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视频。

其中有个细节。

一位受访者提到,自己的同学聚会,从很多年前开始,饭桌上就已经没有女生了。

刚开始在微信群里大家还很热络,但到了真的张罗聚会的时候,女同学们一个个就开始支支吾吾,不确定有没有时间。

只剩下男同学们则兴致勃勃,相互艾特。

这句话一下击中了我。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身边38+左右的中年女性都在干什么?

一时间,我竟答不上来。

那些年轻时经常组织聚会的同学、朋友,如今十次才能叫出来一次。

除了一些需要夫妻并肩出席的婚礼、遛娃等社交场合,好几月都见不到她们的身影。

那她们都去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说起来,女性从社交场合消失最明显的节点,大概是从她们的身份转变为妻子、母亲开始。

婚育和家庭带来的对时间、精力的挤压,让大部分女性不再自由。

曾有一部纪录片,拍摄了一位女性的一天。

每天早上六点,她就得起床,趁着丈夫孩子还没醒,准备一家人的早餐。

七点,丈夫孩子起床,她的工作还没结束,先监督孩子穿衣洗漱。

做完这些后,丈夫已经去上班了,她还没吃上一口饭,忙着喂饱孩子,送孩子上学。

然后她才有时间收拾自己,出门买菜,再回家收拾家务,洗衣、洗碗、打扫卫生。

下午四点,然后又要接送孩子、准备晚饭、催孩子学习、辅导作业、收拾残局……忙完这些已经深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第二天一睁眼继续重复,没有气口,也永不停歇。

而这仅仅来源于家庭事务的重担,如果还身兼社畜的职场女性,每天还需风里来雨里去上班和下班。

中间还要穿插着照顾老人、人情往来、家长里短。

剩下的时间寥寥无几,哪里还有精力说走就走,参加各种聚会,维护友谊。

说句很扎心的话,真正属于中年女性的时间,大概只剩熬夜了。

这几年,我也发现了,已经中年的我好像也没什么社交了。

偶尔想要出去好好放松一下,或是找些朋友一起谈天说地,却突然发现,谁的时间都凑不到一块。

于是渐渐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规则:

工作日、上学日默认不邀约,周末需要提前打招呼,安排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即便是提前约好了,也难免会因为家里的各种突发情况而临时取消,或者被迫中断。

“孩子突然不舒服”“要给老人送东西”“家里漏水了”。

过去促膝长谈的朋友,如今只能在微信上匆匆寒暄几句,或只有在节日送祝福。

但更多时候是静寂无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每个人也有难以言说的生活压力要面对。

这样的改变,难免让人五味杂陈。

而这或许就是女性步入中年的必然代价:

在各自具体的生活面前,友情和社交早已不是我们的优先级。

家庭和搞钱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看过一句话,是这么形容女性友情的:

“女性友谊的三次告别是,恋爱、结婚、生孩子。”

确实,相比于男性,女性的确容易受困于“母职”的身份和责任之中,无法挣脱。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有一个情节令很多人印象深刻。

黄亦玫对苏更生说,“很久没有人叫过我的名字了,我不希望黄亦玫这个名字,被小初妈妈代替。”

自从结婚后,黄亦玫三年没有上班,整天围绕在家庭孩子的日子里,不仅失去了自由,就连自己的名字也渐渐被世人遗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黄亦玫的困局,也是现实中无数中年女人的缩影。

她们被婚姻和家庭占据大部分时间,牺牲奉献,失去自我,还要承受着外界的各种偏见与轻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时常有读者向我感慨:

“自从结婚有孩子以后,自己好像就低人一等,成为社交链的最底层。”

有时候挺羡慕我老公的,可以每天呼朋唤友,还有一群好兄弟一起玩,而我出去一趟,就要做好面临各种眼光的准备。

有工作的时候,别人会问“你这么忙,还有时间陪伴孩子吗”;

没工作的时候,又被人教育‘你不担心这样,会和社会脱节吗’;

未婚的朋友默认你聊天的内容都是围绕公婆、孩子,觉得彼此已经没有共同话题,慢慢不再发出邀约;

