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罗欣药业再次发布重磅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山东罗欣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全资子公司山东罗欣乐康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挂牌价为1.9亿元。

资产抛售:无奈的断臂求生

公开资料显示,罗欣药业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医疗健康服务为一体,以研发和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2020年4月,罗欣药业拟作价75.69亿元借壳东音股份登陆A股,当时,罗欣药业成为首起港股成功私有化退市后再次在A股借壳上市的案例。

在医药行业的浪潮中,罗欣药业曾有过闪耀时刻,如今却深陷泥沼,被迫开启卖子自救之旅。这一路的波折,不仅映射出企业自身的兴衰沉浮,更揭示了行业竞争的残酷。

近年来,罗欣药业的资产出售动作频频,每一次交易都像是在其发展史上刻下一道深刻的印记。

2022年9月,罗欣药业做出艰难抉择,以4.15亿元的价格,将旗下山东罗欣现代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0%的股权转让给上药控股旗下子公司。

彼时,山东罗欣现代物流在罗欣药业的营收版图中占据近40%的份额,虽规模可观,但因其利润率微薄且资金占用量巨大,在企业整体业绩下滑的大背景下,沦为被割舍的对象,罗欣药业寄希望于此次交易能够回笼资金,为风雨飘摇的企业注入一丝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来到2024年11月19日,罗欣药业再次发布重磅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山东罗欣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全资子公司山东罗欣乐康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挂牌价为1.9亿元。

乐康制药自2018年成立以来,涉足药品生产、批发、零售及委托生产等多元领域,然而,现实却异常残酷。

2023年度,乐康制药营收仅2291.53万元,亏损却高达4594.96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进一步萎缩至1029.35万元,亏损额亦达2917.52万元。持续的亏损让乐康制药成为罗欣药业的沉重包袱,出售似乎成为唯一的出路。

多因素交织的困境

罗欣药业如今的困境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问题相互交织、缠绕的结果。

自2020年登陆A股后,其经营业绩犹如坐上了滑梯,直线下滑。2020年,营收60.96亿元,同比锐减19.67%,净利润3.21亿元,同比降幅更是高达49.41%;

随后的2022年和2023年,净亏损分别达到12.25亿元和6.6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仍深陷亏损泥潭,净亏损2.65亿元。这般惨淡的业绩表现,无疑将企业推向了生死边缘

在创新研发层面,罗欣药业虽高举“仿创结合”的旗帜,但实际行动却差强人意。研发投入逐年递减,2020年至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61亿元、3.21亿元、2.05亿元、1.12亿元,而同期销售费用却始终维持在高位。

研发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其在创新药领域进展缓慢,在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中逐渐丧失了话语权,只能在仿制药的红海市场中苦苦挣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更是雪上加霜。2023年5月至7月,罗欣药业实控人刘保起、刘振腾父子通过罗欣控股等渠道,累计减持1.71亿股公司股份,套现金额超10亿元。其中,罗欣控股违规减持0.72%股份,这一行为引发了证监会浙江监管局的处罚。

祸不单行,2024年6月,公司又因收入确认执行不一致、重要合同条款披露不完整、关联交易未审议未披露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被山东证监局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责令改正,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警示。这一系列的内部管理乱象,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也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自救之后路在何方

罗欣药业卖子自救的举措,在短期内或许能够收获一定成效。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有望实现资金的回笼,从而缓解当前紧绷的财务压力,为企业赢得一丝喘息之机。部分优质资产的保留,也为企业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持续耕耘提供了可能,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在熟悉的战场上寻找突破的机会。

然而,从长远来看,罗欣药业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何处?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医药行业新时代,研发投入的不足始终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内部管理的混乱局面也亟待整治。

罗欣药业的卖子自救,只是其漫长复兴之路上的一个节点。

未来,是在困境中成功突围,实现浴火重生,还是在自救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最终走向衰落,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无论如何,这一历程都将成为医药行业发展史上一个值得深刻剖析的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与警示。

来 源:蒲公英Ouryao

130 6172 3098

zakk.cui@siqib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