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巫山中学捐赠乐器后,庄济宇在课堂上教孩子们弹吉他。

受访者供图

11月6日,张雅琪在家附近练习吉他。张凌漪/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6日,张雅琪在家附近练习吉他。张凌漪/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6日,田新雨在家中练习,她的母亲微笑着陪伴在一旁。张凌漪/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庄济宇在吉他社团课上指导学生,有的学生拿着跟吉他比较像但价格更便宜的尤克里里练习。受访者供图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张凌漪

一块红色塑胶地面的篮球场、几间白灰相间的校舍,从表面上看,这座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三溪乡的田家小学石印教学点,与其他的乡村小学并无二致。

然而,教学楼一角的一间小教室里却别有洞天,吉他、贝斯、架子鼓等乐器整齐摆放,练习用的曲谱还留在乐谱架上,好似一个小小的“音乐乐园”。

在这里,孩子们在“95后”乡村教师庄济宇的带领下学习、演奏乐器,组建了一支“拿云少年”乐队,让摇滚的声音在大山里回响。

改变

深秋,汽车从重庆市巫山县城驶出,沿着蜿蜒狭窄的挂壁公路不断爬升。一个急弯接着一个急弯,50多公里的车程,晃得人头昏眼花。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一所乡村“微小学”出现在眼前,这便是位于重庆与湖北交界处的三溪乡田家小学石印教学点。

这里海拔近1200米,比巫山县城陡升了900多米,5名教师坚守于此,让17名孩子可以在家门口就近上学。

2021年夏天,石印教学点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名新老师——从重庆文理学院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毕业后,被定向分配到这里的庄济宇。从此,孩子们的世界也发生了新的改变。

石印教学点寂静偏僻,远离城市繁华,虽然条件艰苦,但孩子们天真单纯,这让同样出生在农村的庄济宇仿佛看到了童年时期的自己,也让他开始思考——除了课本上的知识,还能为这群山里娃带来些什么。

当时,恰逢“双减”政策全面落地后的第一个学期,联想到自己从初中毕业开始学习吉他,再到大学时组建乐队,有了很多演出机会,人也变得越发自信、开朗的经历,热爱音乐的庄济宇便想到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办一个吉他社团,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这里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大多羞怯、内向,我想,音乐或许能为他们打开一扇别样的窗。”庄济宇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音乐是有力量的,可以作为情绪宣泄的出口,学习音乐或许能成为这群孩子的另一种童年陪伴方式,让他们在学习吉他的同时感受生命中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吉他社团课开课了。可是,吉他从哪来?学吉他需要买吉他,好一点的吉他少说也得六七百元,这些学生家里哪里舍得,首批参加社团课的7名学生中,有3名学生在网上买了“烧火棍”(劣质吉他),两名买了跟吉他比较像但价格更便宜的尤克里里,但乐器还是不够。于是,庄济宇就把自己的一把木制吉他、一把电吉他拿出来给学生用。

第一节课学习的是持琴姿势和右手拨弦方法,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难的不是学习弹奏技巧,而是勇敢地弹出音符。一些孩子在吉他发出声音后,会觉得自己弹得不好而不好意思,马上缩回弹琴的手;有的孩子则弹得很轻,生怕被别人听到自己的琴声。

“庄老师不断鼓励我们大胆弹,即使弹错了也不要紧,只要我们弹出声音来,他都会先表扬,然后再慢慢告诉我们怎么改进。”吉他社首批学生陈善意告诉记者。

弹得不错的同学,还会在庄济宇的邀请下,在其他同学面前进行演示。起初,孩子们总是胆怯退缩,后来,随着琴技的提高,孩子们也越发自信,都愿意大大方方地在课堂上展示。

经过两个多月的基本功练习后,孩子们开始学习乐曲《童年》。然而,部分低年级孩子因为基本功枯燥,练习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加上《童年》这首曲子的难度较高,导致4名孩子陆续放弃,最后只剩下了陈善意、田兴龙、田信语3名高年级学生,再加上没有更多空闲吉他供孩子们使用,孩子们即使学了也没法练习,导致培训班只办了一学期就停办了。

