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深秋,在安徽宿县的一个偏僻小村,一位年轻的新四军参谋长带领部队夜宿于此。当时的他不会想到,这个平凡的夜晚会在40年后成为他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一位普通农妇的机警与善良,不仅救了他和战友们的性命,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1981年,这位已升任开国中将的老军人,专程从北京来到安徽,只为找寻那位素未谋面的恩人。是什么样的深情厚谊让一位将军念念不忘40年?这位普通农妇又是如何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的?
一、夜宿农家
1941年11月19日,寒风凛冽,新四军四师参谋长张震带领部队从淮北区党委驻地出发,向宿东地区进发。这支队伍刚结束了一场为期一天的紧急工作会议,会议地点在宿灵县沱河南岸的小秦庄。
凌晨一点,张震骑在马上,带领着疲惫的战士们穿行在皖东北的旷野上。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盖,四周一片漆黑。寒风呼啸着掠过草原,吹得士兵们的军装猎猎作响。
经过四个小时的连续行军,队伍终于抵达了宿县芦岭南边的盛圩子村。这是一个仅有五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村中大部分是种田为生的农户。深夜来客让村庄略显骚动,但村民们看清来人是新四军后,便纷纷打开了家门。
张震让部队分散到各家借宿。他来到一户看起来还亮着微弱灯光的农家门前。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开门的是一位年轻女子,正是二十三岁的孔秀英。
这个农家小院格外整洁,院内摆放着几个晒干的谷物簸箕,墙角堆着整齐的柴火。孔秀英刚刚新婚不久,与丈夫盛维凡住在这个小院里。见到是新四军的战士,她立即张罗着安排住处。
让人意外的是,孔秀英主动提出将自己的新房让给张震等指挥员居住。她与丈夫盛维凡一起忙活,将新房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特意去后院抱来新打的稻草铺床。院子里其他的房间则安排给了普通战士。
张震看着这对年轻夫妇忙前忙后的身影,不由得感慨战区百姓对新四军的深厚感情。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能够得到如此周到的接待实属难得。
夜已经很深,寒气却愈发逼人。孔秀英为张震他们准备了热水,让大家洗去一天的疲惫。院子里很快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连日来的紧张行军让战士们疲惫不堪。
这个寂静的夜晚,没有人会想到第二天清晨将会发生什么。此时的张震也不会想到,这位热心的农家妇女将在几个小时后成为挽救他和战友们性命的关键人物。
二、危机突现
清晨四点,寒气袭人。孔秀英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门,准备生活做饭。按照当地习俗,这天是拆洗被子的日子,但考虑到借宿的新四军战士们需要休息,她决定先准备早饭。
村庄还沉浸在黎明前的寂静中,只有零星的几声公鸡啼鸣。孔秀英来到院子里的柴火堆旁,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异常的声响。起初,她以为是村里谁家推着木轮车出工,但声音越来越大,逐渐变成了清晰的机械轰鸣。
南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排明晃晃的灯光,那是日军的军用卡车。孔秀英立即意识到情况危急,她顾不上拿起地上的柴火,转身就往村里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鬼子来了!快跑啊!"
