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6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最近,一种说法很是能“吸赞”。
“我一天在单位也没干啥,怎么还会觉得很累啊?”“谁说你什么也没做?你提供了情绪价值啊!”一些年轻人喜欢在网络上调侃和分享,自己在单位工作群怎么回复领导,怎么对“甲方爸爸”唯唯诺诺。
“嗯嗯嗯嗯”“好好好好”要多说; “没问题没问题,马上马上”是标配; “好的呀好的呀”更讨喜。
还有日常交往:微信群朋友圈点几个赞、敲几个哈才算最合适?怎么随时能克制住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最合适的情绪?这样的“攻略”在网上也特别受欢迎。
可是这么“坚持”一段时间,这些人又说会觉得特别疲惫,没存在感没成就感,只能靠下班后疯狂“刷剧”“吸猫”,或者直接呼呼大睡,才能勉强“充上电”来应对第二天的起床干活。“躺平”“倦怠”也成了他们的口头语和习惯性自称。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未被解决的问题可能会逐渐变得模糊,甚至完全被遗忘,使得双方在沟通时仿佛在对空气挥拳,无法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这种状况导致沟通效率降低,情绪变得更加糟糕,工作态度也变得敷衍了事。人们甚至创造了一个新词“精神离职”来形容这种状态。更糟糕的是,这种恶性循环还会导致年轻人的离职率上升,他们可能会在情绪不佳时突然决定离职,这种现象被称为“秒离”。
其实好好说话,不等同于说好听的话。都是成年人了,谁也不用如此费心“惯”着对方。说正常真实的话,说双方都能听得懂的话,才是真正有效率的沟通方式。
图源:官方海报截图
最近一档离婚综艺特别火,线上线下都有很多人在议论。
“这谁谁咋这么作啊?” “她怎么这么自私,就考虑自己的情绪,把别人的情绪就当空气。” “都在自说自话。啥都像就是不像夫妻?”
实际上整个看下来,几对夫妻间最大的问题,很多都是只感受到自我的情绪,陷在自己的圈子、语境和情绪里。大家在自说自话,扔出去的情绪得不到回应,最终又反馈回来,变成自己的情绪问题。感情,是需要有效回应跟对话的。
有的时候我们大人说孩子,开头就是“你咋这样不省心呢?”“我当年,在你的年纪怎么怎么样。”“你想想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我们为了你巴拉巴拉……”这些也都像是自说自话的情绪炸弹。“当头而下”噼里啪啦砸完了,根本就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寻找原因,也没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效果跟传说中的“棍棒”教育也没啥两样。
就像两辆车在路上发生了剐蹭,结果双方都各执一词,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在工作岗位上,跟领导、同事以及外部人员沟通时,不谈问题、不问因由,而是各说各的,甚至还都是些套话,那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矛盾。
图源:《小巷人家》海报截图
热播的《小巷人家》,还有以前的《人世间》电视剧都很吸粉。为什么?因为它能敲击到你心灵的某个地方,可能是以前街头巷尾、街坊邻居生活的画面,也可能是童年回忆或者学校的生活,一家人在一块儿把日子越过越好的记忆和共情。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优秀的作品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情绪价值,它们还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对话和内涵。
有这样一些情绪,比如扎在网络里匿名怼天怼地;在“饭圈”里,只许自己发泄,不让别人说话;还有一些“群体攻击”“网暴”威胁,影响到现实世界……这些情绪不仅无益,还可能跨越法律的界限,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情绪不可怕,情绪是交流的起点,情绪也是解决问题的入口,需要敞开了沟通和对话。我们今天又不是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不要回答”肯定也不是当下的第一选择。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先试着从这四个步骤开始:
第一,学会听。静下心,放下身段,听听对方怎么说。
第二,学会问。问明白因由。要用对方听得明白的话问,要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问,不要遮遮掩掩,也不能居高临下。还要从对方的角度,会共情和换位思考,才能真正清楚问什么。
第三,把交流和沟通的事当成一个任务。要有目标意识,而且要有方法能完成这个目标,做好、做巧,总结出经验。
第四,根据问题和目标,找到共同的契合点。有效沟通,好好对话,促进问题的解决,防止更多问题产生或者进一步恶化。
有温度、不说教、找症结、开方子,当然这些方法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没有这样的意识和对话,问题就肯定不能很好解决。你,要试试吗?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投稿邮箱|bjwysbj@163.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