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明书》读后感:育儿路,悟与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完《孩子说明书》这篇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经历了一场育儿理念的重塑之旅。它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也为我未来的育儿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曾经,我以为自己已经算是一个颇为用心的父亲。但文中对于孩子是 “种子” 这一理论的深入阐述,让我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多么浅薄。

就像文章中提到的,孩子有着自身的生长规律和特性,而我却常常在不经意间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孩子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我总是急于看到他能够稳健地迈出每一步,在他摔倒时,会不自觉地表现出焦急和些许责备,希望他能尽快克服困难,跟上我心中预设的成长进度。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我就像一个莽撞的园丁,没有尊重孩子这颗 “种子” 破土而出时的自然节奏。孩子在探索走路的过程中,他的每一次摔倒、每一次重新站起,都是他在构建自身平衡感和勇气的关键环节,而我却差点因为自己的急躁而破坏了这种自然的成长体验。

在孩子的兴趣培养方面,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看到周围孩子在某些特长领域取得的成绩,我便盲目地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从绘画到音乐,希望他能够多才多艺。

然而,我却忽略了观察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有一次,孩子在参加绘画班时,眼神里流露出的更多是无奈和厌倦,而我却依然坚持让他继续学习,认为这是对他未来的一种投资。

直到后来,我发现他在户外活动、观察小动物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专注,我才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在按照自己的意愿而非孩子的特性去塑造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关于孩子敏感期的描述更是让我恍然大悟。

孩子在某个阶段特别喜欢拆卸玩具,我原本以为他是在调皮捣蛋,还多次制止他。

但读了文章后我明白,这可能是他在探索事物结构、锻炼动手能力的敏感期表现。

而我之前的制止,很可能是在压抑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就如同在种子发芽时给它套上了一层枷锁。

在孩子生病这件事上,我也如同文章中那些过度紧张的父母一样。

每次孩子生病,我都会立刻带他去医院,要求医生开各种药,希望他能尽快康复。我只看到了生病这个表象,却没有深入思考孩子生病背后可能是他免疫系统在自我完善的信号。

有一次,孩子只是轻微感冒,我却因为过度担心,让他吃了很多药,结果导致他的身体恢复得反而更慢,还影响了他的食欲和精神状态。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缺乏对孩子身体特性和成长规律的深入理解,过度的保护反而适得其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篇文章也让我有了积极的改变。现在,我开始尝试放下自己的焦虑和预设,更多地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喜好。

当他对某个事物表现出兴趣时,我不再急于给他安排课程,而是和他一起去探索。比如他最近对天文知识感兴趣,我就会和他一起看天文纪录片、买一些简单的天文望远镜配件,和他一起在夜晚观察星空。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眼中闪烁的兴奋和好奇,也感受到了我们之间亲子关系的更加亲密和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说明书》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本育儿的指南,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孩子的成长。它让我明白,孩子不是可以随意雕琢的工艺品,而是一颗有着无限可能的种子。

作为父亲,我需要做的是用心去了解这颗种子的特性,为他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和雨露,耐心地等待他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平和、尊重和智慧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努力成为他成长道路上的最佳伙伴,让他在充满爱与理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