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核史-离休干部访谈】
核工业广大离休干部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他们在核工业的创建、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是中国核事业发展的奠基者、核工业发展的开拓者和核工业精神的书写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目前,核工业健在的离休干部平均年龄达94岁。
在即将迎来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按照集团公司“整体•协同”年工作部署,集团公司社会事务部联合党群工作部、二二一局、宣传文化中心,组织开展离休干部口述核史活动,采访了参加过核地质勘查、铀矿采冶、纯化转化、同位素分离、元件制造、核电设计建造运营、后处理、高放处置、核技术应用等核工业全产业链领域的离休干部典型代表,探寻老一辈核工业人不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和光辉历史,抢救保护核工业重大事件史料,传承核工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窗外晨曦散落着的光打在满头银发的他身上,光圈在银丝间“舞动”,眼前的色彩别样绚烂,两鬓染霜,岁月的行囊里装满了他对核工业的拳拳热情。
整洁的衣衫,和蔼的面容,唯独手腕上的三块表显得格格不入,“我这三块表,都有它们的用处,我可不想被时间落下。”老人笑着调侃道。这位98岁的长寿老人,不仅言语幽默,更是每天都会定点上网冲浪的时尚“老头”,他就是我国辐射防护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辐射探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李德平。
“那时候,喜欢这个专业,就想一直学下去”
1926年11月,李德平出生于北京,并随父亲在天津南开八里台和北京清华园度过了他的童年,在成志学校念小学的他,常常对身边事物感到好奇,总是翘首以盼地翻阅父亲买给他的《科学画报》,这本充满新思想、新概念的期刊便成为了少年李德平的喜爱书目,而这或许也在他心里栽下了科学之路上不断前行的种子。
1944年春,他考入西南联大先修班,半年后以优异成绩保送到物理系,真正开启了他“感兴趣”的这份事业。那时候的李德平对实验课较有兴趣,喜欢动手,肯下功夫,实验做得较好,同学之间口口相传。1946 年,西南联大复员后,李德平选择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继续学习,当他回忆起来那段时光,布满时光印记的眼褶下,依旧充满着对这份事业热爱的目光,“我当时有别的选择的机会,但是物理研究这件事,我在行,那我就要继续做啊。”
这不,这份事业,他又继续做了下去……
1948年,李德平毕业于清华大学,留校做了助教。那时候,清华大学物理系招生人数迅速增长,物理课还是所有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原有的实验室、实验器材等远远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条件艰苦,年轻的助教们便竭力充实实验室,没有教材就动手编写讲义,大家一起商量解决对策,师长们鼓励大家相互讨论,李德平就在其中,这样的氛围深深地影响着他。
采访李老的时候,他虽然吸着氧气,但是仍旧精神抖擞地翻阅着一本书,来来回回地认真端详——《钱三强年谱长编》。或许,李老被拉回了与钱三强先生共事的时光,又或许李老想念起那个时候共同奋进的他们。
1951年,李德平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在这里,李德平作为助理研究员在钱三强先生担任组长的探测器组工作,从事辐射探测器的研究。那时的条件十分困难,制作仪器设备的原材料都没有,是同事们去各处找来的。有的设备需要自己吹玻璃制作,李德平的试验能力派上了用处,用上了大学时学会的吹玻璃抽真空的技能,吹制了探测器需要的单级汞扩散泵。李德平通力配合,因陋就简,带领大家吹玻璃管,自己设计并焊接电子线路。在解决了许多工艺难题之后,他们终于研制出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用卤素盖格计数管做成的便携式辐射探测器和一个用强流管做的探测仪。戴传曾、李德平及其合作者关于《卤素计数管与强流管的制备及其放电机制的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这些计数管和探测器的研制成功和批量生产,为地质勘探、中子物理实验和核试验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测量手段。
70年代,李德平在室外做实验。
“防护没有捷径,‘真’才能长久”
1958年,原子能所(现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主要从事技术安全工作包括辐射防护技术研究的技安室。李德平是电子学探测器和计量防护小组的副组长,由他带着四位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从事此项研究。由此,便拉开了李老在辐射防护领域的不断探索。
“这句话,我说了60年了,我也想再说一次告诉你们听。”李德平缓缓地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说道:“防护防护,如果一线工作人员的自身都保护不了,那我们防护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它,没有捷径,只有钻研与求索。”这一刻,感觉辐射防护的这份事业,在李老的嘴中,变得庄严,变得分量沉沉,责任和使命感这一刻仿佛在我心中,种了沉甸甸的种子。
