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1年11月的延安,早已进入隆冬时节,西北风呼呼地吹着,屋外呈现一派萧条的寒冬景象,树木早已被剥光了叶子,在狂风中颤栗着。

已是夜晚时分,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阵阵寒意透过薄薄的窗纸袭来。

在窑洞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一个方案,一边看一边思考着,在他认为重要的段落用红笔圈起来,最后又一字一句地将这些重要的字句抄在自己的本子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毛泽东主席

在这抗日战争处于困难阶段的时刻,一个党外人士,不仅与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而且为克服困难,迎接胜利的到来献计献策,这是令人感动。

毛泽东高兴极了,兴致所至,他随手在旁边加上了一段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会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方案,竟能引起毛泽东如此的重视?

实行“三三制”

原来,1941年11月6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在延安大礼堂隆重开幕。

根据中共中央的意见,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实行“三三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大礼堂

就是在政权人员分配上,规定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占三分之一,中间派人士(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占三分之一。

所以,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共产党员、工人、农民、战士以及包括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在内的党外人士。

毛主席也出席了这次会议的开幕式并发表了演讲,并号召共产党人和党外人士民主合作。

主席在大会上说道:“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员只有同党外人士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把持包办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1939年,毛泽东在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

毛泽东希望,前来参会的参议员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提出意见。

参加会议的共产党参议员和非党参议员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为抗日救国,踊跃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然而,却有一个个子矮小,两眼炯炯有神,挂着拐杖的老人沉默了,他陷入了深思之中,他就是米脂县参议会议长李鼎铭先生。

这位老先生于1881年9月28日,出生在陕西省米脂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原名李丰功,字鼎铭,是米脂县一位有名望的绅士,而且他一生的为人十分正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李鼎铭先生

李鼎铭8岁进私塾读书,14岁因家贫无力延师,开始寄居舅父家读书,兼学中医。

他也在舅父的影响下,发奋学习,遍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及历史、地理等书,同时他对数学、医学也有浓厚的兴趣。

到了1903年,22岁的李鼎铭在绥德大考中一举夺魁,取为廪生案首,此后,当地官府开始按月供给他粮食。

1913年,李鼎铭开始担任米脂县东区区长,还利用印斗乡灵水寺的庙宇,创办米脂小学,致力于振兴家乡教育,成绩卓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李鼎铭在延安

1930年,李鼎铭在朋友的资助下,在米脂县城东街开了一个中药房,命名“常春医馆”,开始坐堂行医。

“九一八”事变后,李鼎铭积极主张抵御外敌,直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更是加深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鼎铭十分同情农工,他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才是一心为民的,所以他下定决心,要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策。

就这样,他当选了米脂县参议长,参加了这次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武装力量

听了毛泽东的讲话,李鼎铭失眠了,他想了很多很多,毛泽东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毛泽东和共产党其他领导人的真诚态度,使他打消了疑虑,并深深感到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是出于至诚。

于是,他根据陕甘宁边区老百姓负担过重的实际情况,大胆地提出了一个“精兵简政”的方案。

意思就要质量不要数量,裁剪不合格的兵源和不必要的政府机构。

提出这个议案是要有相当大的勇气的。因为抗日战争至今,我们已经建立了庞大的战争机构,如果实行精兵简政,那该如何应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陕甘宁边区普选运动

果然,“精兵简政”议案提出后,就受到一些人的批评,甚至有人怀疑李鼎铭提出这个方案的动机。

但是,毛泽东却看到了这个提案背后的重大意义,所以非常重视这个提案,这给了李鼎铭相当大的鼓励。

当这个议案提交大会讨论时,李鼎铭刚发完言,毛泽东就站起来,一边鼓掌一边走到台前,向李鼎铭点头致意。

毛泽东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实行精兵简政的必要性,对一些不正确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

主席生动地解释道:“在抗战初期,采取精兵主义固然是不对的,但我们现在的大机关和不精干的部队,是不适合今天的战争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发表演说

他还对党内同志的宗派主义情绪进行了批评,他严肃地指出,我们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论谁提出的意见,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都要照办。

毛泽东的一席话,不仅让李鼎铭的提案得到通过,更是让他深为感动。

参议会通过以后,对精兵简政这项工作,许多根据地的党和政权组织抓得紧,效果自然也是显著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并没有认真贯彻中央的决定和政策。

