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12日,邓小平和彭真到兰州铀浓缩厂视察,在陪同人员中,邓公一眼认出了一位女科学家。邓公说:“我见过你嘛!1959年你胸戴大红花,参加了全国群英会。从此你隐姓埋名,不知去向了,连你的先生张文裕也找不到你。”
这位隐姓埋名在西北工厂里的女科学家,就是我国铀同位素分离领域的奠基人,核工业功勋,中科院院士王承书。
年轻时的王承书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于上海。18岁时被保送至燕京大学,是班里唯一的女生,4年后以第一名毕业。1936年获得燕大硕士学位,1939年与张文裕结婚。1941年,王承书争取到了美国巴尔博奖学金,赴美留学,是密歇根大学第一位已婚女学生,3年后她获得博士学位。
王承书与丈夫张文裕
在美国期间,王承书主要从事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研究,并与导师在1951年提出了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一经发表就轰动世界物理学界,并沿用至今。而随着“张氏原子”的发现,王承书的丈夫张文裕也取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按照美国法律规定,连续在美国居住5年就可以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美国同事们坚信,继续研究下去,王承书获得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回国前,王承书夫妇因为在物理学方面颇有建树,物质生活上很富裕。体面的工作、优厚的待遇、幸福的家庭……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都应该对这种生活状态感到满足。王承书后来回忆说:当初,不是我不爱美国的优厚生活,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
她还说,我不能等别人把国家建设好了再回来。
由于王承书的儿子在美国出生,自动获得美国国籍,但是,也被她毫不犹豫放弃。
年轻时的张文裕
1956年10月6日,王承书与张文裕踏上了阔别15年的祖国土地。她在笔记本里写道,“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心里说不出的兴奋,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王承书笔记本里写的文字
回国后,她争分夺秒工作,她说,我40多岁才回国,我的大好时光都耗在美国了,我觉得欠国家很多。
王承书与丈夫张文裕
1958年,我国筹备建设热核聚变研究室,钱三强找到王承书,希望她去挂帅。这个领域当时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也是她从未接触过的陌生领域,对46岁专业已经定型的王承书而言,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面对钱三强的邀请,王承书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愿意”。
接手工作后,王承书被派到苏联,进行三个月的学习。
在苏联,王承书发现了一本热核理论方面的书,而国内没有这方面的专著。于是在归国的火车上,借助摇摇晃晃、忽明忽暗的灯光,她顾不得欣赏沿途的风景,埋头翻译,整整七天七夜,在列车抵达北京前,王承书完成了全书160页的中文翻译,出版后,这本书为我国热核试验,提供了重要依据。
仅用时两年多,王承书就带领团队填补了中国在热核领域的空白,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蹚出了一条前沿之路。正当她准备在热核领域深入研究时,一个突发情况,再次令她从零开始,而且让她从国际物理学领域彻底“消失”了。
1961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进入了攻坚阶段。当时位于兰州铀浓缩厂的高浓生产线,刚刚装上部分机器。苏联专家撤走后,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只有沉睡的厂房,设备,成堆的疑点、问题,和残缺如天书的资料,我国的原子弹面临缺乏核燃料的危机。苏联人曾经嘲笑:离开外援,中国的铀浓缩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
1961年3月,钱三强再次找到王承书:“现在国家需要你再次转行,这件事情要绝对保密,你看行吗?”王承书平静地说:“我愿意”。
铀同位素分离领域,是一个异常艰难的陌生行业。但是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为原子弹提供核燃料,没有铀,原子弹就是个哑巴。尽管法国之前爆炸了原子弹,但是用的是钚,威力远不如铀弹。由于铀235与铀238混合在一起,铀238稍重,要分离开来,就要用到扩散机。几千台扩散机,每经过一台,就会些微增加浓度铀235的浓度,最终需要的,是要达到90%以上。王承书要面临大量的计算,计算机打出来的数据,堆满了一屋子。王承书仔细核对数据,保证机器运转不出差错。一个数据错误,很多工作都要从头再来。
1962年,有关原子弹研制的两年规划获得中央批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时间,定在了1964年。按照这个节点倒推,确定了高浓缩铀产品的提交时间。
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到铀浓缩厂做调研,他问到有无把握按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时,把目光投向了王承书。王承书坚定地回答:可以。张爱萍又问,有什么依据。王承书回答:我们在原子能研究所所做的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能保证按时出合格产品。她说:在我的承诺中,除了对孩子的承诺不能兑现外,其他的都兑现了。
1964年1月14日,第一批高浓缩铀合格产品产出,王承书带领团队,比原计划足足提前了113天。
钱三强去兰州铀浓缩厂,问她:“承书同志,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困难没有?”
“没有。”
“生活上呢?”
“没有。”
“有什么话要捎给文裕先生吗?”
“也没有。”
其实,怎么会没有困难呢?一个女人,长期与丈夫、孩子分离,在条件恶劣的大西北,放弃卓有成就的领域,隐姓埋名在绝密领域,各种不利因素纷纷压向她。然而,她都默默承受,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然而欢庆的人群中,却并没有王承书的身影,此时她又转战一个新的领域:大型国产扩散机的研制。
在一本书里,人们发现一张泛黄卷边的纸条,在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最好的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王承书笔记本里的文字
生产高浓缩铀,在当时国际上用的是扩散法,其载体,是一种气体扩散机的设备,当时完全依赖国际进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家正式下达研发大型国产扩散机的任务,王承书被任命为总设计师。
她又一次转行。
在随后的上千个日夜,王承书带领团队,克服诸多困难,以年近花甲之躯,撑起了大型扩散机的研发重任。由于文革的影响,很多工作都停滞了,最终经过15年的殚精竭虑,换来了中国扩散技术的突破和飞跃。1979年12月,大型国产扩散机通过了扩散厂运行验证和国家级鉴定。此时的王承书已经67岁,第三次完成了国家交给她的重任。而她也从满头青丝,变成了一头华发。
晚年的王承书
晚年的王承书患了白内障,医生建议她打10针进口药,当她听说每支药600元,非常舍不得,她说:你看,我这双眼睛还值6000元吗?
晚年的王承书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与世长辞,享年82岁。遗嘱中,她将个人书籍和科技资料,全部送给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积攒的10万元存款,全部捐给希望工程。余下的7222元8角8分,最后一次作为党费交给组织。
王承书雕像
2020年1月15日,王承书被授予核工业功勋奖章,以表彰她在铀同位素分离领域所做出的奠基性贡献。
核工业功勋奖章
多年前看到王承书的事迹,我落泪了。在做她的视频和文章时,我又落泪了。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