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世纪的老一辈部长们,有不止一个曾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这辈子就怕两个人,怕毛主席的威严,怕周总理的认真。”
“周总理办事极为认真,向他汇报工作,说‘大概’、‘可能’、‘差不多’这些字眼,是注定要挨批评的。他要求汇报一定要准确、实在,决不能模棱两可。有时我们自以为准备得充分又充分了,可总理深入地从不同角度三问两问,又能把我们问倒。这时总理总是态度温和地说:汇报得很好,那几个问题你们再下去调查核实一下。”
这是曾指挥过上甘岭战役,后又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国防部长的秦基伟口述回忆。
在他印象里,周总理对数字十分敏感,尤其是其记忆力和心算速度比他们这群年轻人都要好,比如某个朝代距今多少年,某个国家面积是多少、人口有多少,从亩换算成公顷,从市斤换算成斤等等,往往他们用计算机还没算出来,周总理已经说出了准确数字,而且每次都是几乎分毫不差,这令他打心底里非常佩服周总理。
事实上跟秦基伟有过相同感受的,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总理去世后,回忆起当年与周总理一起工作时的情景,挂在嘴边的总是那句话,“总理对工作是那样的认真、细致。”
从1949年到1976年,周恩来当了整整26年国务院总理(最开始叫政务院,1954年改名国务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周恩来的26年总理工作是再适合不过了,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定位和评价。
一、“万事开头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周恩来当总理的26年时间里,要说最难的,可能还得是开头的一两年,当时解放战争还没完全结束,国民党残留特务流窜社会,通货膨胀,物价暴涨,妓院、鸦片毒品等祸害老百姓......
应该说,最开始那一两年,相对来说是局势最乱,经济最差,政府管理经验最薄弱,人民自治意识最茫然的阶段,身为新中国的“大管家”,周恩来要操的心实在是太多了。
也许正是因为开国初期过于忙碌,因此在当年末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的时候,身为外交部长的周恩来竟没有同行,直到中途毛泽东突然“召唤”,他才匆忙乘火车赶去苏联,接替毛泽东进行后续谈判,而在签订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又匆忙赶回了北京。
“周总理真是‘周’总理啊!这里所说的‘周’,就是‘周到’的意思。”这是开国首任财政部部长薄一波在1981年的回忆,在他印象中,周恩来在开国那段时间,大小事务,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到、细致,不少党外人士纷纷称赞,中国共产党真是“煞费苦心,十分周到”。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周恩来上任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政务院的领导班子,同时亲自主持起草了所有政务院管理条例,包括《政务院组织条例》《政务院及其所属机关组织通则》等等,这些都是内容十分枯燥繁琐,需要反反复复修改的条例,周恩来虽然身兼多职,不过依然亲自主持起草,在他看来,无论做任何事都必须有章可循,这些条例是基石、是底座,他必须亲自把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