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于1942年9月专门为《解放日报》写了一篇题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社论,进一步阐明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李鼎铭、林伯渠署名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委任令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主席指出:“‘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纳了。”

在党的领导下,这项政策不仅在陕甘宁边区得到了广泛的实施,而且推广到了党所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

也正是这条“精兵简政”策略,对中国共产党渡过抗战最困难阶段,坚持长期抗战,迎接反攻的到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根据地的小学生们进行军事训练

最后,在毛主席的提议下,李鼎铭在这次参议会上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副主席,不久便举家来到了延安。

举家搬迁到延安

李鼎铭到延安后不久,有一天傍晚,天刚近黄昏,住所门前传来一声汽车的笛鸣,他正迷惑不解之际,就见一位工作人员跑来,告诉他是毛泽东派车来找他到杨家岭。

车刚一到杨家岭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就从屋里走了出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亲热地把他迎进了土窑洞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前排左二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前排左三为副主席民主人士李鼎铭

刚一坐下,毛泽东便关切地询问他搬家的情况,李鼎铭也是一位幽默风趣的人,他当即回答说:“我将全部家产都献给了当地政府!”

“还是留一点吧。”毛主席哈哈大笑着说。

“一点也不留。”李鼎铭坚定地答道。

“哈哈!”毛主席笑得更开心了,毫不掩饰地夸赞道:“你真是开明人士。”

当时人们把进步士绅称为“开明绅士”,而毛主席却称呼李鼎铭为“开明人士”,这是对他多么高度的赞扬啊,李鼎铭又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李鼎铭和林伯渠

毛泽东也十分关注李鼎铭的工作情况,一次,毛泽东听说李鼎铭曾提过“党上有包办”的意见,惊讶之余不无感叹地说:“说党上有包办,总是有原因的,我们要研究解决。”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很快查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有一次边区政府开会,说是让李鼎铭主持会议,但事先什么也没有跟他谈,临开会时才给他一个条子。

政府发的文件也只是让他执行,有些问题也未和他商量,同级把他当客人,下级把他当傀儡,李鼎铭有了怒气,才提出了“党上有包办”的意见。

后来,边区领导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积极改进了工作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合影

各部门负责人开始主动向李鼎铭汇报工作,及时通报协商重要事情,边区政府还特意为李鼎铭砌了一个新窑洞,以照顾李鼎铭的身体,这才让李鼎铭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他在一次回答英国记者采访时,发自内心地说道:

“我这个副主席是真正有职有权,国内外个别分子说边区政权是共产党坚持包办,我想是很可笑的,我想要找把持包办,只能到国内外独裁主义那里去找,我们这个地方却是建立了一个大家有职有权有责的民主联合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个子矮小,但两眼炯婀有神——李鼎铭

只要李鼎铭每次到杨家岭来,毛泽东总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亲自接待他,并经常给他讲国际国内形势,鼓励他坚持走抗日救国之路,感谢他对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支持。

每当这时,李鼎铭老先生也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并且忍不住不断地点头。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经常到边区政府看望他,这种时刻,总是李鼎铭最高兴的时刻。

毛泽东还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在生活上对李鼎铭给予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

李鼎铭先生希望由党出面,带回在国统区的大儿子。

毛主席知道后,就让边区政府就派人给李先生的儿子带去了父亲的亲笔信。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终于把他大儿子的全家安全地接回了延安。

看见儿子及全家安全回来,李老先生高兴极了,他满面笑容连连说道:“共产党真行!真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军民一家,军民互拜

他也由此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前途,还曾多次说道:“我年虽六旬,已决心与共产党患难与共,休戚相关”,这是发自肺腑之言啊!

在和共产党员的合作共事中,李鼎铭很好地发挥了他独有的长处,为团结抗日和边区建设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李鼎铭先生经常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宣传共产党的政策,这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代表边区政府接受八路军留守兵团赠“民主典范”牌匾

“从共产党这次整顿‘三风’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在诚心诚意地与党外人士合作,对此,我深信不疑。”这些士绅们听了无不为之感动。

不仅从政,还能从医

其实在长征期间,因为艰苦的环境和生活条件,毛主席患上了风湿病,只要到阴雨天,关节疼得就动弹不得。

虽然在发病期间服用西药,但效果很不明显。

恰巧李鼎铭从小习得中医,他晚年更是以行医为业,而且对中医颇有些研究。

当他得知毛泽东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时,就主动来到杨家岭给毛泽东看病,诊脉之后,就见他胸有成竹地说:“吃四副中药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1940年毛泽东阅读斯大林著作