 回响

2023年年初,在得知庄济宇与孩子们的困境后,庄济宇的大学同学、巫山县大昌小学教师吴胤豪将他们的故事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随后引起了巫山中学党委书记付单的关注。

在了解到石印教学点的具体情况后,付单在巫山中学发起“青春·童行”项目并在全校进行募捐,为石印教学点的孩子们筹得了3万多元。

拿着这笔钱,庄济宇陆续购置了吉他、电吉他、贝斯、架子鼓等必要的乐器。

利用一个星期日,庄济宇开车把这些乐器运回石印教学点,把它们放在了教学楼一角用于排练的小教室里。

“那儿还有!三、四、五、六、七、八……”第二天清晨,早早到校的孩子们发现了这些“新鲜玩意儿”,好奇地趴在小教室的窗口,反反复复数着这些“稀奇”的乐器,也有人大胆地跑去问庄济宇这些乐器的用处。在得知这些是他们上课用的乐器后,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孩子们的热切盼望中,吉他课终于又开课了。给吉他编好号后,庄济宇把吉他陆续发给孩子们,小小的教室里挤满了兴奋的孩子们,拿到吉他的孩子激动地模仿着电视上的动作,有模有样地比画起来。

有了之前的经验,庄济宇这次改变了教学方法,教孩子们一段时间的基本功后,再教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孩子们找到弹吉他的乐趣和成就感。

“基本功枯燥,初学者容易放弃,相比之下,弹一首歌会有趣很多。”庄济宇说。简化版的《我记得》就是孩子们学的第一首曲子,这首曲子的左手是单音,右手是重复的伴奏,比较容易速成。“孩子们基本上不到一个月就学会了这首歌,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庄济宇说。

教学过程中,有的孩子逐渐展露出音乐天赋,二年级的张雅琪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她的个头还没有吉他高,但是乐感却很强,弹起吉他来像模像样。张雅琪在学《为你唱首歌》这首曲子时,只用了半天就能配合右手扫弦,将左手四个和弦连起来弹,这让庄济宇在惊喜的同时更萌生了带孩子们组乐队的大胆想法。

于是,除了音乐课和社团课,音乐天赋比较强的几名学生还被庄济宇特意选出来,分别担任乐队主唱、吉他手、贝斯手和鼓手,并利用午饭后等课余时间接受庄济宇的额外指导。六年级的易琪、四年级的王祖贤和王梓睿以及二年级的张雅琪都是乐队成员。

“我给乐队取名为‘拿云少年’乐队,这个名字源自唐代诗人李贺《致酒行》中的诗句‘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意思是,少年应当有凌云之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庄济宇说,希望大山里的孩子也能像诗中所写,拥有凌云之志。

乐队刚成立时,庄济宇会先教架子鼓手最简单的节奏型,然后再让吉他手、贝斯手加入进来,配合弹好伴奏,最后再让主唱加入。随着乐队的组建,加入乐队的几名孩子需要用更多课余时间练习,加上庄济宇对孩子们要求严格,孩子们学琴的新鲜劲儿一过,不免开始产生畏难情绪。

有一天,四年级的架子鼓手王子瑞突然跑到庄济宇面前,支支吾吾地说:“庄老师,我不想搞了,我申请退出乐队!”弹贝斯的王祖贤,也跟着王子瑞闹退出。

“当时,庄老师有些生气,跟我们俩说:‘这些东西是巫山中学的大哥哥大姐姐捐赠的,来之不易,你们这样做对得起哥哥姐姐的关心吗?’”王子瑞回忆。听到这句话时,两人自觉羞愧难当,垂着头告诉庄老师:“老师我们错了,我们还要继续练下去。”

于是,第二天早上7点,“动次打次”的架子鼓击打声早早地就在排练室响了起来,原来是提前到学校的王子瑞在练习。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孩子提出过放弃。

为了鼓励孩子们更加刻苦地练习吉他,庄济宇提出:“谁能完整演奏一首歌曲,就奖励谁一把吉他。”

张雅琪就是获得奖励的学生之一,今年69岁的冯道元仍然记得外孙女将吉他小心翼翼地抱回家时的场景。“起初娃娃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冯道元说。

