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很喜欢参加‘蜗牛’的活动,在这里,他们可以融入进去。”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家属区女士说,在这里,他们互相之间有交流,还能互相关照,“对他的能力提高也有帮助。”
区女士说的“他们”,是一群不同程度的肢体、智力、精神残障人士。从2016年成立至今,从最初的十多人,到如今近150人,“追梦的蜗牛”互助会这个由残障人士及家属、助残义工组成的民间组织不断壮大,互助会负责人罗翠碧说,正是在每个参与者的坚持下,这个互助会坚持走过了8年时间。
在互助中慢慢进步
11月7日,星期四,每逢周四下午,是互助会开设的“益智课堂”时间。互助会的志愿者们为残障人士及家属准备了手工课或亲子活动。这次是用志愿者们提前收集好的绿植、鲜花等材料,制作一幅孔雀贴画。
参与者正专注制作贴画。
互助会有核心骨干成员6人,她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提前策划构思活动内容,提供制作样板并进行指导,有的负责收集采购材料,有的负责组织登记参与情况。“这些活动内容都会提前发到群里,让家属和残障人士先熟悉了解,到具体开展活动的时候,她们就容易上手了。”罗翠碧介绍,“益智课堂”的活动内容由志愿者骨干精心策划,自2017年开设以来,活动的内容都不重样。
家住陈村潭村的区女士很认可“蜗牛”的活动,她的孩子小何因脑部缺氧影响发育,长期需要家人看护,“以前他经常在家呆坐着,这几年参加了旧圩康园和‘蜗牛’活动,他能理解的东西多了很多。”区女士说,一提到康园、“蜗牛”,他就很喜欢,他知道逢周一至周五要过来康园,每周四下午有“蜗牛”的活动。
在“蜗牛”的课堂上,学员们找回了难得的轻松。
在“蜗牛”的活动中,除了自我成长,还离不开“互助”。区女士负责接送同村的另外两个家庭一起参与活动,有时她也委托她们照看能力相对更弱的小何,“这里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她介绍说,同村的阿煊虽然有唐氏综合症,但理解能力比小何要好,在他的带动下,小何也有进步。
“蜗牛”每季度的外出,是最受欢迎的活动内容,“哪怕是去附近的公园野餐,他们都很开心!”区女士说。
在互相支持中迈过8年
举办外出活动,也是互助会负责人罗翠碧多年前牵头办会的初衷。在参与陈村镇助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深切感受到残疾人家庭的社交困境,希望凝聚起一群残障朋友,在集体外出活动中,展现他们的风采,重树他们的自信。
从最初的“一围台”,到吸引越来越多家庭的加入,互助会已经走过了8年时间,罗翠碧也没想到能坚持这么久。从每月无固定地点的相聚,到每周一期的“益智课堂”,“是少英说可以坚持每个星期,所以我们坚持了下来”,罗翠碧口中的少英,是互助会的骨干之一。
志愿者骨干黄少英正在指导学员制作贴画。
对于这样的坚持,身形瘦瘦小小的黄少英语气中不乏坚定,“我自己残障,家里也有抑郁的妈妈要照顾,所以很能理解这些家长的痛苦,在这里他们可以互相倾诉,抒发情绪”,她把退休后的空闲时间都留给了“蜗牛”,策划合适的活动内容,制作活动PPT,公众号宣传等,遇到不懂的,她就向做社工的侄女请教,自己摸索进步。她觉得在“蜗牛”大家互相支持,自己也得到了很多,“他们很爱戴我,我骨折了,他们会带我去看病”。
德胜基金会自2019年至今,持续对追梦的蜗牛互助会进行资助,并鼓励和引导其加强与陈村慈善会及热心企业的联动,成长为卓越的残障人士及家属互助服务组织,为更多特殊家庭提供切实的互助关爱服务,凝聚和传播更多社会正能量。
近期互助会积极发动社会筹款,已筹集善款超3万元。罗碧翠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骨干站出来,越来越多热心企业主、志愿者、家属捐赠善款,自己倍感鼓舞,更加坚定继续办好互助会。
来源 | 顺德融媒
编辑 | 小德
声明 | 我们推送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来源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