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盐碱地面积大国,位列世界第三,总面积达15亿亩。《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明确提出,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当前我国盐碱地治理现状怎样,如何进一步激活这一潜在粮仓?

 增产潜力大

我国盐碱地具备开发种植潜力的面积约有5亿亩,盐碱耕地超过1亿亩,主要有西北内陆、沿黄河上中游灌区、东北松嫩平原、滨海四大盐碱地类型区。其中,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盐碱地面积最大且连片分布。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治理是成功典范,通过治理,华北地区的盐碱耕地面积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万亩大幅缩减至零星分布。

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在重要位置。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的研发与推广,有效扩大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产业,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根据国家战略部署,要突出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这一重点,紧抓育种和治地两个关键环节,坚持生态与农业、治理与利用、短期与长期三个并重原则,落实科技、水资源、资金、体制机制四大保障措施,持续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到2035年,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新增耕地1500万亩左右,改造提升盐碱耕地1亿亩以上。通过改造盐碱荒地达到低等耕地水平,并提升盐碱耕地等级,将有望挖掘数百亿斤的粮食增产潜力。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攻克育种和治地的核心技术难题,解决作物适种难、土壤降盐难、返盐频繁等生产问题。

  地种相适宜

上世纪70年代,黄淮海平原开创了井灌渠排治理盐碱的“立体治碱”模式,经过20多年的实践,盐碱地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功,带动年增产粮食上百亿斤,为我国排灌洗盐、暗管排盐等水利治盐碱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树立大食物观,坚持“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原则,走生态开发利用之路,开创以多种食物为特色的大农业格局,向生态改良盐碱荒地要食物。面对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实,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广阔的盐碱地上深度挖掘碱蓬、盐角草、田菁等盐生先锋植物的利用价值,创建适宜重度盐碱地生态改良的可持续利用模式,适度开发盐碱荒地培育耕地,以确保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的安全。

目前,我国在盐碱地阻盐保苗和控制盐分表聚返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针对土壤板结、降盐再返盐、阻盐沃土等难题,已研发出多种功能材料,如改善土壤团聚结构的高分子改性材料、定向控盐表聚的液体地膜、阻隔返盐的暗管材料、定向阻盐的改性生物质炭、络合洗盐的大分子有机物等,可提升洗盐降盐效率5倍至13倍。同时,还筛选出具有抗耐盐碱、高效阻盐、促生防病等多功能生物菌种,并研发出长效降盐土壤改良剂、定向控盐调理剂、降盐沃土生物制剂、生物培肥增碳剂和松土促根剂等多功能产品,增产效果可达20%以上。在轻度盐碱地,创建盐碱耕地降盐阻盐沃土增产技术体系,可提升盐碱耕地质量1等级至2等级;在中度盐碱地,创建盐碱地降盐控盐培肥技术体系,可提升盐碱耕地质量2等级至3等级;在重度盐碱地,创建盐碱地洗盐脱盐适种技术体系,可培育新增盐碱耕地,实现亩产100公斤至200公斤。实现了盐碱地质量的显著提升和粮食产量的稳步增加。

 种业新突破

我国在做强种业“芯片”、培育耐盐碱品种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主效耐碱基因AT1,探明该基因与水稻的粒形调控基因GS3同源,AT1/GS3基因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的调控机制高度类似,揭示了作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成功培育出中科发5号水稻品种。

目前,已通过国家审定的耐盐碱粮食作物新品种达30多个。其中,金丝优98香水稻全生育期在5‰盐水浓度下亩产可达327.2公斤,打造了一批百亩、千亩、万亩耐盐碱水稻丰产示范田。在河北沧州黄骅地区推广捷麦20旱碱麦品种,亩产已从50公斤提高到220多公斤。泉粱5号高粱在山东东营盐碱地创下亩产585.28公斤高产新纪录,成为东营、滨州、菏泽等沿黄盐碱地区的高效作物。

同时,选育出的饲用甜高粱新品种也表现出极强的耐盐碱、耐旱涝、优质高产特性。连续3年在山东东营、新疆阿拉尔、内蒙古通辽、吉林白城等地的中重度盐碱地田间试验,亩增产30%以上,有望成为盐碱地粮改饲利用的先锋品种。

要确保盐碱地治理取得成效,既要培育推广以种适地的耐盐碱良种,又要构筑降盐沃土以地适种的良田,还要创立种地互适的高效利用良法。要坚持“因区、因种、因地”分类集成的原则,从村域试点起步,推动镇域示范,建成县域试验区,引领轻度盐碱地增粮油、中度盐碱地扩经饲、盐碱荒地变绿洲,打造盐碱地产能提升的先导性样板,充分激活我国盐碱地这一潜在粮仓。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博文 赵建军 李博文系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赵建军系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