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新中国之后的发展,不单单是依靠自身力量积累,也有海外华侨的助力,成为当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经历无数人与各个阶层人士的无私援助,才有来之不易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其功绩也不能忘记。不忘过去,才能更好坚持现在的成果,开创更好的未来。在华侨支援国内的革命与建设是,其中一人的功绩堪称

旗帜

,为我党领导人铭记,并以最大的诚意满足其临终遗言。

这又是怎么回事?为何其逝世后,所留下的三条遗言,被周总理庄重承诺,决不让老人留下遗憾。这就不得不说这位心系母国命运的爱国华侨,其一生所做的事迹,确实让人钦佩。而他所留下的遗言,也全部都是自己的心愿。属于公理而不是私立,这种一心为公的高尚品德,不得不让人敬佩此公的行为操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陈嘉庚与周恩来的志同道合

这位爱国华人就是陈嘉庚老先生,其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强大,进而护佑海外华侨同胞。这也是那一代华人的心声,并为此作出杰出的贡献。孙中山的革命运动,离不开海外华人的鼎力支持,才使得革命党得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时代。

只是武装革命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与新生的构想预期。最终只能默默支援其他方面的建设,如公共事业,教育兴国尝试,甚至是实业救国的投资。在母国面临灾难时,甚至投身报国从军的奉献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华侨支援的方式并不一样,但其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祖国的强大。陈嘉庚就是其中的一员,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支援活动。尤其是抗战时期,华侨对于中国的支援力度空前,成为抗战重要的外援之一。

陈嘉庚就是在这期间,与我党周总理相识的。当时国内抗战形势并不乐观,正值1940年的艰苦对峙时期。蒋介石调整主攻方向,消极抗日,积极反攻。只有我党在独自进行最艰难的敌后抗战。陈嘉庚就是在这时带领华侨慰问团,开始自己的慰问支援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波折还是与周总理相见,并经过一番谈话,了解我党的理念以及抗战决心。彼此结下一定的友谊,之后双方就没有断过联系。通过交谈,了解双方的意愿都是为实现祖国的复兴事业努力。抗战胜利后,国共重庆谈判之际,陈嘉庚老先生提出示警。认为蒋介石不会还政于民,放弃自己的独裁地位与权力。

谈判只是一种缓冲手段,最终还是要武力决定胜负。并提醒周总理要注意自身的安危,轻易不要涉险。总理劝其安心,自己有相应的反制手段,不会受到威胁的。可以说两人从相见到相知,就成为彼此的朋友,关心各自的事业与安危情况。是在同一奋斗目标上,志同道合的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陈嘉庚对大陆的支援建设

事实证明陈老先生的政治洞察力是准确的,只不过老蒋的败亡也是迅速的,并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我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实现国家的浴火重生。为此特意邀请陈嘉庚老先生来京参与国家的重建工作。

并让其参与新政协的工作,只不过陈嘉庚有自己的坚持。那就是兴办教育的执着,以及公共事业的付出。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坚持支援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这不仅是其一生所要追求的目标,更是他一直从事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集美学校以及厦门大学被蒋军以及美国空军轰炸,需要重建工作。这都需要一定的精力,且这几所学校是他的心血,不得不花大精力进行重建。1955年蒋军轰炸福建之地,福州遭受重创。陈老先生特意进行支援重建工作,并规划福建新区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临终遗言让人感动 总理为其完成未说出的遗愿

这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为经历辛亥革命、抗战、解放、建国时期的老人,其致力于国家崛起的事业中。就开始支援家乡建设,先是家乡小学的私塾,这是教育尝试的第一步。后来加大规模进行学校群的建设,之后一直到自己去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共事业赈灾捐款也是其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爱国华侨的典范。在其逝世后,曾留下三条遗言,第一就是葬在集美学校,第二就是收回台湾,第三就是坚持集美学校的创建。总理听后很是感动,这位老人一心为公,死后还在关注教育事业与国家统一大业。

为此总理承诺“不能让老人留下遗憾”。而其中有一项陈老先生虽然没有明说,但总理知道他的最后一个心愿,就是建设一个收留海外游子的场所。总理特批建立“归来堂”,实现其未说出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老先生逝世,享年87岁。这位一生为国奔波的爱国华侨,把一生的精力致力于中国的革命独立事业,并重点操办教育与公益事业的捐赠。其行为操守堪称爱国华侨的旗帜,也是中国的幸运。正是因为海外爱国华侨的无私援助,才能为新中国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共同推动祖国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