此话一出,可引出了不少麻烦。

当时在延安,医生虽然不多,但同其他地方一样,中西医矛盾尖锐,一些西医看不起中医,认为中医是治不好病的。

毛泽东身边的医生就是西医,他也不相信中医,因此不同意毛泽东用中药。

但毛主席是相信中医的,在他耐心地做通了身边医生的工作后,自己坚持把四副中药吃完。

吃完四副药,奇迹果然出现了,毛泽东的胳膊不痛了,活动也自如了。

此后,毛泽东就更加信任李鼎铭了,身体有些不适就请李鼎铭来诊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毛主席平易近人、与八路军小战士亲密无间的动人形象

有一次,毛泽东的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同时发作,痛得他几乎难以忍受。

于是,李鼎铭又被请来了,他用中药加按摩的办法给毛泽东进行治疗。

按摩方法必须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收到更好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鼎铭便经常到毛泽东住处,起初每天一次,后来隔一天一次。

李鼎铭说,在阳光下按摩效果最好,毛泽东也欣然同意,他便每天在院落的阳光下给毛泽东进行按摩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1944年(左起)朱德、李鼎铭、毛泽东、吴玉章、徐特立、任弼时、王震在延安

这样,他们在一起相处的机会和时间就又增多了,每次看病时,他们总免不了在一起谈些中药的性能、治病的道理,以及战胜疾病的方法等,有时还要探讨中国医学发展的道路。

有一次,毛泽东对李鼎铭说:“现在延安西医看不起中医,你看边区的医学应如何发展呢?”

“中西医各有长处!”李鼎铭说道:“但只有团结才能求得进步。”

毛泽东连连称赞道:“你这个想法很好,以后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毛泽东关于中西医结合、互相学习的想法,现在看来是始于延安时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毛泽东的身体慢慢地恢复了健康,从李鼎铭那里,他学到了许多中医保健的知识,正是这种坦诚地相处,使他们之间更加了解、更加信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延安的民兵

毛泽东不仅自己相信中医、相信李鼎铭,而且还把他介绍给周恩来、朱德以及林伯渠、谢觉哉、王稼祥等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并为他们诊病治疗。

在这样的事实证明下,李鼎铭的中医疗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毛泽东还经常谈到中医的好处,不断称赞李鼎铭医术高明,他以切身的体验,要求人们尊重中医,爱护中医,扶持中医,他还号召西医要向中医学习。

在毛泽东的直接号召下,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医研究会、中西医协会、中医保健药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积蓄力量,准备反攻

李鼎铭还曾兼任中医训练班主任,对推进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支持中医事业,毛泽东还把别人送给自己的人参转送给李鼎铭,供他配药时使用。

1944年李鼎铭过生日时,毛泽东专程拜访,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谈笑风生,历时两个多小时。

毛泽东临别时,同李鼎铭一家握手告别,并同他身边的警卫员、管理员、炊事员——握手。

后来李鼎铭常常将这件事挂在嘴边,称赞毛主席平易近人的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1947年,转战陕北前夕的毛泽东

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毛泽东和这位党外民主人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他们是患难与共,共渡难关的生死战友。

他们坦诚相待,知无不言,他们为国为民的心离得更近了,更近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开始发动内战。

1947年国民党大军压境,他随边区政府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但年仅66岁的老先生积劳成疾,于这一年的12月10日,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临时驻地绥德县义和镇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1947年,转战陕北途中的毛泽东

李老先生逝世后,林伯渠向毛泽东专门作了汇报,提出要为李鼎铭老先生开追悼会。

毛泽东非常同意林伯渠有关为李鼎铭治丧的意见,并说“三三制”是成功的,“三三制”政策还要坚持。

李鼎铭逝世后的第三天,边区政府为李鼎铭举行了有700多人参加的隆重的追悼会,高度评价了李鼎铭为抗日战争、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所作的贡献。

毛泽东在给李老先生的挽词中写道:

李鼎铭先生在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斗争的困难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者进攻中国时期,在美帝国主义者援助蒋介石举行反革命内战时期,抱着正义感,毅然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人民民主事业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丨1949年,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主席总结了李鼎铭老先生的一生,更是高度总结评价了李鼎铭老先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