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当遇到情绪低落或抑郁、焦虑等问题时,很多人会选择吃一些“美味”的零食快餐寻求安慰,这种行为习惯叫做“情感进食”或“应激进食”。
尤其是奶茶、蛋糕、冰淇淋等甜食,不仅能带来短暂的心理满足感,还能增强大脑中的“奖赏机制”,让人“上瘾”,越吃越想吃。
然而,长期大量吃甜食,除了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等就健康问题外,还可能带来更多情绪障碍问题。
近期,一项发表在《转化医学杂志》(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新研究发现,喜欢吃甜食除了与糖尿病、中风风险升高有关外,还与更高的抑郁症风险有关。
新研究:爱吃甜食和甜饮料,与抑郁症风险更高有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内超18万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6岁)的饮食偏好情况,分为三大类:
健康饮食型:爱吃各类健康食物,尤其喜欢新鲜蔬菜、水果、奶酪和没有甜味的饮料,而不太爱吃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甜食和高脂肪食物;
杂食型:大多数常见食物都爱吃,尤其喜欢各种肉类、鱼类,也喜欢多叶的蔬菜以及甜食和甜味饮料,但不太爱吃茎类蔬菜和味道太浓烈的食物。
爱吃甜食型:非常爱吃甜食和含糖饮料,喜欢加工食品、高脂肪食物和白面包,此外对其他食物偏好都较低,对新鲜蔬菜、水果、鱼类和海鲜等更健康的食物更是不感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饮食型、杂食型、爱吃甜食型的平均游离糖摄入量分别为51克/天、63克/天和65克/天,而体重指数(BMI,单位:kg/m2)分别是25.7、27.0和27.1。可以看出,后面两种类型每日游离糖的摄入量要高得多、身材相对也更胖一些。
在调查了参与者此前的病史、并对比了参与者血液生化结果中代表身体机能差异的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
与其他两组饮食偏好类型参与者相比,爱吃甜食型的参与者:
患抑郁症、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升高27%、15%、22%。
血脂水平相对较差,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虽然在正常范围,但比其他两组更高。
图片来源:123RF
与其他两组参与者相比,健康饮食型的参与者:
患心力衰竭、慢性肾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降低14%、30%和15%。
血脂水平更健康,炎症生物标志物(如 C 反应蛋白)水平更低。一般来说,在患有常见代谢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体内,这些生物标志物会升高。
其他与食欲、能量消耗、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调节能力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如酮体、亚油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和生长激素1的水平都更高,而瘦素水平则不太高。有研究显示,瘦素水平会随着体重减轻而降低,而生长激素系统也会被激活。
此外,癌症的相对风险在3种类型之间几乎没有明显差异。
研究人员认为,注重健康型的参与者的特点是女性占比更高(71%,其他群体男女各半),这个群体的吸烟率较低,也会进行更多的体育活动、注重体重管理,所以相对其他两个类型BMI较低。他们平时在各个方面都更注重健康的行为习惯,从而与更低的代谢性疾病风险有关。
而相比之下,爱吃甜食型参与者在选择食物时往往只是为了“实惠、快速地填饱肚子、恢复体力、缓解压力”,不太关心食物是否健康、更不注重体重管理,因此肥胖人群比例较高。
图片来源:123RF
至于杂食型参与者,他们对肉类的偏好与较高的BMI有关。虽然他们也喜欢吃蔬菜和水果,但在这种饮食模式中,蔬菜水果对BMI的影响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饮食偏好类型与抑郁症、糖尿病、中风的风险升高相关,并没有证明饮食偏好与健康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
而且,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虽然饮食偏好问卷不太容易受到“主要依赖参与者回忆”的影响,但仍然可能受到“社会期望偏倚”的影响——也就是说,部分参与者答题时可能会朝着社会期望中“积极正面”的方向去答题、掩盖或美化自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让结果产生偏差。
不过这项研究仍然提示我们,爱吃甜食可能对抑郁症和代谢性疾病具有潜在影响。对于已经患有抑郁症和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饮食管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关于饮食习惯和抑郁症,此前研究还有哪些发现?
