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1月15日,慈禧在去世整整一年后,被隆重安葬在咸丰皇帝的皇陵东侧的菩陀峪定东陵。

生前极为奢华的慈禧,其陪葬品相当丰盛,单是白玉、翡翠、金雕佛教像就有27尊,各类稀世珍品,如翡翠白菜等更是数不胜数。有研究者曾估算,慈禧的陪葬品价值大约相当于1亿两白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禧葬礼

如此奢华的陪葬,必然需要十分严格的防盗墓措施。这一点,负责修建墓穴的慈禧宠臣荣禄早已考虑周全,并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可惜,荣禄完全没有料到,慈禧去世二十年后,竟有一位来自河南永城的军阀高调地炸毁他辛苦布置的种种机关,彻底破坏了慈禧的墓葬。

这位军阀,正是后来因掘盗慈禧陵墓而被称为“东陵大盗”的孙殿英——

孙殿英出生于河南永城,原本是个地地道道的土匪。他年轻时性格轻佻,常与一些街头混混混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离开了故乡,漂泊到豫西,随后在洛阳一带结识了不少流氓和军警,最终组建队伍投靠了当地的军阀。

那个时期,军阀的部队显然没有什么军规可言,因此,他带领着队伍一边享用军粮,一边充当土匪,真是“像士兵、像匪徒、像百姓、像盗贼”。

这个队伍显然缺乏战斗能力,因此当他面对北伐的国民革命军时,他和他的军阀首领一路从山东溃败至河北。眼看主子即将覆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国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殿英

在投降之后,孙殿英被派往河北蓟县驻防,恰好与慈禧的东陵仅隔一面墙。没过多久,慈禧的东陵竟然被他翻得天翻地覆。

那是1928年7月8日的晚上,孙殿英以剿匪和演习为名,首先将东陵周边的居民全部驱赶并拘禁,接着由他的部下第一师师长谭温江带队,迅速向东陵进发。

根据谭温江手下连长的回忆,当晚,他们首先抓住了在早年建陵时的老人进行审问,没想到老人非常顽固,经过审讯后才从他那里得知了墓道的入口。

尽管他们找到了墓道的入口,但经过一番挖掘,依然无法打通。于是,谭温江果断决定让工兵使用炸药来解决这个问题。

接连爆破了三次,打碎了三道石墙,东陵最重要的区域瞬间变成了孙殿英及其手下的狂欢之地。他们不仅将墓中琳琅满目的陪葬品洗劫一空,甚至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撬开了慈禧的棺材,取走了她口中含着的夜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禧墓被盗画像

孙殿英曾回忆起打开棺材的情景,他表示:

“在开棺的那一刻,老佛爷似乎依然有生命,迎风而起时,脸色突然变得阴沉。”

于是,这场“东陵盗匪”的狂欢持续了整整两天半,直到7月11日凌晨,洗劫才终于画上了句号。

11日那天,孙殿英特意安排了二十辆大车来运送他们抢来的珍宝,而被他们从棺材中掀出的慈禧则被无情地扔在了一片泥水中。等到后来人们再次发现她时,她的身上已经布满了白色的毛发。孙殿英的这一行为,引发了慈禧的侄孙溥仪的强烈愤怒,他痛哭流涕,发誓要与这个“盗墓贼”孙殿英不共戴天。

在动荡的时代,总会有其独特的好处。孙殿英引发了如此巨大的风波,但他并没有因此受到严厉的惩罚,反而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声名大噪。

经过几次走过场的审问,孙殿英的事件竟然也就此结束了。

当然,处理舆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孙殿英在盗墓之后,深刻体会到了“成名多烦恼”的无奈。

不仅文化界的人士纷纷对他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批评,就连冯玉祥这位西北军的粗犷将领也表示:

“当我将小皇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时,认为自己完成了彻底的‘革命’,可没想到,与孙军长相比,我依然差得太多!”

除了各方热议的舆论外,孙殿英盗墓的另一个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盗墓动机究竟是什么?明十三陵距离孙殿英的驻地并不远,为什么他偏偏选择了清陵,而对同样近在咫尺的明陵却不闻不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十三陵

面对这一系列质疑,孙殿英曾对此进行过解释,他表示自己之所以挖掘慈禧东陵,是因为:

“首先,年少时在故乡被满族人杀害了父母和祖父,他立志要为他们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