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十年前相比,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环境、气候变化与健康司司长玛丽亚·内拉(Maria Neira)在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时感觉到最大的变化,就是健康议题提升到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位置。
“在能源、农业、移民等领域,健康议题已经融入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健康议题也正在推动气候谈判的进展。”她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
健康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论据
去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主席国阿联酋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多方共同发起了首次“健康日”。
玛丽亚·内拉表示,今年COP29期间开展的“健康日”活动,推动“更加雄心勃勃”的气候适应和干预举措,宣布成立由近5年大会主席国(英国、埃及、阿联酋、阿塞拜疆、巴西)组成的联盟,联盟将确保将健康议题始终作为每年国家间气候谈判的优先议程。
在COP29召开前夕,世界卫生组发布了《COP29气候与健康问题特别报告》和题为“健康的国家自主贡献”的技术指导文件,强调将健康问题纳入气候行动的重要性,呼吁各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终结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与污染有关的疾病。
这两份文件敦促各国领导人在COP29上摒弃孤立应对气候变化和健康挑战的做法,强调必须将健康置于所有气候谈判、战略、政策和行动计划的核心,以挽救生命,确保今后世代拥有更健康的未来。
气候与健康问题特别报告概述了旨在保护所有人的关键行动,特别是生活在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地区的约36亿人。报告建议,将人类健康和福祉作为衡量气候成果的首要目标,确保采取以人为本的措施;通过投资清洁、可持续的替代能源,来减少与污染有关的疾病;加强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等。
“健康的国家自主贡献”是参照《巴黎协定》制定的一份技术指导文件,概述了卫生部、环境部以及其他对健康有决定作用的政府部门如何将健康考虑纳入其实际行动,以保护健康免受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影响。
“健康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论据。”在COP29期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加速从传统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型,加速建立一个更加可持续的食品体系,加速更加健康的城市规划的转型。
玛丽亚·内拉表示,健康可直接反映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在气候行动的各个方面优先考虑健康,我们可以为公众健康,气候韧性,安全和经济稳定带来显著效益。
资金不到1%流向了健康领域
本次大会,各方最关注的议题还是气候资金问题。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向气候适应型未来转型,各方展开谈判,以期在2009年的“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捐资1000亿美元”基础上,制定全球2025年后的气候融资目标,并就资金机制相关安排达成共识。
玛丽亚·内拉介绍,从11月19日开始,大会已就气候变化与健康的筹资进行讨论,世界银行也发布报告指出,若不对应对气候变化与健康不采取有效行动,到2050年全球将会造成21万亿美元的损失。
“我们需要资金的支持来建立一个更加有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卫生体系,不仅可以进行气候变化的早期预警,还可以为相关的人员提供培训。”玛丽亚·内拉说,尽管各国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或政策时,会把卫生健康当作重点,但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只有不到1%流向了健康领域。
截至记者发稿时,COP29谈判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在气候融资等几个关键问题上陷入僵局,距离就新的气候融资方案达成一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玛丽亚·内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获得资金支持存在非常大的分歧。世界卫生组织非常支持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气候脆弱国家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投资于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仅5项干预措施(从高温—健康预警系统到清洁家庭能源,再到化石燃料的有效定价)每年就能挽救近200万人的生命,每投入1美元就能带来4美元的收益。
在气候资金的全球治理中,自2016年以来,中国已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为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采取任何国家层面的措施,对于全球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是关于气候变化的筹资方面,其次,中国可以在很多倡议或行动上起到领导力的作用,希望中国能够深度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玛丽亚·内拉说。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牛秋鹏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83551870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