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时候,一位台湾藏家来到内地参加一个交流会,看到了一件非常不错的南宋瓷器,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是一位默默无闻的民间藏友持有的。
他于是找到当事人问价,得到的回答是:“本来想卖个一两百万,可是上大拍都说这件东西来源不明,所以不收,私下里倒是有些专家想低价收。”
然后民间藏友很是绝望,最终以接近7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台湾藏家。
本来以为是这位藏友胡编的一个故事,没想到几年后,这件南宋湖田窑牡丹纹梅瓶真的出现在了北京的拍场上,和他卖掉的那件一模一样。
以此猜测,那位台湾藏家肯定有人脉,然后买下瓷器后又带不走,就选择在内地拍卖。结果,他因为自己的“身份”,给这件藏品也带来了“身份”,专家们二话不说就给按上了“传承有序”的名头。
最终拍卖价加上佣金,超过2500万元!而在民间藏友手里,却只能卖7万元,这是一个多么夸张的差距?
民间收藏的困境首先体现在变现难上。由于民间收藏品的来源渠道五花八门,缺乏明确的传承有序的根据,这使得藏家们在寻求变现时面临重重困难。
即便藏品真实可靠,也往往因为缺乏权威鉴定机构的背书,而难以被市场广泛认可。然而以上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事:专家们看的其实不是藏品本身,而是藏友的身份!
收藏界“专家”二字的真实含义,似乎已变得含混不清。哪些是真专家哪些是假专家,有人分得清吗?某些专家将瓷器标准器误判为臆造品,将古玉的自然沁色视作虚假包浆,甚至对一块石头的材质都无从分辨,这样的“专家”如何能让人信服?
然而,讽刺的是,只要他们言辞圆滑,逻辑自洽,便能在一定程度上蒙混过关。有藏友就分享过自己的经历,他在北京碰到某位专家开的工作室,鉴定一件藏品3000元,然而鉴定结果前后矛盾,收了钱之后的态度更是天壤之别。
没花钱之前,藏品“疑似真品”,花了钱之后就马上说是假的,似乎专家的作用就是收钱?
而在光怪陆离的拍卖会上,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名人”效应往往成为天价成交的催化剂。无论是古代大师的作品,还是近现代名人的收藏,只要与“名人”沾边,其价格便能坐火箭一般直冲天际,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与此同时,那些打着“国外回流”旗号的文物,也因其所谓的“正规”背景,而备受追捧,价格不菲。然而这种“正规”,背后的话语权,几乎全都建立在某些群体的一面之词上。
对于民间收藏家而言,他们的藏品却常常遭遇另一番命运。即便这些藏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但只要它们不愿乖乖与某些利益集团“合作”,将利润大头拱手相让,就很难在拍卖会上得到应有的承认和重视。
这种偏见,不仅让民间收藏家的心血付诸东流,更让民间市场的流通性陷入了困境。
对于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会觉得这样的言论过于偏激。但事实上,这正是许多资深藏友通过无数次拍卖实践得出的深刻体会。
民间市场的流通性缺失,是这一困境的直接体现。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易平台和鉴定机制,民间藏品往往难以找到可靠的买家和卖家。即便有幸进入拍卖市场,也往往因为缺乏权威机构的背书,而难以获得高价成交。
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建立更加公正、透明的拍卖机制,确保每一件拍品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合理的定价。同时,加强对民间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打击虚假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为民间藏品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交易环境。
其次,应加大对民间收藏的支持力度。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民间收藏的认识和兴趣。同时,鼓励和支持民间收藏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民间收藏文化的繁荣发展。
最后,我们还应倡导一种更加包容、开放的收藏观念。不应仅仅以“名人”和“回流”为标准来评判文物的价值,而应更加回归本源,注重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让民间收藏真正焕发出应有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民藏的潜力是无限的,这取决于怎么对待他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