“我只是比较重视防护,愿意在这方面做工作。重视多一点,就会少出事,少吃亏。”李德平等人相继开展了重水反应堆运行前的环境放射性本底测量调查,设计和安装调试了中国第一套零功率反应堆剂量监测和报警系统,建立了个人剂量外照射、现场勘测和环境监测体系。在测量辐射水平现场在数十年的科研工作中,李德平对辐射防护进行了许多深入的哲学思考。现在,他还不厌其烦地和身边的人讲着近代辐射防护的一些至关重要却时常被人误解的概念,如辐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那些将会受到而又可以避免和减轻的照射”,“个人剂量限值不是安全与否的分界线”,“监测的基本目的是验证而不是控制”等。李德平的这些论述对我国辐射防护的发展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在辐射防护监测中,误测与漏测都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安全这件事,必须得较真啊。”李德平对核安全问题,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对大型核设施的废水一直坚持要槽式排放。对某核电机组坚持要求设计部门按扩散试验与风洞模拟的结果调整烟筒位置及高度,以摆脱山体尾流影响。同一烟囱,设计部门为使气溶胶采样操作方便,用长管道将采样气体从烟囱上部引到厂房之后再过滤,李德平知道后,坚决反对,必须整改。他指出,这会造成气溶胶排放监测的重大误差。在他的坚持下,最终有所改进。上世纪80、90年代,李德平每年要主持审查十余项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核安全分析报告,他每次都是非常认真、深入、热情和一丝不苟,不惜被人误认为固执、顽固,甚至“不近人情”,他认为这是干这一行必须染上的“职业病”。
多年来,李德平没有忘记一位科学家应尽的社会职责。在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时,他和同事一起参与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三联书店联合发起的科学普及工作。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李德平和于敏两人负责回复人民来信,解答和澄清民众所关心的科学问题。
1984年,李德平陪同ICRP主委会主席等参观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实验室
1985年,李德平被聘任为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主委会委员,并连任三届。在此期间,他直接参与了推动国际辐射防护基本原则与概念发展的工作,将探索的视角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我常常会感到好奇,
到现在我还要学点新东西”
李德平一直在为中国辐射防护事业后继有人而默默耕耘,他说过:“世上只有一样东西给了别人自己不会减少 ,那就是知识。”在建立华北工业卫生研究所(现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之初,他就注意设立恰当的科研课题并挑选一批勤奋、踏实、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中青年人才挑起重担。正因有了李德平这样的伯乐,一些工作没几年的年轻“千里马”,才能被发掘,能够独立地拿出科研成果,参加部里组织的学术会议。李德平一直默默鼓励新一代年轻人,给予他们机会,对一些后来获奖的重要项目做了许多关键性的指导。
“你的老家是太原的吗?太原!那我可太熟悉了。”和记者聊到太原,李老开心地主动分享起他曾经在那里奋斗过的时光。“那会儿,还没有那条路呢”“那会在太原,孩子们要考试,邻居之间自己押题,没想到,押中了那年的高考题!”“这不,我这里还有从太原带回来的老陈醋。”一桩桩、一件件都被李老记得那样清晰,可能是那时候的时光让他记忆犹新,也可能是那段奋斗过的历史,暖在心间。
1992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咨询顾问组全体成员
在早期许多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李德平曾率领业务骨干赴日本、德国等国家进行辐射防护科研考察,还邀请国际知名的辐射防护和核安全专家来所里讲学,介绍国际上的最新动态。1984年冬,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专家组来中国考察,在核工业部的安排下,专家组得以到地处太原的七所考察,了解该所在辐射防护各个领域的工作进展,发现了中国从事辐射防护工作的主力军原来在这里。
对生活的热情,他一直没有改变。一直到现在,他都对新鲜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互联网普及之后,李德平便会用网络搜索自己的老同学;通过自学编程,画出相应图形;在软件修图技术未完全普及之前,他已经在学习如何用软件将自己的孙子与长颈鹿完美地融合于在一张照片上。现在每天“头条”必看,还时不时看看抖音的搞笑视频……
数十年来,李德平在辐射防护领域默默地耕耘,取得了骄人业绩,他的卓越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认可,被公认为我国辐射物理、辐射防护专家,中国辐射防护领域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如今已98岁高龄的他仍关心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的发展,追逐这一领域世界最新动态。眼前的他还是最初那个刚刚走出清华校园,胸怀事业梦想的他……他的身后是一代又一代追随着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中核青年。
口述核史③ | 离休干部杨朝勇:一万年太久了!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各单位投稿请通过中核集团融媒体中心投稿系统
策划 | 中核集团社会事务部 党群工作部 宣传文化中心 二二一局
出品 | 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核芯报道工作室×核伙人视频工作室×新画工作室
作者丨王思淇
责编 | 邢泓琳
主编 | 刘洋
审校 | 李春平
喜欢就“”和“在看”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