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 前言 ≻—●
朝天门,多个多世纪的回望!
它作为重庆地标性建筑之一,不仅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也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
张淑英老太,就是众多守望者之一,她在此默默等候了77年,期盼着一位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的人。
那么,这漫长的等待,究竟是为了什么?
●—≺ 乱世情缘的开端 ≻—●
1921年,张淑英出生在福建福州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家庭条件还算优渥,尽管社会不安定,她还是有机会上学的。
那年14岁,有人给她介绍了个叫钟崇鑫的人,彼时的张淑英对相亲这种方式多少有些抵触,但碍于情面还是去见了面。
钟崇鑫是重庆荣昌人,从黄埔军校出来后,在国军71军87师担任少校参谋,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在福州西湖公园里。
两人的邂逅本应是浪漫的场景,但因战乱年代的阴云,彼此内心深处还是被蒙上了一层雾霾!
第一次见到钟崇鑫的张淑英,心里有点紧张,她总觉得军人形象就是严肃、有点粗鲁,甚至有点野。
而钟崇鑫的出现,却让她对之前的看法有了颠覆性的改变。
一米七五的身高在当时可谓鹤立鸡群,关键是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儒雅气质,更是让她怦然心动。
在当时张淑英的心里,钟崇鑫不仅是英俊的军官,更像是一股温柔的春风,拂去了她内心的不安。
反观钟崇鑫,初次见到那身材高挑、眼亮齿白的女孩,立刻就对她动了心,虽然是在乱世之中,但两人之间的爱情种子还是悄然萌发了。
1935年5月19日,两人认识没到一个月,就火速决定要结婚,当时婚礼在重庆隆重举行。
一时间鞭炮声声,家里来了很多客人,还全都是军车,排成了一溜长队,如此热闹的场面让邻居们纷纷夸赞,张淑英真是找了个好人家。
张淑英婚后跟着钟崇鑫搬到了南京,新婚燕尔的他们,生活可谓是过得甜蜜如蜜。
别看平时钟崇鑫在部队里是雷厉风行的军官,一旦回到家,就变成了温柔体贴的丈夫。
他从不让张淑英洗厚重的军装,怕磨破她的手;他把每个月的军饷都交给张淑英,自己却只舍得抽一包烟;他带张淑英逛街,满足她的小小心愿!
在那个混乱的岁月里,他们的感情犹如一束光,照亮了对方的生活。
张淑英沉浸在幸福之中,她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却未曾料到,命运的齿轮却将两人推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
●—≺ 战争的残酷与永别的承诺 ≻—●
1937年夏,淞沪会战爆发,战火蔓延至上海!钟崇鑫被要求立刻奔赴战场,离别来得如此突然,让张淑英措手不及。
钟崇鑫神色凝重地收拾行囊,言语间充满了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感,彼时的张淑英虽担心,但清楚丈夫肩负的重任。
她强忍着泪水,为他准备了贴身的衣物,送他到车站,钟崇鑫紧紧地抱住张淑英,在她耳边郑重地承诺:“阿妹,我会回来的!”
正是这句简短的话,从此成了张淑英77年生活的动力和束缚。
钟崇鑫的列车缓缓驶离,张淑英站在站台上,泪水模糊了双眼,她看着老公背影消失,心里挺不是滋味。
这个时候的她不知道,这一别,竟是永别。
淞沪会战的失利,使得南京岌岌可危,作为军官家属,张淑英跟随部队转移到了武汉,她和钟崇鑫偶尔还能通过书信联系,得知家人平安,钟崇鑫也能稍稍安心。
钟崇鑫在信里说,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你也还年轻,就别太在乎了!
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张淑英的心,她无法接受这样的假设,她坚信丈夫会回来,她要等他回来。
但张淑英不知道的是,在她苦苦等待的同时,钟崇鑫正逆向而行,奔赴着更加残酷的战场。
1937年12月,日军攻破南京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钟崇鑫在雨花台通济门与日军拼杀,最终英勇牺牲,年仅32岁,但张淑英对此消息却一无所知,她仍在武汉焦急地等待着丈夫的音讯。
她天天跑去师部问消息,结果都是没个准信,说是“生死未卜”,但这四个字却给了张淑英一线希望,也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煎熬,她不停给老公写信,可始终没收到回音。
张淑英和婆婆在1938年春天搬到了重庆荣昌,那是她丈夫的老家,她心想,要是有丈夫在,肯定还会来这个地方。
在荣昌,张淑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她天天不是在照顾婆婆,就是在写信,把所有想说的话都写在信里。
然而,寄出去的信,如同投入了无底深渊一样,一直处于杳无音信的状态!