1.爱吃超加工(尤其含人造甜味剂)的食物,与女性抑郁症风险更高有关
2023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发现,女性常吃超加工食品可能会增加抑郁症风险,尤其是常喝或常吃人造甜味剂饮料或其它含人造甜味剂食品的人风险更高。
在这项研究中,来 自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纳入了31712名42-62岁(平均52岁)的女性参与者。
刨除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
经常吃超加工食品与参与者抑郁症风险升高有关。 和超加工食品食用量更少的1/5参与者相比,食用量更多的1/5参与者,严格定义的抑郁症和广义抑郁症风险分别升高49%和34%。
而在不同类型的超加工食品中,人造甜味剂饮料和其它含人造甜味剂食品与抑郁症风险之间的关联更显著:
和人造甜味剂饮料饮用量更少的1/5参与者相比,饮用量更多的1/5参与者,严格定义的抑郁症风险升高37%。
和其它含人造甜味剂食品食用量更少的1/5参与者相比,食用量更多的1/5参与者,严格定义的抑郁症风险升高26%。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超加工食品通常富含碳水化合物、饱和脂肪和能量,常吃可能会增加炎症反应,影响神经传递物质的平衡,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和情绪调控,增加抑郁症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风险。其次,过多的食用超加工食品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这也与抑郁症风险升高有关。肥胖可能导致自尊心下降和社交障碍,从而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而人造甜味剂与更高的抑郁症风险有关,可能是由于人造甜味剂会引起嘌呤在大脑中传递, 这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2.常吃坚果,或与抑郁症风险降低有关
有朋友可能会问,都是在说增加风险,有没有能降低抑郁症风险的食物呢?
其实,前面提到的“健康饮食模式”(具体饮食法可参照:地中海饮食、得舒饮食)都与更低的抑郁症风险有关。此外,下面这项研究或许也能给我们一些提示。
2023年,在《临床营养学》(Clinical Nutritio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不吃坚果的人相比,每天少量或适量吃坚果(30克以内),可能与成年人抑郁症发生的风险降低有关。
研究共纳入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13514名参与者的数据 (平均年龄57.5岁、50.7%为女性),其中65%的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
研究中定义的“坚果”除了核桃、杏仁、巴西坚果、腰果、榛子和开心果等一般的坚果外,也包括花生,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营养成分。
刨除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与完全不吃坚果的参与者相比:
每天吃0-1份(每份为30克,即0-30克)坚果的参与者,抑郁症发生率降低18%。
但如果再吃得多一些——每天吃1-4份(即30-120克)坚果,则只与参与者的抑郁症发生风险降低3%有关,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关联。
此外,食用不同烹饪方式的坚果(如无盐、盐渍或烤坚果)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
图片来源:123RF
值得注意的是,在肥胖、生活方式不健康(包括吸烟、经常饮酒、水果和蔬菜吃得太少、缺乏运动和睡眠不足)、有孤独感、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参与者中,吃坚果对抑郁症的保护作用就被抵消了,因为前面这些都是已知的抑郁症危险因素。
所以,研究人员指出,对于非肥胖、生活方式健康、没有孤独感、没有或只患有1种慢性病的参与者,吃坚果或许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而对于存在抑郁症危险因素的人,更重要的还是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比如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而不是指望靠吃某些特定的食物去预防抑郁症。
题图来源: 123RF
参考资料
[1] Navratilova HF, Whetton AD, Geifman 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riven definition of food preference endotypes in UK Biobank volunteers is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ive health outcomes and blood based metabolomic and proteomic profiles. J Transl Med. 2024 Oct 1;22(1):881. doi: 10.1186/s12967-024-05663-0. PMID: 39354608; PMCID: PMC11443809.
[2] Having a sweet tooth is linked to higher risk | EurekAlert! . Retrieved Oct 31, 2024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60718
[3] Chatpol Samuthpongtorn,et al.,(2023).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and Risk of Depression. JAMA Network Open,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4770.
[4]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and risk of depression. Retrieved Oct 31, 2024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01880
[5] Could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 processed food raise depression risk? .Retrieved Oct 31, 2024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3-09-artificial-sweeteners-food-depression.html
[6] Bizzozero-Peroni B, et al.,(2023).Nut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depression in adults: A prospective analysis with data from the UK Biobank cohort.Clin Nutr.DOI: 10.1016/j.clnu.2023.07.020
[7] Gonçalves B,et al.,(2023).Composition of Nuts and Their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An Overview.Foods.DOI:10.3390/foods12050942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