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日本京都大学综合博物馆举办了一次特别展览,公开展出了约3.5万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与此同时,这些照片也全部对公众开放,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

这些照片结集为《华北交通写真》,由“华北交通株式会社”于1939年至1945年期间在中国北部西北部拍摄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当时管理着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铁路、公交、船舶等交通网络。这批照片中,几乎没有战争场景,主要以华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状况为多,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及文物等内容也不少。

虽然名为《华北交通写真》,但照片实际囊括了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今天发布一组徐州的老照片。

1938年5月19日,持续四个多月的徐州会战结束——日本军队从三面攻入徐州城中,徐州沦陷。这组照片拍摄于1939年,真实记录了徐州陷落之后的影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州二马路。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为徐州府,辖领一州七县。民国初,废徐州府,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抗日战争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汪伪国民政府淮海省省会。中华民国时期,徐州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支局派遣员殉职之碑。碑在徐州子房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哉公园,远处是快哉亭。快哉公园是徐州最早的园林公园,快哉出自于苏轼的《快哉此风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日徐州,一名老者在湖边摆起茶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妇女们在河边洗衣,远处是一座拱桥,具体位置不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群孩子趴在桥上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溪边玩耍的儿童,此时是四月,冬装已经穿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房山上的日本守备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收动物皮毛的店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人在整理皮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院子都是收来的皮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拾后打包,不知用在何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河边清洗动物皮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龙山贞节牌坊。云龙山原有贞节牌坊二十二座,建造年代从乾隆年间起至宣统年间。如今几乎全部被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省通衢牌楼,位于徐州北关庆云桥东的黄河故道南边。牌楼正中横匾北面书“大河前横”,南面书“五省通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高处俯瞰徐州城,尽头处是五省通衢牌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州城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处是徐州鼓楼,曾经的江北第一楼,可以看到明显被战火摧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州鼓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州大同街,远处是钟鼓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州街市,三辆人力车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州商业街,不知这是哪一条马路,熟悉徐州街道的可以留言告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上两名日本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州街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南土城街一户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南土城家的农具和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和小孩,此时已是11月,穿上了冬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虎头帽的孩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家中做针线活的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缝被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着棉袄光着屁股的三个孩子不知在玩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名妇人在纺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马台,户部山全景。

一座户部山,半部徐州史。戏马台位于户部山顶,因西楚霸王项羽在此秋风戏马而得名,隋唐宋元时期,赢得了“古城徐州第一胜迹”的美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处人家门口,妇人们在洗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住的黄河边的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是一处车马店的马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黄河堤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