从那以后,张雅琪家经常传出练琴声,有时是早上6点,为了练好一首曲子,张雅琪早早起床,在走路去学校之前抓紧时间练习;有时是周末,她借外婆的手机在网上找些曲谱自己练……

  远方

吉他课对于每个孩子的意义都不尽相同。

张雅琪的父母都不在身边,以前的她害羞内向,现在自信了很多,记者到访时,她从容地给记者表演了她的拿手曲目;二年级的学生田兴雨,爸爸在外打工,妈妈生病在家,学会弹吉他后,她便经常在家里弹奏,给家里带来不少欢乐。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石印教学点的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吉他弹唱了《为你唱首歌》《我记得》等曲目,摇滚的声音在山里回响起来,许多在外打工的家长也在手机上观看了孩子们的表演,通过歌声,孩子们向千山万水之外的爸爸妈妈传递着浓浓的思念之情。

刚开始时,孩子和手机那头的父母都在笑,唱着唱着,大家都哭了。

这场直播通过媒体的报道,也吸引了社会的关注。暑假期间,有爱心人士通过巫山县妇联牵线搭桥,向孩子们捐献了被褥;也有企业通过县教委的对接,组织孩子们走出大山,到三峡库区沿线游学,让孩子们拓宽视野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想要努力实现的梦想。

张雅琪说她以后想当一名吉他手,田兴雨则向庄济宇送了一幅画满星星和写着“北京”两个字的画,表达了对北京的向往。

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孩子们也把庄济宇当成了他们的大哥哥、好朋友。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孩子们在黑板上画满了气球和鲜花,上面写着祝庄老师教师节快乐,还在讲台上放了一小袋野生猕猴桃送给庄老师,临近毕业的学生还将写满祝福的卡片放在了庄济宇的办公桌上。

这让庄济宇所有教学中的疲惫与辛苦都烟消云散。“城里的孩子从小就能上各种兴趣班,山里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一定要把这个大山里的乐队继续带下去,让乡村的孩子也能有学习音乐的机会。”庄济宇感慨道。

“每一个天使都热爱美丽,所以我才懂得你珍贵,就让我为你起舞吧,让我为你唱首歌……”正如庄济宇教给孩子们的那首痛仰乐队的《为你唱首歌》里歌词描绘的那样,石印的每个学生都是天使,他们热爱美丽、热爱自己的生活。“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将继续用爱去浇灌,用爱行歌山林之间。”庄济宇说。

随着乡村美育提质发展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通过美育助力“心育”,点亮乡村儿童的艺术梦。

★海嘎小学乐队

海嘎小学坐落在贵州省第一高峰韭菜坪的半山腰上,海拔26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也被称作“云上小学”。2016年,顾亚通过招考来到这里任职,成为一名乡村教师。2018年初,顾亚和其他5名老师启动了对孩子们的音乐培养计划,每天利用午休1小时上音乐课,靠着借来的设备,海嘎小学第一支乐队成立了。一年后,“未知少年”乐队成立。再后来,第三支、第四支、第五支乐队相继组建,这所小学的音乐梦想始终在传递。

★“金舞飞扬”舞蹈团

城关小学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今年4月,来自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炼化小学的张银萍来到这里,展开为期一年的东西部协作支教工作。张银萍负责三年级音乐课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张银萍发现彝族孩子天生能歌善舞,在她的精心准备下,学校成立了“金舞飞扬”舞蹈团,首批24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加入了舞蹈团。在张银萍的悉心指导下,“金舞飞扬”舞蹈团的同学们逐渐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他们挺起自信的胸膛,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有勇气探索外面的世界。

★“一起”乐队

妙溪小学是湖南省衡阳县最偏远的山区学校。为丰富乡村孩子们的生活,增长他们的见识,校长宁丹与志愿者文劲沟通,由他每周二为孩子们上音乐课。随着音乐课的开展,文劲渐渐产生了在这所学校组乐队的想法,并取名“一起”。乐队由8个孩子组成,年龄最小的只有9岁。目前,这支乐队已经组建了一年多,经常受邀去演出,在当地小有名气。“以后一定会接着学音乐”是孩子们共同的心愿,他们还决定,要把妙溪小学“一起”乐队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