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当时取安庆府、徽州府首字得名“安徽”。此后省会历经多次变动,在短短一段时间内更换达5次之多,这在国内省级行政区历史中较为少见。
起初,省会设在安庆。安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而且地理位置上在长江北岸,有着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扮演着安徽地区中心城市的角色。
后来由于局势等多种因素影响,省会有过迁至庐州(今合肥)的阶段。庐州地处安徽中部,交通相对便利,也是一个有着一定规模的商贸聚集地。
接着又有过重回安庆的情况,毕竟安庆长期以来积累的影响力仍在,诸多行政机构等在那里有着深厚根基。
再之后还涉及到在蚌埠等地作为临时省会等变动,蚌埠在当时因铁路交通兴起,津浦铁路等使其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具备一定条件承担省会职能,哪怕只是临时阶段。
最终省会又稳定在了合肥,合肥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近现代凭借其位于安徽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能更好地辐射带动全省各地,且在科教、工业等多方面不断崛起,逐渐巩固了省会地位。
安徽从地域上看,大致可以分为皖南、皖中、皖北地区。皖南地区受徽文化影响深远,徽派建筑、新安理学、徽商文化等独具特色,这里有着精致细腻的文化韵味,像古徽州地区的村落、祠堂等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更偏向江南地区那种婉约、讲究文化传承的风格。
皖北地区则在语言、民俗等方面和中原地区联系紧密,方言上接近河南话等中原官话体系,饮食上以面食居多,民俗活动也有着北方地区那种豪爽、热闹的特点,比如一些传统的庙会等活动规模宏大、氛围热烈。
皖中地区又有自己相对中和的特点,处于南北过渡地带,融合了部分南北文化元素。如此大的地域文化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认同感上有时候很难统一,感觉像是不同的“文化板块”拼凑在一起,给人一种“散装”的印象。
皖南地区因为有黄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较好,同时历史上徽商留下的商业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也助力了部分产业发展,一些地方的特色产业如文房四宝等文化产品制造也颇具规模。
皖北地区传统农业占比较大,工业方面相对薄弱一些,近年来虽然在不断发展,但和皖南、皖中部分城市相比,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距。
皖中合肥等城市依托科教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成为全省的经济、科技核心,而滁州等城市又凭借靠近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发展迅速。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和水平不同,好像缺乏一种紧密的“黏合剂”将全省各地的经济联系得特别紧密,也容易让人觉得全省比较“散装”。
“不南不北两边都不认”的尴尬处境
地理方位角度:安徽正好处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贯穿而过的区域,这就导致其部分地区在地理划分上既有南方特征又有北方特征。从气候上来说,淮河以北地区冬季相对寒冷,会有降雪等更具北方特点的气候现象;而淮河以南地区冬季相对温和,符合南方气候特征。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北方多种植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南方多水稻等水田作物,安徽则是两者皆有。这种兼具南北特点的情况,使得外界有时候很难清晰界定安徽整体到底属于南方还是北方,安徽自己在融入纯粹的“南方阵营”或者“北方阵营”时也似乎有些“两边都不靠”的尴尬,有种两边都不太能完全“认”的感觉。
文化心理角度: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皖南地区从心理上可能更倾向认同南方文化,觉得自己的文化传承、生活习性等和江南地区一致;而皖北地区又会在某些方面与北方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从全省角度来看,安徽整体很难完全契合某一方,在外人眼里以及自身内部交流融合中,就容易出现这种尴尬的处境。
不过虽然安徽常被调侃为“散装大省”“不南不北两边都不认”,但实际上其内部各区域在共同的历史发展、资源整合等大背景下,联系也是日益紧密的,并且全省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正朝着更加融合统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