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亚洲最大的干预论坛发布以后,推出的全球首款碳纤维氧舱“大方舰”就预约不断。

“官网咨询就没断过,都是问这款”,其工作人员称“上海北京的旗舰店来了很多人参观,其他地区的十几家门店也是咨询不断。”

虽然其售价不菲,1.6大气压的单人低配版本定价也要39.8万/台,而1.9压力的纯碳纤豪华版择一台将要70万。而且这超越了市面氧舱的主流定价。在这个经济环境下,售价堪比豪车又似乎是非必须品的“大玩具”走红,令人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春头等舱”

始作俑者是4年前以色列的一篇研究,在起3个月的实验中,受试者指标获得大幅逆转,这被国内广泛报道。经历了前期吸氧促衰的质疑后,这几年依然逐步走红。

歌手贾斯丁比伯就经常进入高压氧舱内;卡戴珊家族的颜值天花板肯豆也时常带着电脑进入高压氧舱内一边工作。在国内,高压氧舱也逐渐走红。被称为“不老女神”的伊能静最喜欢的就是躺在高压氧舱内敷面膜;香港赌王也曾在豪宅中安装高压氧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走红并非只是受“不怕死”的名人效应引导,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的推波助澜也功不可没。氧化只是普通人对其机制的不了解,其实高压氧只是补充随着年龄降低吸收氧能力下降的差值。更多的研究则是证实高压氧通过VEGF增加多项潜力。哈佛教父David Sinclair更是将其推崇为几个重要自用手段之一。

名人界和科学界将高压氧包装成了“大玩具”,其市场份额节节攀升。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3年全球家用高压氧舱规模已经达到了1.1亿美元,预期2029年将增长至3.2亿美元。而中国家用高压氧舱也达到了3357万美元,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些高级商务酒店、会所、高端健身房都出现了高压氧服务。尝试过多种方法的李先生表示:“相较于一些手段,高压氧舱这种非侵入式方法更容易被接受。”

质疑被打消后,市面上的产品依然难以入挑剔客户的法眼,最大的问题是“压力不够”。高压氧海底学会UHMS研究表明:1.5ATA以下的设备未被证明有用。然而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的压力都是1.3个大气压。虽然彼时市场热情似火,《新京报》等媒体依旧泼了一盆凉水,直指商用高压氧舱“多是智商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朝阳区的周女士是观望者之一,有背景的她非常清楚高压氧舱是2.0个大气压以上,以色列的研究也是2个大气压,低了可能就是吸了个寂寞。观望一两年都迟迟没下手,但自己要美容,老人要改善睡眠,孩子要提高学习效率,很刚需,都已经计划入手山东某品牌1.5ATA氧舱,虽然其已经超过1.5吨的重量。在得知瑞健未 来推出了1.9ATA大方舰后,没有去门店,只是通过视频电话考察,就购入了一台。

高压力氧舱不是第一次吃螃蟹,作为Rejuvelab(逆龄实验室)的音译名,独创性开发很多设备,中国第一款电动冷冻舱、全球第一款复合光舱、中国第一台高低氧。

达到市面最强的,可能是走红的一个核心原因。

要里子也要面子

上海的李先生是个“颜控”,让其观望的原因是,在达到压力的情况下,几乎都很丑。“那种纯钢的达到1.9压力,要设计的像个球,你懂吧,家里放着很忌讳”,李先生直摇头说道。

碳纤维高压氧舱“大方舰”,在1.9ATA(即1.9倍大气压)的基础上,配备劳斯莱斯星空顶、按摩椅、沉浸式家庭影院,一下就戳中了他的心巴。相较于传统钢锰材质,碳纤维高压氧舱可减重50%。同时,碳纤维氧舱的承压能力更强,安全系数更高,这也是其迅速获得欧盟CE、美国FDA认证的原因。

碳纤维给人一种科技感和高价值感,再加上其智能模式,“出去我愿意说,家里有台70万的碳纤维氧舱,朋友还会问我哪里买的”,李先生一脸的自豪感。更轻的重量,李先生将其装在了别墅楼顶,晚上的灯光,让其很具黑科技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甚者,杭州有电商富豪直接从找到品牌经理方式,要求加价300万定制一台纯碳纤维手办式高压氧舱,为了招待朋友方便。

高价值的氧舱,似乎正成为富豪们需炫耀,或者社交的新型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升温,乱象丛生

然而,随着高压氧舱市场的不断升温,一些行业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

由于缺乏规范的市场管理,市面上的高压氧舱技术标准参差不齐,也不尽人意。杭州某氧舱商家为了谋取暴利,采用劣质材料、简化生产工艺;青岛某多人舱设备,舱内压强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达到1.09ATA,与宣传的1.3ATA相差甚远。

这些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但是,要想彻底解决行业乱象,还需要市场、企业家和消费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瑞健未 来负责人称“我们已经有了不少海外客户,国内市场乱象怕是会影响整个国际市场的形象。”,令人苦笑不得的事,还经常接到品牌方跑路,消费者找不到售后,付费让其帮忙解决的咨询。

高压氧舱下半场,技术和品牌似乎都是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