随着坏消息接踵而至,她的希望也逐渐破灭。
张淑英整天以泪洗面,哭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左眼已经瞎了,但她还要强打起精神安慰婆婆,隐瞒着内心的痛苦。
转眼七年过去了,张淑英从16岁等到23岁,却始终没有等到丈夫的任何消息。
●—≺ 77年的守望与执着的寻找 ≻—●
直至1944年的一天,张淑英在荣昌街上偶遇了钟崇鑫的战友,那一刻,她心里闪过一丝希望,想着或许丈夫还活着。
但战友的回答却让她心如刀绞,他战友告诉张淑英,钟崇鑫已经牺牲了,由于长期战乱,一直无法通知家属。
让其破防地是,七年的等待,最终等来的却是噩耗,张淑英伤心欲绝,不久后,她婆婆也因过度悲伤离世。
虽然后来张淑英的父母和弟弟都去了台湾,但她仍坚持留在重庆,在她看看来,重庆是她的家,她愿一辈子守护这里!
自那之后,张淑英养成了个习惯,闲来无事就喜欢去朝天门码头逛逛,她知道丈夫已经不在了,但她仍然心存一丝幻想,期盼着奇迹出现。
时间一年年地过去,朝天门的江水日夜奔流,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也见证着张淑英的等待。
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只有她,始终保持着同一个姿势,目光眺望着远方,仿佛在寻找一个永远不会出现的身影。
时至1950年,29岁的张淑英改嫁了,婚后,她育有两儿一女,开始了新的生活,但钟崇鑫的音容笑貌却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从未被忘记。
而朝天门,也依然是她经常去的地方,那里寄托着她对过去的爱和思念。
随着孩子们一步步长大,张淑英也在慢慢变老,1988年,她终于向孩子们吐露了这个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
孩子们听后,既震惊又感动,他们明白妈妈那股执着的劲头,就打算帮着她把这个心愿给实现了,于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寻找开始了。
张淑英的大儿子李长富四处询问,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希望能查到关于钟崇鑫的更多信息。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在“仇广汉”写的关于87师参谋的文章里,找到了关键的线索。
这短短的一句话,却印证了张淑英多年的猜测,也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张淑英她们决定给仇广汉打个电话,进一步核实一下信息的真实情况。
1991年,他们终于取得了联系,仇广汉再次确认了钟崇鑫牺牲的消息,并提供了更多细节,尽管已是第三次听到钟崇鑫英勇牺牲的消息,张淑英仍旧没有放弃希望。
她心里一直觉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一定会尽力找到丈夫的遗骸,找到他的牌位,这是她生前最后的愿望。
●—≺ 迟来的团圆与永别 ≻—●
2014年,在儿子和志愿者的帮助下,93岁高龄的张淑英踏上了前往台湾的旅程。
她打算前往台北的“忠烈祠”,那里有钟崇鑫的纪念牌位,张淑英在忠烈祠里终于找到了她丈夫的牌位。
她手抖着递上一束花,上面写着“妻子”两个字,那一刻,77年的等待,77年的思念,化作了无声的泪水。
她在忠烈祠待了六天,每天都静静地守着钟崇鑫的牌位,仿佛在与他进行一场迟来的对话。
她轻轻摸着那块牌位,声音带着哽咽:“我得和你永别了,我们已经是第二次这样说了,一次是77年前,另一次就是现在。”
“我93岁了,以后不能来看你了”。这句话,包含了太多的情感,有爱有怨,有遗憾更有不舍,77年的等待,在那一刻终于画上了句点。
张淑英达成了自己的愿望,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2021年10月26日,张淑英在重庆去世,享年100岁。
她走完了漫长而坎坷的一生,最终与她深爱的丈夫在另一个世界重逢。
参考文献:
央视网:2016年5月24日,《寻爱79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