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还在旧军时负了很重的伤,在1916年3月20日,刘伯承率领部队突然对丰都城发起攻击,但是其率领的护国军第四支队被北洋军反扑,遭到惨败,护国军第四支队被迫解散,而刘伯承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刘伯承在此战中右眼受伤,从此失去了右眼。
1923年10月,刘伯承率第一路军攻取大足,刘伯承在此战中,其大腿的动脉血管被打断,随即送往成都抢救,从大足到成都共600多里路程,路途十分艰苦,刘伯承的好友王尔常一直护送他到成都,法国人艾梅对刘伯承进行紧急抢救,老师长熊克武都快要哭了,祈求医生一定要治好刘伯承,最后,刘伯承又从鬼门关走了一回,现在又回来了。
刘伯承在成都养伤期间,思考了许多问题。
这次负伤,对刘伯承来说,不管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同时也是一次重塑。
在旧军队的指挥生涯,让刘伯承感到身心交瘁,自己拼命讨袁却换来了别人的非议、嘲讽;自己深得上级的信任却换来了别人的排挤,处处都是勾心斗角,人人居心叵测,刘伯承感到前途渺茫,他要为自己找个出路。
养病期间,刘伯承住在成都刀子巷的家中,每天除了坚持练几张宣纸的毛笔字外,就是接待访客们。
这些人基本上分为三拨,他们的思想不同,目的不同。
第一拨:熊克武等旧部上级
第一拨就是老师长熊克武、但懋辛等老上级或者他们所派的说客,因为他们知道讨伐袁军非刘伯承不可,熊克武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地希望刘伯承早日康复,重返前线,重振军威。刘伯承也直接跟熊克武说:“对于讨贼,我肯定会拼死向前,可我现在这身体你也知道的,一个残废的人,如何能领导千军万马出征呢?”
熊克武说:“只要你躺在军中就行,我派几个班的轿夫轮流抬你上阵。明昭老弟,难道你忘了中山先生的统一大业了吗?忘了第2混成旅的生死兄弟了吗?”
刘伯承有些心动了,刘伯承深思熟虑,郑重提出了几点要求,如果熊克武可以答应,自己就会出山,否则,绝不出山。
一:要放开手脚指挥,独立调度战争,率领部队,并且不与张冲合作;
二:要大力裁撤无能的长官,使部队精简,能胜任艰苦作战;
三:对部队实行革命观念的训导,不为个人和小团体谋私利。
刘伯承的改革主张使部队一片哗然,特别是那些恨刘伯承的人就处处说刘伯承这样做是不行的,向熊克武说他是在谋权,控制住军队。而熊克武也有自己的考虑,熊克武没有答应刘伯承的改革要求,张冲也知道刘伯承不愿意跟自己合作,他也上门苦苦相求刘伯承,但是刘伯承并不为所动。
第二拨:友军或过去敌军将领
第二拨就是友军甚至是过去敌军部队的统领,他们派人来看望,实则也是来当说客的,东路军司令赖心辉就曾托王尔常捎话给刘伯承,希望刘伯承可以出任该部师长。王尔常是刘伯承的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刘伯承对他说了一番心里话:“尔常,你我相处多年,难道你也不知我的志向吗?我从军多年,向来不顾个人性命,遇强敌时奋不顾身,为的是救国救民,而不是为了博取虚名和显示荣耀。我已经算是看透这些人了,顺时不肯委以重任,逆时又以官职相诱,你觉得我会去吗?”王尔常也深有其感。
第三拨:中共革命党人
第三拨与前两拨完全不同,他们是中共方面的杨闇公和吴玉章,吴玉章早年曾是四川著名的革命党人,是革命的先觉者之一,参加过戊戌变法,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现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而杨闇公在当时还不是很出名,但是刘伯承通过几次的交流后发现杨闇公并非等闲之辈,他对时局有着独到的见解,心怀大志。
吴玉章
刘伯承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在见吴玉章和杨闇公时,总是能精神抖擞,一起讨论时局,探讨如何救国,而在见到熊克武旧部时就心烦气躁,不想理他们。估计旧部与刘伯承的志向完全不符合吧,刘伯承已经不把旧部放在眼里了,而与吴玉章和杨闇公的志向完全吻合,并且愿意跟吴玉章和杨闇公做朋友。
最后,在吴玉章和杨闇公的不断努力下,刘伯承于1926年5月13日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实践证明,能够拉刘伯承入党对于党的发展和整个中国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马上删除。
热门跟贴