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中有言:“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在佛家看来,心生,则种种法生。凡夫众生,六根触及外境,便会出现种种相状,产生种种苦乐受。
我们凡夫慧根浅薄,难以究竟佛法,往往得少知足,求得一点人天福报,就沾沾自喜。实际上,法界的实相即为苦,所谓苦苦、行苦、坏苦。
而出离苦痛的智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它是佛性中的能力,只不过被妄想执著障碍。
所以,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野苑度化五比丘时,先说“苦”圣谛。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说,佛陀此举如令病患知道自己有病在身,如此一来才不会讳疾忌医。
所谓“富贵学道难”,假如生活中遇到不顺,感觉人生艰辛,实际这也是诸佛菩萨慈悲加被,不让人把福报一次享尽。
逆境与苦难,恰巧可以让我们有时间停下来,思索人生大事,进而生出离心。
人的一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所有的烦恼、痛苦、挫折、不幸都不是永恒的,甚至不是真实的。
杜甫有一首诗写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随境转你就会被外部世界所牵引,就会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而境随心转,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世间的悲欢离合、毁誉得失,你就能如如不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这一生,要吃的苦是有数的,逃不开也躲不掉。能破土而出的人,都善于“自找苦吃”。简单安逸的事,能让你短暂欢愉,痛苦难做的事,才能真正成全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