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方向
(1)有机/碳基场效应晶体管材料;
(2)晶体管界面设计及高集成芯片可靠制造;
(3)生物传感芯片及医学检测;
(4)晶体管基生物电子器件及应用。
二、招生名额和要求
1.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若干名:
招生要求:
(1)热爱科研,目标明确,有志于从事科研相关工作;
(2)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3)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优秀的科研能力,优先考虑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者;
(4)具有化学、材料、生物、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研究背景者优先。
(5)具有良好的英语表达和论文写作能力(申请博士:CET-6大于440分、雅思6.0).
2.科研助理岗位2~3名:
申请条件:
(1)热爱科研,有攻读博士学位意向,有志于从事科研相关工作;
(1)硕士及以上学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拥有科研工作能力,优先考虑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过高影响因子SCI论文者;
(3)具有化学、材料、生物、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研究背景者优先。
(4)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和学术写作能力(CET-6大于440分、雅思6.0);
三、招聘程序
1.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材料发送至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
2.综合考察应聘材料,择优组织面试。
联系方式:邮箱:weigroup2024@163.com,孔老师。
本招聘长期有效。
四、团队介绍
团队依托于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复旦大学分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具备国内一流的研究环境。课题组有细胞房、超净间、电子束曝光机、镀膜机等设备,具备完备的材料合成、表征、器件加工和测试等实验条件。团队培养研究生、博士后40余名,在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教职8人、担任Nature出版社编辑1人,其余学生去向包括出国深造、高科技企业(微电子、材料)等。
刘云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分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发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性能调控的新方法,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π共轭分子材料。研究生长高质量单晶石墨烯,制备氮掺杂的石墨烯以及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调控,发展出在介电层上直接生长石墨烯的新方法。发表SCI论文600余篇,他人引用3万余次,h因子大于8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0项,出版专著两部及19章节。2007,2016,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2017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十次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等。2014, 2015, 2016和2017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录。担任scientific reports, nanoscale, flexible printed electronics等6种期刊的编委/顾问委员会成员。
魏大程:复旦大学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本课题组隶属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晶体管材料与器件。团队专注于电学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器件加工技术,开发新型晶体管器件、光电探测器、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及功能应用。在Nat. Biomed. Eng., Nat. Nanotechnol., Sci. Adv.,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将二等奖、2023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励,并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十大进展(2022、2023年)。
课题组主页:www.weigroupfudan.com; mmd.fudan.edu.cn
来源:微信公众号“材料科学与工程”受权发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