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中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首大家都熟悉的现代歌,那就是《囚歌》。
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后写了这首歌
1941年,叶挺在事变后被国民党给囚禁了,先关在江西上饶,接着是湖北恩施、广西桂林这些地方,最后被弄到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去了。这期间,国民党反动派使劲儿威逼利诱叶挺,想让他投降,可全都没成功。在渣滓洞牢房的墙上,叶挺写下了特别有气势的《囚歌》。
想想八十多年前的那一场仗,大家心里还是会涌起浓浓的难过和惋惜。
【事变前的重重矛盾】
1940年8月到12月这段时间,在华北地区,八路军部队在彭德怀的带领下,跟日军打了一场百团大战,把日军那股张狂劲儿给打压下去了。
这一胜利让蒋介石提高了警惕。
蒋介石把共产党当成心头大患,特别不想瞧见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战时越来越强。所以,他明面上装模作样地表扬八路军英勇打鬼子,可实际上,他在心里一直琢磨着怎么把共产党的军队给灭了。
1940年10月19号,蒋介石耍阴谋,给八路军、新四军硬安上了好多根本不存在的罪名。
蒋介石下了命令,让黄河以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一个月时间里,统统转移到黄河以北去。
中共中央多次开会探讨应对办法,对国民党提出的让八路军、新四军统统开到黄河以北的没道理的指令予以拒绝。
不过呢,为了避免跟蒋介石彻底闹掰,好把好不容易得来的抗战形势给稳住,中共中央最后拍板,要对蒋介石做些必要的退让,答应让皖南的新四军在12月底之前转移到长江以北去。
不过呢,皖南新四军的负责人项英他们,对马上要出现的危机没啥深刻的了解,老是拿不定主意,找各种借口拖着不去北上。后来中央多次发电催促,这才答应让部队往北转移。
然而这时已经超出了蒋介石规定的最后时间,就这样,皖南惨案的祸根被埋下了。
1941 年 1 月 4 号,叶挺和项英带着部队往北转移,到了第二天下午,部队全员抵达茂林,然后就在那儿进行休整。
然而蒋介石背地里使坏。他为了搞掉这支新四军,派了白崇禧到上饶去,让白崇禧跟顾祝同和上官云相商量怎么打仗。
白崇禧想到了新四军会走茂林那条路线往北去。
国民党为了哄骗项英,故意在茂林镇就安排了一个营的人守着,接着让7个师的大批人马设好陷阱等着。
新四军抵达茂林地区后,疲惫不堪,没想到早已在此设伏的国民党军对他们进行包围攻击,新四军无奈之下只得进行自卫反击。
在这生死攸关的关头,叶挺打算挑出精锐力量,组成三个主力团,哪怕付出任何代价,也要把星潭攻下来,冲破敌人的包围圈,接着往江南去,和陈毅、粟裕的部队会合,找机会渡江。
然而,项英对这一意见表示反对,他觉得这样做太危险了,容易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
【出人意料的私自离队】
1941 年 1 月 8 号,新四军朝着高岭行进时,碰上了顽军。就因为项英拿不定主意,又一次把突围求活的好机会给错过了。
其实在皖南事变还没发生的时候,目光长远的毛泽东就很明确地跟项英讲过,一直被困在皖南那是不行的,只有朝着北边去才有活路。毛泽东讲的向北去,意思是往苏北、皖北那边发展。
苏北、皖北在战略上很重要,往北能和山东相连,往西能与冀鲁豫相接。这样一来,就能和八路军的一一五师以及一二九师直接相互配合,从而让新四军不再孤立无援地处在敌后,改变其被动的局面。
后来的事儿表明,虽说项英在不少方面挺有才能,可他的战略眼光确实不如毛泽东。
让人特别不明白的是,当新四军陷入困境的时候,他竟然领着袁国平、周子昆等十来个人,一声不吭地就直接离开了部队。
在这特别紧急的关头,领导整支队伍的重任落到了叶挺一个人身上。他给毛泽东发电报说明了这个情况:“今天(九号)早上往北行进,再次被包围……项英、国平带着一小部分武装走了,去向不清楚。”
项英他们那一行人出走后,在山里不停地兜圈子。那山上黑咕隆咚的,他们走了整整一宿,一直到天亮的时候,才发觉仅仅走了一里多的路程。没办法,最后他们只好又回到大部队那儿去了。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众人决定分头突围。于是,叶挺领着一伙人,项英、周子昆带着另一伙人,拼命跟敌人战斗,想要冲破包围。
与此同时,中央明确了一切行动都交由叶挺负责。然而,遗憾的是,这时候的新四军已然彻底没了扭转败局、获得胜利的可能。
1月13号,石井坑周边的阵地一个接一个地被敌人拿下了;到了14号,部队的情况变得越发艰难,差不多都没啥力气接着抵抗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