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急诊室的灯光依旧明亮。55岁的赵明山被急匆匆地推进了抢救室,他的妻子李芳焦急地在门外踱步。
"血压260/140mmHg,心率110次/分,
呼吸急促..."护士快速报出生命体征。
主治医生王海涛皱起了眉头:"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吗?"
李芳点点头:"有,已经十年了。他平时一直在吃降压药的。"
"最近有停药或者调整用药吗?"王医生追问道。
李芳突然想起什么,惊慌地说:"前两天他说药吃完了,想着周末去复诊拿药,就停了两天..."
王医生叹了口气:"看来是突然停药引发的高血压危象。我们得立即采取措施稳定血压。"
就在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时候,赵明山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却因为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演变成了生死攸关的紧急情况。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中老年人生活中的"老朋友"。
然而,正是这种习以为常的态度,往往会让人忽视了它的危险性。
赵明山的经历并非个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我国目前约有2.7亿高血压患者,但血压控制率仅为15.3%。这意味着大多数患者的血压控制并不理想,而不规范用药正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在服用降压药时,到底有哪些常见的错误?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地使用降压药呢?
错误一:擅自停药或减药
很多患者在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后,就认为自己"好了",于是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殊不知,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甚至引发高血压危象。
错误二:不规律服药
有些患者经常忘记吃药,或者觉得"差不多就行",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佳。
错误三:服药时间不当
某些降压药有特定的最佳服用时间,如果用错时间,可能会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
让我们回到赵明山的故事。经过一夜的抢救,他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第二天早上,王医生来到病房查房。
"赵先生,你这次真是太危险了。"王医生严肃地说,"突然停药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发了高血压脑病和肺水肿。幸好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赵明山虚弱地点点头:"医生,我真的知错了。以前总觉得降压药吃了这么多年,少吃两天应该没事..."
王医生耐心解释道:"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我们来看看你之前的用药情况吧。"
经过详细询问,王医生发现赵明山还存在其他用药误区:有时忘记吃药,有时觉得血压不高就少吃点,甚至还尝试过网上流传的"偏方"。
王医生摇摇头:"赵先生,高血压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药物是不够的。我们来制定一个全面的管理方案。"
接下来,王医生为赵明山量身定制了一套高血压管理计划:
1. 用药方案:根据赵明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并详细说明每种药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2. 生活方式干预:制定饮食、运动计划,指导戒烟限酒。
3. 自我7ekx.olhosmen.com监测:教会赵明山正确测量血压,并记录日常血压变化。
4. 定期复查:安排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并发症筛查:定期进行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检查,及早发现并发症。
王医生特别强调:"赵先生,记住'三坚持':坚持服药、坚持监测、坚持复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高血压控制住。"
赵明山认真地点头:"明白了,医生。我一定会严格遵医嘱的。"
李芳在一旁补充道:"我也会监督他的,绝不让他再出现这种情况。"
一周后,赵明山康复出院。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规范用药的重要性。他不仅自己认真执行医生的建议,还主动向身边的朋友宣传正确用药知识。
半年后,赵明山来医院复查。他兴奋地告诉王医生:"医生,我的血压一直很稳定,而且体重也减了5公斤!"
王医生欣慰地笑了:"做得很好!坚持下去,你的生活质量会越来越好的。"
赵明山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高血压患者中的一个缩影。在我国,高血压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且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促进规范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医疗机构的努力,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参与到高血压防控工作中来。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