而认识新的朋友,问你在做什么时,你回答“在家带娃”,总能收到对面探究的眼光,好像下一秒,老公就会出轨;

于是慢慢地,我越来越不愿意出门,几乎把所有重要不重要的关系都砍了,人际交往的半径,只固定在小家了。

很扎心,但也很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当我们在讨论,为什么中年女性集体消失在社交场。

但其实又何尝不是外界的不理解,不认可,以及诸多刻板印象的标签,让她们变得异常敏感,甚至陷入自卑的情绪中。

直到最后,主动放弃这部分的自我需求,压缩自我的社交空间。

有的老公的社交圈,就是自己的社交圈,老公朋友的妻子就成了自己的新朋友。

有的朋友圈是随着孩子的社交需求展开的,以前和闺蜜的约会时间,变成了邀约孩子班上的同学家长。

还有的孩子就是自己最好的搭子,一起旅游,一起吃饭,一起拍照。

和老朋友的联系越来越少,微信里除了老公孩子家长群的消息,不再有其他人的问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没有社交,没有朋友,那人生下半场会不会很悲哀?

那倒未必。

友情的背离与消逝,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发生,只不过中年是最明显的一道分水岭。

但即便是有一万种客观理由,有一个主观原因不可否认,那就是:

中年之后的友谊,其实更代表了一种自我选择。

就像网友@春晓。

年轻时,她只要一闲下来就觉得发慌,尴尬,迫不及待就想呼朋引伴。

但最近这两年,她越来越不喜欢和朋友过多联系,聚会中各种攀比、家长里短、搬弄是非,只让她觉得内耗。

所以现在,她几乎不社交,没事就在家里宅着。

“年纪大了,你就会发现,其实压根不需要那么多朋友,你也没有时间去维系那么多关系。

你最缺的,其实是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一个人在家不化妆、不打扮、独自喝茶,看电影。

不拧巴也不需要表演,平平淡淡,整个人舒适且自在,这种状态其实是一种享受。

至于友情,只要身边留下的都是最值得珍惜的人,那就足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毛曾在《送你一匹马》中写道: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了负担和承担。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年轻的时候,我们追求热闹生活,不断拓宽朋友圈。

甚至可以在利益驱动的前提下,刻意迎合别人。

但当你年纪越大,你会发现,

我们已经不依赖于社交寻求外界的注意与肯定,也不需要用朋友多寡来证明自我的价值。

与其参与太多无意义的社交,刻意维持的假性亲密友谊,不如主动从世俗的喧嚣中抽身出来。

或回归家庭,或投身自我。

一个人,一屋好书,一杯浅茶,自由自在,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这也算是,人到中年才能攒下的底气与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朋友又问我:那你从来没感觉到孤独吗?

我说,好像还真的没有过。

一个人没有电话、没有聚会、没有社交,开始或许会让人感到不安。

但正是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会开始更加了解自己,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追求。

我们不再害怕失去,而是拥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丰富自己,陪伴家人。

我们不必担心他人的眼光和评价,而是专注内心成长,找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

所以,如果你现在也没什么朋友,感觉被世界抛弃了。

不必伤感,也无需哀叹。

真正清醒的人都明白,人生真正的幸福,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走。

给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空间,当你可以完整、独立的面对自己,才是拥有更美好、更自信的人生开始。

你觉得,人到中年,还有必要参加社交性聚会吗?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

欢迎来留言区和我们一起聊聊吧。

作者:小嗲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图片:unsplash、Pexels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 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转载请联系十点 读书。

真正的自由,不是外界赋予的,而是从内心出发,给自己一个独立而开阔的空间。

如果你渴望在中年的课题中找到自我,渴望在生活的重压下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不妨加入壹心理【心理学交流群】,从探索自我开始。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学习心理学知识、观看大咖直播,打破认知的桎梏;可以参与免费抽书,用知识滋养心灵,与志同道合的群友一起成长;还可以免费领取【1V1心理职业规划】,掌握新的职业技能,开拓副业提升收入,拥抱一个更自由的人生!

立即点击下方海报,免费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