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的文化瑰宝中,巴郎鼓舞以其独特的韵味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历史记忆。此舞在藏语中有多重称谓,如“莎姆舞”、“莎目舞”或“沙目舞”,寓意着在辽阔广场上为平安而舞的古老仪式。它源于甘肃省卓尼县的藏巴哇乡与洮砚乡,是一种典雅的锅庄舞形式,其独特的击鼓方式让人联想到货郎手中的拨郎鼓(藏语中的“莎姆”或“沙目”),故而在汉语中被亲切地称为巴郎鼓舞。
追溯至公元8世纪,巴郎鼓舞(莎姆舞)已在卓尼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其历史之悠久令人叹为观止。卓尼作为“唐蕃古道”的重要节点,其舞蹈文化的起源与古羌人的原始祭祀以及吐蕃宗教法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藏巴哇地区的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藏巴哇”意指西藏后藏人的聚居地,这里孕育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口传历史为我们揭示了巴郎鼓舞的另一面。据传,其先祖在吐蕃时期或稍后随军迁徙至此,繁衍生息。在公元7至17世纪(唐、宋至清前期),这一地区以藏族为主,受土司管辖,苯教盛行。苯教作为藏族原始宗教,在藏传佛教传入前占据主导地位,其文化影响深远,巴郎鼓舞的歌词中便透露出与苯教文化的深厚联系。
然而,在卓尼民间,关于巴郎鼓舞的起源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遥远的过去,这里连年干旱,民不聊生。村民们无奈只能杀牛宰羊,向山神祈求甘霖。当他们虔诚地跪在山神拉卜载前祈祷时,山中突然传来了悠扬的歌声与鼓乐。村民们默默记下这曲调和鼓点,回家后制作了双面羊皮鼓,并在寨子中央点燃篝火,跳起了祈求神灵的舞蹈。他们的虔诚终于感动了神灵,天降甘霖。从此,每年的农历正月,村民们都会跳起巴郎鼓舞,祈求来年的丰收与平安。
卓尼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藏族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在此繁衍生息。卓尼藏族文化不仅具有藏族文化的共性,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朴神秘等,还融入了鲜明的农耕文化与各民族交汇融合的多样性风格。巴郎鼓舞作为卓尼藏族文化艺术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为藏族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具有极高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巴郎鼓舞以巴东鼓为道具,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舞种。它集说、唱、舞于一体,既具有宗教性又充满娱乐性。其歌词内容广泛涉及宗教、民族历史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对歌时的歌词问答更是精彩纷呈,思想性与娱乐性并存。从巴郎鼓舞的内容与形式来看,它与苯教文化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