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网上有个纪录片,看完百感交融。

实验人员选取了十几对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跟踪调查。

也许不少人在看时,关注的都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所折射出来的教育问题。

可我在看到后续的时候,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那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始终保持紧密羁绊的孩子,成年后的生活,大多都陷入一地鸡毛的琐屑与烦恼中。

而反观那些后来与父母不太亲近的孩子,反而过得很幸福。

尽管这个实验的基数很小,但却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和父母不太亲近的孩子,后来反而过得平顺和幸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那些和父母不太亲近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在传统观念里,父母与孩子属于命运共同体,荣损与共,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正因如此,亲子关系的好坏,常常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重点。

但这几年,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此起彼伏。

有不少人开始反思因为童年的不幸,而对后续人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于是一股脱离“原生家庭”的浪潮席卷开来。

那么为什么说,和父母以及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界限感,或者说不太亲近,成为了不少人通往幸福的密钥呢?

著名心理学家阿勒泰发表过这样一句话:

99%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是因为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课题而产生的。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懂得“课题分离”,就会减少许多麻烦。

对应到亲子关系,或者说孩子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时,也是如此。

遗憾的是,有不少孩子从小到大,都无法全盘操控自己的人生,或是限于父母的掌控之中,或是承载着父母的期待,亦或是背负着家庭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在血脉亲情的牵绊下,大多数孩子都无法主观性的把自己和父母分离开来。

而传统文化又给了父母介入孩子生活的权利。

一旦双方意见不合,就可能让事件复杂化,也会对孩子的生活和未来,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哪怕已经成年了,但只要有父母缺乏边界感的妄加干涉,就会扰乱生活的原因所在。

但反观和父母不太亲近的孩子,往往有着安排自己人生的决策权。

他们的父母通常也明白孩子的人生终究要靠自己去经营,为人父母只能以辅助为主,不能全盘操控孩子人生中的重大决定。

如此一来,孩子不用托举和背负任何人的“因果”,全身心的经营自己,幸福感也会大大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之前跟一个心理学方面的老师聊天,她跟我讲过一个事情。

她说,大多数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从小都特别懂事乖巧,他们承担着大人的责任,习惯于把问题归咎于自己身上,并用尽一切去拯救满目疮痍的家庭。

而往往越是如此,越是会将自己拉入到深渊之中。

说起这个,想起前几年的热播剧《欢乐颂》,其中演员蒋欣饰演的樊胜美,其实充当的就是一个“家庭拯救者”的责任。

她用功读书、考入大学,进入大城市工作,哪怕远离了原生家庭,但却不得不背负着家庭的一切。

也正因为她的家庭问题,也导致她的生活一地鸡毛。

其实,对于那些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化解沉疴和顽疾,几乎是痴人说梦。

那么他们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呢?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放弃“拯救者心态”。

福沃德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描述过大人与孩子的错位关系。

也就是说,大人制造问题,孩子试图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会让孩子有一种无力感。

伴随着这种无力感,孩子会错误的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才导致家庭问题的诞生,从而产生愧疚感。

也正因愧疚感的萌生,才让不少孩子哪怕在成年以后,也试图充当“拯救者”的角色,挽狂澜于既倒。

但事实上,只要抱着拯救的心态,就必将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白白损耗自己的心力之外,还会将自己拉入到漩涡。

所以,对于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来说,一定要看清这个既定事实,千万不要想着扮演拯救者的角色。

要明白,只有先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才不至于让同样的错误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要有出走的勇气。

大家也许或多或少都听过苏敏的故事。

她曾在婚姻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压抑和束缚,并因为丈夫的虐待和财务上的苛待,让这个不幸的女人,在56岁那年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

她带上有限的积蓄,开启了自己的自驾旅程。

其实,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应当具备这种摆脱传统束缚、追求自己人生的勇气。

因为改变别人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改变自己,只要有心,就能实现。

所以那些在原生家庭中不幸的孩子,也应当具备这种出走的勇气,和父母划清界限。

这里的界限不是说不去尽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在最大程度上,摆脱阴影,让自己先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幸福二字,很多时候都全由自己去定义。

但无论怎样,父母和孩子都该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保持一定的界限感,往往可以让自己成为自己,让对方成为对方。

我们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