新四军的警戒哨立即发出警报。村里的狗开始此起彼伏地狂吠,惊醒了熟睡的村民和战士们。日军的车队已经冲到村口,机枪扫射声划破了黎明的宁静。
孔秀英家院子里的战士们迅速起身,抓起武器冲出房门。游击队队长赶紧跑进新房叫醒张震。由于连日奔波,张震睡得很沉,被叫醒时日军已经逼近院门。
枪声在村子四周此起彼伏。日军显然是有备而来,分成多路包抄村庄。村民们纷纷躲进地窖和粮仓,有的藏在草垛后面。日军的子弹打得房屋墙壁上尘土飞扬,木门碎屑四溅。
孔秀英的丈夫盛维凡迅速打开了后院的暗门,这是村里人平时用来储存粮食的地道。他示意张震和几名指挥员先撤离,自己则留下来转移其他物资。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枚照明弹在村子上空炸开,惨白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村庄。日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子弹打在院墙上发出"啪啪"的声响。新四军的战士们分散在村子各处,与来犯之敌展开激烈交火。
游击队的机枪手占据了村头的高地,用密集的火力压制住了日军的一个进攻方向。但从东面包抄来的敌人已经突入村中,展开了巷战。几间茅屋被日军的燃烧弹点燃,浓烟开始在村中弥漫。
在这混乱之际,孔秀英冒着枪林弹雨,带着几个妇女挨家挨户通知大家转移。她们还帮助新四军的伤员躲进事先准备好的地窖中。村里的孩子们被安排到了较远的地方,以免遭到不测。
天色渐亮,战斗愈发激烈。新四军战士们且战且退,掩护群众撤离。日军的增援部队还在不断开来,形势愈发严峻。这场遭遇战,让原本平静的村庄陷入了一片硝烟弥漫之中。
三、智勇双全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的增援部队不断涌入村庄。孔秀英果断带领张震等人穿过自家院后的菜园,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向西撤退。这条小路是当地村民平日里运送农产品使用的便道,被茂密的芦苇丛遮掩着,外人很难发现。
在撤退途中,孔秀英注意到新四军的一批军需物资还留在村中。这批物资中包含重要的军事文件和医疗用品,万一落入日军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她立即组织村里的几个年轻妇女,假装在田间干活,趁日军不备将物资分散藏匿。
有的物资被埋进了稻草堆,有的藏在地窖深处,还有一部分被转移到了附近的芦苇荡中。村民们还特意在物资藏匿处的上方撒上一层牛粪,以掩盖痕迹。这些看似简单的伪装手段,却让日军的搜查一无所获。
当日军进入村中搜查时,孔秀英带头组织妇女们若无其事地在村中走动。她们故意大声谈论着家常,有的挑水,有的喂猪,装出一副对战事毫不知情的样子。日军询问新四军的去向时,孔秀英故意指向相反的方向,说看到一支队伍向东面跑了。
与此同时,几个受伤的新四军战士被安置在村民家中的地窖里。村里的老人们轮流在地窖口干活,用农具的声响来掩盖下面伤员的动静。妇女们则趁着喂鸡的机会,将包扎用的布条和药品送进地窖。
孔秀英的丈夫盛维凡带领村里的青壮年,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在村外设置了简易的示警系统。他们用特制的竹哨和烟火,与周边村庄建立了联络网络,为新四军的转移争取时间。
更为机智的是,村民们还在预料日军可能搜查的地方故意留下一些陈旧的军需品包装,误导日军认为新四军已经离开多时。孔秀英还特意在自家院子里晾晒大量衣物,让日军无法发现地道的入口。
当得知日军准备在村中驻扎时,孔秀英立即让村里的孩子们在村口玩耍,装作天真地向日军士兵打听他们是否要去追击"早上往东边跑的那些人"。这一举动不仅打消了日军的怀疑,还强化了他们对新四军撤退方向的错误判断。
傍晚时分,村民们开始有条不紊地转移隐藏的军需物资。他们利用打柴、担水等日常活动为掩护,将物资通过预先约定的路线,一点一点地转移到安全地带。妇女们更是别出心裁,把一些小件物资藏在装满蔬菜的箩筐底下,大摇大摆地从日军岗哨前走过。
这一系列机智的应对,不仅保护了新四军的伤员和物资,还为部队的重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新四军得以在芦苇荡中建立临时指挥所,为接下来的突围战做好了准备。
四、四十年后
1981年10月15日,秋高气爽。一辆挂着北京牌照的军用吉普车行驶在安徽宿县的乡间公路上。车内坐着的正是已经67岁的开国中将张震,他专程从北京赶来,为的就是寻找当年那位救命恩人孔秀英。
张震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先后走访了宿县多个乡镇。但由于战后几经迁徙,加上行政区划的变化,当年的盛圩子村已经很难找到确切位置。张震坚持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向当地老人打听着40年前的往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