的内心,也让很多外国人感受到了中国“田园诗”的魅力。
正是这种无国界的文化共鸣,让全世界的人们,得以在李子柒的视频中,感受到对自然、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除此之外,李子柒曾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过,一个让她坚持做“中式生活之美”视频的故事。
有老师告诉她,自己班里的一个学生,一直以为水稻是长在树上的。
直到看了她的视频,才知道水稻原来长在地上。
而且,看到种植水稻的过程那么艰辛之后,学生也明白什么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从此,再也不乱倒食堂里的饭。
李子柒觉得,这种能够帮助城市小孩,重新认识生活面貌的视频,非常有意义。
所以,她希望自己的视频,能够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
让他们能够在急功近利的互联网中,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脚踏实地。
当很多短视频,都以搞笑、戏谑、猎奇的手段,来博取大众眼球的时候。
李子柒却选择了最缓慢,却也最“直击内心”的表达方式。
她用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生活,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所以,“归真反璞,涵养心性”,就是李子柒踩中的,中国文化里的第三个隐形规则。
谈及停更的1200多天,李子柒并未抱怨。
那段时间,她补了很多瞌睡,也尽可能多地陪伴了奶奶。
更重要的是,她还走访了20多个省份,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
她说:“六七年前我去拜访手艺人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学习技术,最近这几年,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听他们的故事。”
希望李子柒的视频中,能展现出更多中国文化的魅力。
也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透过视频,看到那个散发着无尽魅力的中国乡村女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