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母亲站在桌边布菜,听到儿子谭延闿高中进士,手一抖,筷子滑到地面。正房正欲责骂,被父亲拦下,柔声说:“以后她和我们一起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古代,妻与妾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男人真正的妻子,后者往往是男人“一时兴起”的“玩物”,若是碰上好人家,能得个善终,若是不好,下场凄惨。

清朝光绪年间,年幼的李氏被卖到清末重臣谭钟麟家中当通房丫头,这是比妾还要低下的存在。通房丫头白天是使唤丫头,到了晚上要伺候主人睡觉。

李氏在谭家毫无地位可言,平时家里吃饭,她要站在一边给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拨菜,还要洗衣、挑水,做种种粗活,到晚上,要忍受主人一次又一次凌辱。

谭家上下在背地议论纷纷,可李氏知道,若是自己不忍气吞声,下场只有死路一条!为了能活下去,李氏只能选择逆来顺受。

1879年,李氏怀孕了,谭钟麟并没有多么激动,只是冷冷地回了句:“知道了,以后不必洗衣了。”谭家子嗣众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李氏临盆,生下一个男孩,谭钟麟给孩子起名延闿,对左右说:“李氏有功,可以不做通房丫头了。”正因为有了这个孩子,李氏获得了妾室名分。

可即便如此,李氏的处境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她依然不能上桌吃饭,别的妻妾揶揄她,谭钟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家里下人见主人不重视这位“小娘”,自然还把李氏当作通房丫头看待。

李氏已经习惯,认为自己怎样无所谓,但一定不能苦了孩子。每次吃饭时,李氏在一旁伺候,直到老爷太太离席,她再把好菜好肉收起来,悄悄带给谭延闿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李氏怕谭家纨绔子弟打扰谭延闿读书,就一直陪在谭延闿身边,悄悄地洗衣、织布,竭尽所能为儿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说,李氏以柔弱的身躯为年幼的谭延闿撑起了一片天。同样,小谭延闿看到母亲不易,十分懂事,在谭家一众孩子里,谭延闿十分出众,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904年,谭延闿参加科举考试,中试第一名贡士,也就是会元。同年4月,谭延闿参加殿试,列二等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举办科举考试。

当官府的喜报送到谭家时,一家人正在吃饭,李氏照例在一旁伺候,听到儿子的名字,她的手一哆嗦,筷子掉到了地上。谭家大太太见此,张口就要训诫李氏。

这时,谭钟麟突然严厉地对大太太说:“你干什么!还有没有当家主母的样子?”在场人无不震惊,大太太也是一脸懵,接着,谭钟麟又温柔地拉起李氏的手,说:“你以后跟大家一起坐着吃饭。”

李氏受宠若惊,一时不知所措,她在谭家三十年,终于获得尊重。此后,谭家上下没人再敢看不起李氏,谭延闿对待李氏也极为孝顺,无论官做多高,他都会回家通禀母亲。

跟着谭延闿,李氏享了几年福。但由于年轻时太过操劳,没多久李氏就一病不起,收到家里书信,谭延闿马不停蹄往家赶,可终究晚了一步,母亲已撒手人寰。

谭延闿悲痛万分,但母亲去世已是事实。随后,谭延闿与家族长辈商议丧葬事宜,双方在李氏灵柩从哪个门出的问题上始终达不成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族长认为,谭延闿即便再有本事,回到家中仍是“庶出”,李氏出身低微,直到去世也只是个妾,灵柩只能从侧门出。但谭延闿认为,母亲为谭家操劳一生,应享受从大门出的待遇。

在封建时期,家族族长有着绝对威严,就连袁世凯这等角色想让母亲与父亲合葬,袁家族长都以“庶出”为由拒绝,可见封建家族势力之大,影响之深。

李氏出殡那天,这件事仍未谈妥。灵柩准备抬出时,谭延闿趴到母亲的棺材上,大吼道:“延闿已死,请从正门抬出。”谭氏家族上下震惊,无奈,只得从正门将李氏灵柩抬出。

母亲虽然去世了,但她对谭延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谭延闿的妻子去世时,他才40岁,上门说媒的人很多,但谭延闿始终忘不掉妻子,坚持每年为她写悼亡诗,一直独身到去世。这份厚重的情谊,想必也是受了母亲的影响。

期间,孙中山曾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为不辜负中山先生美意,谭延闿到宋家认了宋老太太为干娘,宋美龄就成了干妹妹,这样的做事方式让宋家甚是感动。

或许因为母亲的遭遇,对待下人,谭延闿很是关心,所有在谭家干活的人,没有人不念谭延闿的好,有干时间长的下人,到老都会有养老金。

谭延闿为官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但只要涉及民生,他绝不含糊。除此之外,谭延闿还暗中资助过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党,还曾为青年毛主席写过匾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9月,谭延闿因突发脑溢血病逝。国民政府在南京紫金山麓为他举行了国葬,其墓葬规模仅次于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