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的社交媒体上,都能看到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高喊"打倒资本家","消灭不平等",仿佛这就是道德的最高标准,仿佛这就代表着思想的进步。但是,如果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先要来谈分工。

古典经济学早就发现了,相比每个人自给自足,社会分工能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同时,他们也发现了一个基本事实: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会导致市场经济中的差异。

就像经济学大师米塞斯在《人类行动》中说的:"经济学家在研究问题时,绝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 , 人与生俱来的和后天获得的不平等,使得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一样。"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技能、性格和心理倾向都不同,他们才会选择加入社会分工,因为这样能比自给自足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就是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些差异让人们愿意在社会分工中自愿合作。

那么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和财富的差异是怎么产生的呢?

每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去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这个过程是通过市场的价格体系来实现的。比如说,对企业家和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选择,因为所有面向未来的行动都存在不确定性。

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能根据自己投入的生产要素来要求相应的产出份额。而且,每个人的贡献都会获得不同的溢价,这个溢价是由消费者对最终产品的评价来决定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市场经济中的财富和收入差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人与人之间在生理结构和地理位置上的差异,这体现在他们的技能、能力和智力上;

第二,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准确预判市场的未来状况;

第三,不同投入要素的边际价值生产率不同 - 说白了就是消费者认为你对最终产品的贡献值多少钱。

有一些马派人士说所有的生产成果都应该属于劳动者,而不是企业家、资本家和地主。

这个说法听着动听,但是根本毫无逻辑。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生产过程中不只需要劳动力,还需要资本家之前积累的资本和土地所有者的资源。

其次,如果没有企业家的判断和组织,这些生产要素根本无法被引导到满足消费者最迫切需求的生产线上。

企业家获得利润,恰恰说明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生产制度的分配标准。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分配的公平性是建立在私有财产制度基础上的。

所有财产,包括生产企业的投入和收益,都有明确的所有者

获得财产的方式要么是最初开发未被占有的资源,要么是通过合同从前一个所有者那里转让得来。

每个参与社会分工的人都有权获得自己劳动的成果。

在这个分配标准下没有随意性可言。

只有不参与生产或者通过暴力,才会失去这种权利。

而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就不一样了。

因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被认为是"集体所有",由指定的管理者控制分配权。

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分配不是由消费者的评价来决定,而是由计划者的主观判断来决定。

他们可能为了所谓的"平等",不管你能力强弱、贡献大小,都给你一样的报酬。

这种制度有什么问题呢?

我去过很多工厂。比如化妆品工厂,有的工人在贴标签,有的在装箱,有的在操作封塑机。电子厂里,有的工人每天就是重复一个动作 - 把某个零件安装到某个部位。

如果不管工作难度和责任大小都给一样的报酬,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把计划经济的分配标准强加到市场经济制度上,必然会破坏市场经济中的激励机制。

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收入和付出没有关系时,谁还会努力工作?

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下降。

所以说,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和收入分配的批评,往往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他们是在用社会主义的分配标准来评判市场经济。

这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破坏市场经济中维持效率的激励机制。

如果真想让社会更好,与其追求绝对平等,不如想办法让每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就要求消除特权,所有人有一样的法律地位,在法律的保护下,平等地、自由地展开与他人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